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晚明文学家袁宏道的《叙小修》是晚明文学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章,文中提出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观点,成为了晚明公安派文学的旗帜性主张,该文在论及其文学理念的同时,也对当时的民歌有所提及,并提出了“真声”这一美学命题。晚明作为一个具有转型性质的特殊历史时期,无论在思想上还是社会结构上都产生了深刻变迁,而“真声”问题的提出正是在理论上对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回应。“真声”的背后折射出禅宗思想对于晚明音乐理论的影响,其蕴含的美学思想以及社会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与挖掘。

  • 标签: 袁宏道 真声 禅学 礼乐思想
  • 简介:在初唐南北诗风融合和声演唱盛行的背景下,歌用乐对诗风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初唐乐府旧曲的流行和律诗入乐的需要,促使初唐诗人"引古入律",从而产生了一些"律体声"。这在推动了律诗定型的同时,也将古体一些深层次的艺术特质引入律诗。初唐"律体声"中的女性形象描写延续了六朝"哀"、"艳"的特点,但同时也淡化了男性物化的视角,突出了女性特有的生命情态和心理特质。这丰富了律诗艺术的技巧和意蕴,也推动了诗歌抒情主人公形象描写艺术的发展和诗风的演变。

  • 标签: 初唐 歌诗入乐 诗风演变 女性形象
  • 简介:1980年至今,作曲家徐晓林为筝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作者追溯其充满个人文化、审美、创意、情感、身份特质的创作动力及轨迹,诠释其作品中可触之有限。

  • 标签: 徐晓林 筝乐作品 创作
  • 简介:《乐经律吕通解》与《乐经或问》是汪绂撰写的两部乐律学著作,均设卷讨论诗乐谱。因《乐经或问》成书晚于《乐经律吕通解》,收录的乐谱种类与谱式更为丰富,故文章主要以《乐经或问》中记录的乐谱作为研究对象。文章分别从乐谱来源、四种谱式的特点,以及汪氏的乐观等三个方面展开研究,认为二书中记录的乐谱是一份重要的乐谱,为我们了解明清时期的乐谱发展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 标签: 汪绂 《乐经或问》 《乐经律吕通解》 诗乐谱 琴谱 笙谱
  • 简介:本文从D音出发,探讨了脚步、祈祷、膜拜、命运、合唱以及由它们的展开所形成的光芒、火等七个主题的渊源、发展和它们之间的相生关系,并揭示了与中国传统音乐结构中层层推进的方法及李斯特交响诗中主题变形技法的相通之处。作者独具匠心的处理,既获得了作品所要求的叙事性,又避免了较明显的“西方味”的结构感。

  • 标签: 喇嘛教 单一音风格 主题展开 曲式结构特征 和声特点
  • 简介:宋青松创作的“歌词探索作品集”《词韵心》即将付梓,作“序”的任务,荣幸地落在了我的头上。我和青松的认识,是因为他那首十分成功的作品《长大后我成了你》,那是1992年在中国音乐文学学会“虹雨杯”歌词大赛上读到的好作品,被谱曲演唱后,迅速传遍全国。从此我就记住了一位很有才华的年轻词作者:宋青松。

  • 标签: 作品集 歌词 诗心 词韵 探索者
  • 简介:现代声乐作品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局面,出现了很多题材别具一格、音乐风格新颖独特的声乐作品。《秋水长天》作为胡廷江新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其歌词创作基于中华民族传统诗词文化,作曲技法嫁接了许多现代流行元素,富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并且符合当代大众审美要求。这首歌曲彰显了很强的艺术性和哲理性,同时对演唱者的技术与修养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下面笔者将从这首歌曲的创作特征与演唱情感两方面对此曲做出分析。

  • 标签: 创作特征 演唱情感
  • 简介: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是我国交响乐发展史上尤为特殊的一个时期,大多数作曲家以“革命历史题材”为创作对象,反其道而行之的作曲家王西麟却在此时创作出了一部具有风俗性与色彩性的交响组曲《云南音》。试以王西麟的交响组曲《云南音》为切入点,从音乐的本体分析简要概括作曲家民族音乐元素在交响音乐创作中个性化的运用,并进行历史的审视及解读。

  • 标签: 《云南音诗》 民族音乐元素 王西麟 音乐创作
  • 简介:“兴于、立于礼、成于乐”是孔子乐教思想的经典之说,在主流话语中,常常被用于论证音乐及其教育的价值,并被认为体现了感性和理性高度统一的审美育德的最高境界,本文对这句话进行非主流的另类思考,认为这句话既遮蔽了音乐的本体性意义,又体现了理性独尊的道德规训思想。

  • 标签: 孔子 音乐 本体性
  • 简介:2016年8月24日至27日,笔者到山西长治观摩了第九届“牡丹奖”曲艺大赛北方鼓曲节目,感触颇深。这次参赛的30多个节目是从100多个报选节目中遴选出来的。笔者作为一个天津人,为听到家乡的曲艺感到亲切,为看到家乡的演员感到自豪,但也为天津曲艺乏“新”可陈而感到遗憾。

  • 标签: 节目 曲艺 北方 长治 大赛 牡丹
  • 简介: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一书上册416页写道:唐宋琵琶独奏已甚盛。宋太宗替作曲,创作了好些琵琶独奏曲,“琵琶独弹曲破”,(“曲破”一词是否可作既有完整主题乐思又有逻辑发展的独立单曲来解释。)

  • 标签: 器乐曲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琵琶独奏曲 传统 板式 潮州
  • 简介:本文从理查·施特劳斯交响《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主题与动机材料运用、小标题的内容表现与结构关系、以及单章基础上套曲化的整体结构布局等技术手法入手,结合特殊的调性构思来研究其主要的技术语言,探求其艺术表现之美。

  • 标签: 交响诗 单章套曲化 核心调性组 音乐与哲学
  • 简介:言志,歌永言”,对我国文化、文艺、、歌,有深远影响。王小盾先生以为(凡引王文概用楷体。引文中加重处系洛地标记。下同):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言志,歌永言”也许是最重要的命题——至少可以说是影响最大的命题。

  • 标签: 诗言志 汉文化 歌唱 汉族 传统 文学理论史
  • 简介:本文将德彪西和福列采用维尔兰的诗集《豪华的飨宴》(Fêtesgalantes)中的三首:《月光》(ClairdeLune),《曼多林》(Mandoline),《在暗中》(EnSourdine)所创作艺术歌曲的特点作一比较,分析他们是怎样用各自独特的音乐元素来展现维尔兰诗歌的魅力,旨在加深人们对两位作曲家所创作艺术歌曲的理解,希望能对声乐学习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福列 德彪西 维尔兰 同词 艺术歌曲 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