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2011年11月10日,由北京京剧院、梅兰芳大剧院联合主办的“2012每周一星”活动新闻发布会在梅兰芳大剧院举行。北京京剧院、梅兰芳大剧院整合资源,强强联合共同运作,自2011年12月起,北京京剧院将每周推出一名主演在梅兰芳大剧院至少演出一场,即“每周一星”系列演出活动。全年演出以三个不同版块将主要演员贯穿于整个活动中。此前还有两场武戏折子戏作为此项活动的祝贺演出。

  • 标签: 北京京剧院 演出活动 梅兰芳 新闻发布会 整合资源 强强联合
  • 简介:2003年8月4日,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戏剧节在北京落下帷幕。事后我们从本届14台参演剧目中抽取一例,即湖南农业大学虹剧社演出的《我的母亲是一条大马哈鱼》,作为关注中心,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围绕该剧目的编导、观众及主办方三个侧面做一次戏剧个案调查,也许会因此留下一片叶子,或是在台后为眼下的中国校园戏剧留个影;抑或还能依稀看见这片叶子的颜色,绿了?黄了?

  • 标签: 2003年 北京大学生戏剧节 戏剧个案 问卷式调查 参演剧目 《我的母亲是一条大马哈鱼》
  • 简介:2015年1月8日到9日,由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行业指导委员会主办,北京市杂技学校(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和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共同承办的表演艺术类专业顶岗实习标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 标签: 艺术类专业 顶岗实习 北京市 标准 人才质量 表演
  • 简介:为进一步提升刊物的学术质量、推动文艺理论研究、促进文艺事业发展,在武汉华中师大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已于2016年4月正式启动!本届论文评选活动由评委会的专家学者及《戏剧之家》杂志社的审稿编辑严格评审,并对获奖论文给予表彰奖励。下面公布2016年8(上)、8(下)的获奖论文名单,并由衷地对获奖者表示热烈祝贺!

  • 标签: 论文评选活动 获奖论文 优秀学术论文 文艺理论研究 华中师大 文艺事业
  • 简介:一等奖:《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与美国南方本土性文化研究》赵莉(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年08(上)】得知自己的论文被《戏剧之家》评为一等奖,很惊喜。《戏剧之家》是全国仅存的几家戏剧专业杂志。该杂志广泛刊载音乐、舞蹈、绘画和戏剧息息相关的文学领域论文,突破了狭义戏剧概念的藩篱,为广大撰稿者提供了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近几年所取得的成绩在戏剧专业杂志行业有目共睹。

  • 标签: 田纳西·威廉斯 优秀学术论文 专业杂志 美国南方 获奖作者 撰稿者
  • 作者: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6-16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6期
  • 机构: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怀着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他们互称兄弟姐妹,组成了一个属于自己充满梦想的“家”。他们喜欢戏剧,热爱生命,积极地面对人生;他们有时天真得像孩子,有时却也会如哲人般思考人生;他们一起笑、一起泪、一起醉,他们永远年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中国舞台演出西方现代戏剧是一个从领会、吸收到创新的过程。以往对北京人艺1983年版《推销员之死》的评论偏重于剧作家米勒与译者兼主演英若诚之间的合作。要揭示京剧等中国艺术是如何融入《推销员之死》的,我们必须梳理米勒与北京人艺舞美设计、灯光设计、配角演员的合作。是这一被忽视的合作促成了1983年版《推销员之死》创新戏剧表现主义与超现实主义,并影响了百老汇1985年和2012年版的《推销员之死》。

  • 标签: 米勒 《推销员之死》 北京人艺 表现主义 超现实主义
  • 简介:8月23日,以“文化新业态在演艺中的发展应用”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演艺设备与科技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报告厅举办.来自人工智能、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等文化新业态相关领域设计研发者、应用者、从业人员;国内外文化管理机构、艺术演出机构的管理者、舞美设计者、相关艺术院校师生,演艺装备技术研发生产及应用人员等200余人参会.

  • 标签: 科技论坛 演艺设备 新业态 文化 国际 中国
  • 简介:二等奖:《从〈单刀会〉看关汉卿历史剧创作的基本特点》张为(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作为一名大三的学生,能在《戏剧之家》这样的专业刊物发表论文,我已倍感荣幸;辱蒙见信,论文发表后又获"《戏剧之家》第四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第一名,这让我欣愧交并。《从〈单刀会〉看关汉卿历史剧创作的基本特点》一文是我研习关汉卿剧作时的心得体会之作。关汉卿是杂剧大家,《单刀会》又是其颇具典型性的代表作。

  • 标签: 学术论文 科技园 获奖作者 《戏剧之家》 历史剧创作 感言
  • 简介:11月15日~16日,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演出效果呈现关键支撑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下半年项目实施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组织,项目课题四承担单位之一——中国传媒大学承办。参加本次项目推进会的有: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科学技术处马鸣远,项目责任专家、文化部国家科技项目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蒋伟,项目责任专家、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丰其云,项目技术负责人、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丁刚毅,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理事长朱新村、副理事长劳伟杰以及课题各承担单位代表,共50余人。

  • 标签: 国家科技 技术研发 演出效果 科技支撑 示范项目 应用
  • 简介:2004年11月22日至28日,第三届国际小剧场戏剧节在上海戏剧学院举办,共有来自国内外的九台剧目参加演出,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的《黑暗中的洞穴》表现了世界的匆忙和混乱;法国牛蒡剧团的《布朗小姐》对于历史与人性进行了深刻反思;日本熊本卡拉拉剧团的《骨铺》对人性进行了无情剖析和直接探索;中国香港树宁现在式剧团的《独行侠与乱世佳人》;

  • 标签: 剧团 小剧场戏剧 实验戏剧 上海戏剧学院 演出 剧目
  • 简介:为了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统口技艺术,发展创新口技表演形式,2015年7月6日、7日,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在天桥剧场举办了口技专场演出。展演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口技传承人牛玉亮筹办。这场杂技史上首次举办的口技专场演出,追溯了口技艺术的历史渊源,将各朝代的传统经典段子进行整理挖掘,让观众听到古人传统口技表演的声音。同时也大胆创新,表演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节目,历史上惨痛的一幕,震撼了在场每一位观众的心灵。节目形式上多种多样,牛玉亮带领徒弟们既表演一人口技也表演两人、多人口技、男女搭档口技等;表演题材上也是丰富多彩,从幽静的深谷鸟鸣到激烈的战争场面、从震撼的威风锣鼓到唯美动听的鸟之恋、从澎湃的诗词朗诵到广袤无垠的草原情……精彩纷呈,带给观众美好的艺术享受。

  • 标签: 中国杂技团 艺术学校 专场演出 玉亮 物质文化遗产 战争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