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我社区门诊GERD病人内镜检出反性食管炎情况及疗效。方法对115例有烧心等反症状的病人行胃镜检查,根据镜下特点分为反性食管炎(RE)组和非糜烂性反病(NERD)组,两组病人同时给予2周莫沙比利及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疗效。结果115例患者中仅有31例有反性食管炎,84例内镜检查无异常;两组病人在疗效上无差异(P>0.05)。结论反症状与内镜表现不符,无论内镜下表现如何,莫沙比利与雷贝拉唑联合试验性短程应用,起到了治疗与诊断的双重效果,是诊断GERD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症 反流性食管炎 胃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反性食管炎即由于胃里的食物反导致的炎症病变,在内镜下呈现是食管的粘膜出现破损现象。这种疾病并没有年龄限制,只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地提高。从地域角度而言,西方地区的发病率要高于亚洲地区,而这种差异性有很大的可能和遗传性因素相关。在出现胃食管反的患者里,高达40%的患者都为反性食管炎。而近些年来,全球的发病率都存在这上升趋势。本文就反性食管炎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进一步找出反性食管炎的治疗措施。

  • 标签: 反流性管食炎 治疗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反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164例反性胃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86例,治疗组给予胃复安、痢特灵、替硝唑三联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复安、胆酪胺、胃得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周,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9.7%,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37.2%,总有效率7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年后治疗组复发率3.8%,对照组1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复安、痢特灵、替硝唑三联治疗反性胃炎,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药源广,价格低,适用于基层乡镇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反流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诊断 治疗
  • 作者: 岳宏远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南江县人民医院四川巴中6356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52-01消化系统包括食道、胃、肠、肝脏等器官,这些器官共同合作、相互配合,完成了人体的营养摄入和吸收工作,对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然而这些部位却也是疾病的多发地带。近年来我国国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饮食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但是消化系统疾病在我国仍然是常见疾病。对于反流性食管炎你又了解多少呢?1什么是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是指食糜反流出胃和十二指肠进入食管,导致食管炎症性病变。为什么胃和十二指肠内的食糜会反向流入食管呢?食管炎症性病变是由胃和十二指肠内的消化液造成的。在反流作用下,不仅仅是食糜会进入食管,消化液也会随之进入食管。消化液的腐蚀性会破坏食管上皮细胞的角化层,使得食管黏膜破损,造成食管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成人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反流性食管炎好发于中老年人、肥胖、吸烟、饮酒及精神压力大等人群。2反流性食管炎的病症表现2.1胸骨后或剑突出现烧灼感,此症状又称为“烧心”。2.2反流症状,患者能够明显感觉到肠胃的内容物常常会不受控制的上涌至口腔、咽喉、食管等部位,且在上涌过程中毫不费力。2.3疾病后期,由于患者的食管黏膜遭到严重破坏,患者会感到吞咽困难,吞咽时伴有痛感,有时甚至会出现食管黏膜出血。2.4另外,患者常常会感到胸痛,还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3反流性食管炎怎么治疗3.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方法主要以下三种:第一,使用强力抑酸剂PPI。PPI具有很好的抑酸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反流,并且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很多患者都能够通过服用它痊愈。虽然PPI在治愈反流性食管炎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但它还有个缺点,那就是无法保证不复发。使用PPI的患者在治愈停药后大部分人都会出现复发的情况。因此,使用PPI的患者在治愈之后仍然需要维持治疗,以预防疾病的复发。第二,使用促动力药。促动力药能够提高胃的活力,加快胃的蠕动,使食物能够更快的到达肠道。这样一来,胃部也就没有什么食物可以进行反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反流的几率。第三,可以使用制酸剂中和胃酸来达到缓和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因为胃酸被中和之后,其中携带的胃蛋白酶的活性就会大大降低,胃蛋白酶对食管粘膜的侵蚀作用就会被削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胃食管反病(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病。GERD的定义为异常的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产生症状、损伤食管粘膜。30%的GERD患者可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对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人群中其发病率为10%,西方国家尤为多见。近年来,随着许多新技术的应用及促动力剂、抑酸剂的广泛使用,GERD的诊断方法有很大发展,疗效也显著改善。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诊断 治疗 GERD 消化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咽喉反性疾病(LPRD)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将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46例咽喉反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2个月后,35例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有效率为76.1%;其中以症状缓解(RSI≤10)为有效,40例有效,有效率为87%。结论详细的询问病史和喉镜的检查对LPRD的诊断非常重要;而RSI和RFS两个量表为本病的初步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质子泵抑制剂作为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因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好,用于治疗咽喉反性疾病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咽喉反流性疾病 RSI量表 RFS量表 质子泵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检出的胆汁反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征,探讨其发病情况,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科2000年5月—2010年5月例胆汁反性胃炎患者的临床和胃镜资料,并与同期慢性胃炎进行比较。我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内镜检查共2169例,内镜诊断胆汁反性胃炎159例,检出率达到7.33%,病变部位以胃窦、胃体为主,内镜下主要表现为粘液糊呈黄色或黄绿色胆汁样,胃粘膜上可见胆汁淤块,粘膜充血,变脆或糜烂、出血、斑点。

  • 标签: 胆汁反流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反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哇和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有效率和显效率。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率53.33%,好转率43.33%,无效率3.33%,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愈率23.33%,好转率46.67%,无效率30.00%,总有效率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埃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性食管炎疗效显著,疗程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埃索美拉唑 莫沙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