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医护人员手的卫生状况及洗手依从性的执行情况,分析与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提高手卫生的执行率,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并结合隐蔽现场,随机观察我院283名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我院101名医生和182名护士洗手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依从率分别为62.3%和82.4%。结论医护人员对洗手的时间、使用肥皂或皂液流水洗手和快速洗手液指征的区别及手消毒剂的知识方面认识不完整或存在误区;在影响洗手、速干手消毒剂的因素中工作忙和认为用流动水洗手最可靠为主要因素。在拥有完善的手卫生设施、配备快速手消毒条件下,尚需加强手卫生培训教育,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从而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

  • 标签: 手卫生 依从性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广陵区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异常情况。方法对在2012-2013年间单个监测周期(2个月)剂量超过0.84mSv,推算年剂量超过5mSv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核实。结果A1监测周期为18个月,不符合《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中“个人剂量监测管理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为30天,最长不应超过90天”的规定。推算年受照剂量上述7人均超过5mSv,均应进一步进行调查。结论强化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针对可能存在的非正常照射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减少与射线接触的机会。

  • 标签: 放射工作 外照射 个人剂量 异常调查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的手是造成院内感染的直接途径1。手是作为各种病菌传播的媒介,在医院感染传播途径中,医务人员的手由于频繁接触患者而污染严重,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而规范的手卫生是一种最基本、最简便、最可行的手段,它能有效预防与控制病原体的传播。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措施,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正确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加强,对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也特别重视。我们注意到在平时洗手督查工作中往往忽视了医院中的一个群体——医院工勤人员的洗手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工勤人员洗手依从性差的原因并提出了积极应对的措施,旨在医院各级主管部门能重视这个问题,降低医院感染率,保证医院安全。

  • 标签: 工勤人员 手卫生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内科护理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方法根据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对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手卫生执行情况的实地观察。结果护理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操作后的依从性均高于操作前;要求无菌的护理操作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基础护理操作。结论加强对内科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对手卫生规范的依从性是当务之急。

  • 标签: 医院内科 护士 洗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检验工作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制定检验科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的管理对策。方法以检验科工作人员为中心,分析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结果检验科工作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包括检验科本身的因素,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危险因素。结论检验科的职业安全防护需要得到重视,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综合考虑改善职业安全防护。

  • 标签: 医院检验科人员 职业安全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院内感染的关系,为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在各类环境下工作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样1560份,结合同期我院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人员这3年来,手卫生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4.8%、96.2%、98.8%,合格率呈每年上升趋势;3年来,院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5%、4.7%、2.6%,院内感染发生率呈每年下降趋势。结论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院内感染有直接关系,手卫生合格率越高,院内感染发生率越低,两者呈负相关关系;提升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是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率的重要环节。

  • 标签: 护理人员 手卫生依从性 院内感染 相关性
  • 简介:目的统计甘肃省中医药卫技人员的现况并预测需求。方法根据2009年对甘肃省中医药卫生机构调查结果,结合卫生服务需求法进行分析。结果甘肃省平均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0.42人/千人口;平均中医注册护士数为0.56人/万人;医护比为1:0.13。利用卫生服务需求法测算甘肃省省市县级医院中医医师、中医注册护士、中医药剂人员的需求量24331人,与实际拥有量7137人相差17194人。结论甘肃省中医药卫技人员数量不足、配置结构不合理,且城-乡区域分布不均衡,需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 标签: 中医 卫技人员 需求
  • 简介:摘要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中意外被病原体感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粘膜或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伤皮肤,有可能被病原体感染的情况。供应室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主要来源长期接触污染的器械、各种消毒因子、洗涤剂等有害物质及各种仪器设备产生的高温与噪音环境。因此,如何做好日常防护,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是供应室管理中一个重要问题。我院领导非常重视这方面工作,管理到位,使供应室的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对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供应室护士 职业暴露 危害因素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危害调查并分析。方法对我医院消毒供应心工作人员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采取问卷方式,内容包括生物、物理、工作人员自我意识、防护措施及知识等方面。结果从职业危害危险隐患调查结果发现,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不适等是主要的危险因素,其所占比例分别为95.7%、90.5%,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都处于高危职业隐患中。发现仍有约3.1%工作人员不知道标准预防方法,1.4%的工作人员对七步洗手方法不熟悉。结论消毒供应心工作人员的隐患因素较多,需要进行研究,制定合理、科学的防护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的健康。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危害 隐患因素
  • 简介:摘要基层医院由于条件限制,设备相对简陋,威胁医护人员健康的危险因素相对增加,手术室的职业防护问题更是不容忽视。我从事基层手术室工作多年,对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问题提几点看法,以供同行参考。

