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血清甘油三酯/三酰甘油(TG)是一项重要的临床血脂常规测定指标,特别是随着对其致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研究的深入,TG作为冠心病的一项独立的危险因素日益受到重视1~3。但是目前血清TG测定及其临床应用尚存在很多问题,如生物学变异、游离甘油对测定的影响、测定的标准化系统不完善等等。本文仅对TG的生物化学、测定方法与标准化、临床意义等方面的近况作一简述。

  • 标签: 血清甘油三酯 测定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加环素在鲍曼溶血不动杆菌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医院诊治的80例鲍曼溶血不动杆菌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加依替米星治疗,实验组采用替加环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及降钙素原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白细胞及降钙素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26/40)(P<0.05);实验组细菌清除率为90%(36/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25/40)(P<0.05)。结论鲍曼溶血不动杆菌感染患者采用替加环素治疗效果理想,能改善炎症反应,提高病原清除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替加环素 鲍曼溶血不动杆菌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交叉配血试验,亦称配合性试验,即通过检查受血者与献血者的抗原及抗体成分是否相容,以保证安全输血1.在临床配血工作中,虽然ABO和RH(D)血型正确,但同型交叉配血不合的病例却时有发生,给患者及时输血带来困难.

  • 标签: 交叉配血 免疫性溶血 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分析选择2014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来本院进行体检的3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350例健康体检者均接受生化检验。检测人员分别对未溶血、轻度溶血、重度溶血的标本进行检验,对比三者的检验结果。结果标本轻度溶血可以对总蛋白(T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磷(P)、钠(Na)、钾(K)、氯(Cl)的检测结果产生了显著性影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重度溶血标本除了对上述项目产生显著性影响外,对钙(Ca)、载脂蛋白(APOA)、清蛋白(ALB)的检测结果也产生了显著性影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溶血标本可以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产生显著性影响。

  • 标签: 溶血标本 生化检验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乙肝病毒DNA拷贝数时,溶血对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的影响。方法采集20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液,分离血清,置于-20℃冰箱保存备用,并同时配制出含不同浓度Hb血清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含不同Hb浓度及不含Hb血清的乙型肝炎病毒DNA拷贝数,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当标本中Hb浓度小于32g/L时,Hb对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拷贝数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当Hb浓度较低时,Hb对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无显著影响,因此较低浓度溶血标本可以进行乙型肝炎病毒DNA的定量检测。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DNA定量 溶血 PCR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进行体检的76例健康人员进行研究,将这些人员每人取6ml的血液为研究样本。结果观察组溶血样本中的谷丙转氛酶、谷草转氛酶、乳酸脱氢酶、总胆固醇、钾离子以及总胆红素的结果均高于对照组,但是碱性磷酸酶和葡萄糖的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在尿素氮、肌酐以及血尿酸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溶血现象对检测指标的影响很大,所以在临床检验的过程中,应降低溶血现象的发生率,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溶血现象 生化检验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及分析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方法收集2016.01月到2017.01月100例到我院进行体检的8ml正常人血液样本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样品,将所采集的样品平均放入两个试管内进行处理,其中一管进行反复冻融,使血液样本发生溶血,另外一管血样室温放置,使用医院血液检测部门的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检测仪器对两组血清的总胆红素、尿素氨、肌酐、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以及尿酸等指标进行检测,将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两组血样的血清的总胆红素、尿素氨、肌酐、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以及尿酸等指标进行比较,我们发现未发生溶血样本血清的总胆红素、尿素氨、肌酐、直接胆红素4个指标均显著性低于发生溶血后的血清样品(P<0.05);而谷丙转氨酶以及尿酸两个指标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样品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溶血对于血液样品临床生化检验的结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在临床检测中应尽量避免此现象的发生。

  • 标签: 溶血 临床生化检验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一起食物中毒的致病原因,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剩余食物、病人粪便等样品,进行细菌培养,采用Sensititre半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和鉴定板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从15份样品中分离到氧化酶阳性菌株,鉴定结果证明所分离的菌株为副溶血弧菌。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是由于海产品中的副溶血弧菌污染食物引起的。

  • 标签: 食物中毒 副溶血弧菌 实验报告 致病原因
  • 简介:摘要标本溶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破坏,导致红细胞内化学物质释放到血清或血浆中,使血清呈红色的现象,是影响血液化学成分检测结果可靠性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对导致溶血的原因、标本溶血对常规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降低标本溶血的发生几率,以期对确保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借鉴。

  • 标签: 溶血 生化检验 影响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探讨预防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间在我院进行正常身体检查的人员血液标本80例,根据标本溶血与否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为发生标本溶血,对照组为未发生标本溶血,对比两组标本的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ALB)、总蛋白(TP)、乳酸脱氢酶(LDH)、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葡萄糖(GLU)、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和血钾(K+)等14项生化指标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Cr、Ca2+、TG、BUN这4项指标上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标本在ALT、TBIL、AST、DBIL、TP、LDH、UA、GLU、CHO、K+等方面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提高生化检验的准确性要积极预防标本溶血

  • 标签: 标本溶血,生化检验,影响,预防,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新生儿黄疸与溶血病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分娩的130例溶血病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13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新生儿黄疸发病率100%,与对照组50%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不同血型新生儿黄疸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病新生儿更容易诱发新生儿黄疸,应引起临床的高度关注。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溶血病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体检者的血液标本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每个体检者采集两管血液标本,每管3ml,一管为实验组(溶血组),一管为对照组(非溶血组)。将两组血液进行生化检验项目的测定和对比。结果两组血液经过检验后发现,实验组GLU、UA明显低于对照组,K+、AST、TP、CK、CK-MB、LD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UN、CR、Na-、CL-、ALB、D-BIL、T-BIL、ALT两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现象会对生化检验的结果造成影响,在临床中应当提高认识,严格控制各个环节,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溶血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本院接受生化检验的5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为每位患者抽取两份血液样本,分别为溶血样本与正常样本。在不同的处理方式下,比较溶血样本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溶血样本与正常样本在总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及尿酸等方面比较具有显著区别,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期间溶血现象的发生,会直接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提升血液样本管理的重视程度,避免溶血现象的发生。

  • 标签: 溶血 临床生化检验 血液样本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和对策。方法将我院门诊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对象,借助生化分析仪检测生化指标。结果40例患者溶血前、溶血后的AST、ALT、TP、LDH、TBIL、CK、UA、K+、GLU等指标统计有区别,P<0.05;TG、DBIL、BUN、Cr、CHO、ALB等指标统计无区别,P>0.05。结论溶血可严重影响生化检验项目结果,这就需要临床工作中需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性措施,以避免标本溶血

  • 标签: 溶血 生化检验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在没有丙种球蛋白、白蛋白的情况下如何治疗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如何避免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方法我们有目的性进行孕期干预提前结束妊娠,生后早治疗。治疗包括光疗,静脉使用能量激素碱化血液抗生素预防感染,口服鲁米那片、维生素B2等。结论运用综合疗法在没有白蛋白和丙种球蛋白的情况下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特别是轻至中度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