  • 标签: 医院 职业防护 护理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的手部卫生是医院感染病原体定植和传播的最主要媒介,笔者针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重视不够、依从性较低,手卫生设施配备不足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对策,从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

  • 标签: 手卫生,医务人员,影响因素,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探讨防护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活技能训练对双师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双师人员50名,开展为期6周的生活技能训练。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双师人员工作压力源量表、基本信息量表于训练前后进行评价。结果训练后,双师人员一般自我效能感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0.01)工作压力评分较培训前显著降低(均p<0.01)。

  • 标签: 临床兼职教师 生活技能训练 心理健康 工作压力 自我效能
  • 简介:目的了解天津市基层医务人员鼠疫防控知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采取防控应急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天津市18个区县抽样调查27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基层医务人员鼠疫防控知晓水平为77.7%。鼠疫流行病学及预防掌握率明显偏低。蚤是鼠疫传播媒介掌握率较高(88.3%);但蜱、螨是鼠疫传播媒介掌握率很低,只有21.6%和16.7%。鼠疫媒介传播途径掌握率高(89.4%),接触和空气传播途径掌握率较低,分别为40.9%和48.1%。鼠疫可以通过疫苗预防掌握率很低(38.6%)。腺鼠疫、肺鼠疫诊断标准掌握率较高,分别为76.9%和77.7%,但实验室检测中2次采集血清,F1抗体4倍以上增长的掌握率较低。鼠疫治疗首选链霉素掌握率65.2%。鼠疫"三不三报"知晓掌握率分别为84.1%和86.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所在业务科室和受教育程度对基层医务人员鼠疫防控知晓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医务人员鼠疫防控知晓水平的因素为受教育程度和所在业务科室。天津基层医务人员应加强鼠疫流行病学及预防的健康教育。

  • 标签: 鼠疫 知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因为民兵、预备役人员来自各项各业设及面广,因此在每年的训练计划中合理安排一定的急救技术训练,对战时自救、互助,平时应急突发性事件处理能发挥作用。方法做到“三抓”抓基础理论学习、抓基本技能训练、抓实际能力检查验收。结果通过每年一次民兵、预备役人员的训练比武考核成绩从平均80.6分上升到去年比武成绩的92.8分,此类人员掌握急救技术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加强民兵、预备役人员急救技术的训练对军队后备力量的建设十分重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实际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有二年工作经验以上的医护人员60名,分别在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前、后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医护人员对人性化管理工作模式的满意度。结果采取人性化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及自身成就感均有所增强,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医生与护士配合的协调性也明显加强。结论实施人性化管理能很好的提高护士护理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人性化管理 护理管理 医护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医护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预防分析与管理方法,减少医护人员感染艾滋病的几率。方法对我院中可能导致发生HIV感染的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及管理,并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结果对医护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护知识的培训,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执行相关操作流程,采取恰当的防护措施,减少感染事件的发生。结论在医院中,对相关危险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要求医护人员遵循相关的操作流程,有效地预防医护人员发生HIV感染。

  • 标签: 职业暴露 艾滋病 医护人员 预防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