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画坛,从事工笔重彩的人物画创作.一直以探索者的姿态,迈着稳健的步伐.在踏踏实实地解决他面临的课题。他不断有新作问世,作品也得到同行与广大观众的好评.多次在大展中获得荣誉与奖励。作为中年画家的他.能跻身于当代著名工笔重彩画家之列.不能不说这与他的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和勇于实践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工笔重彩画 意象造型 李峰 20世纪80年代中期 画境 高雅
  • 简介:中国画在整个世界文化中具有独立的品格。这不仅由于其历史悠久,大师巨匠如群星璀璨,传世名作浩如烟海,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画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和鲜明的艺术个性。其独有的审美意识、哲学精神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使其高迈独步于世界艺术之林。中国花鸟画的起源比山水画为早,独立成科却晚于山水画,唐时才逐渐成为独立画种,至五代渐臻成熟。花鸟画趋向成熟的标志是被并称

  • 标签: 写意花鸟画 中国花鸟画 中国画 山水画 历史悠久 天人合一
  • 简介:本文在文献考证的基础上,以《海名言》为古代书法评论的一个独特样本。重点解析“一笔书”“字之八面”“自然”与“古雅”等审美概念,探究米芾的书法审美标准构架及其时代意义,阐述书法审美标准与书法本体论、书法审美理论的逼辑关系。

  • 标签: 米芾 一笔书 字之八面 古雅 书法审美标准
  • 简介:孙其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国画家、美术教育家,他的创作理念与教学思想影响深远。孙先生的外孙、花鸟画家聂勇先生幼承庭训,除保留有孙先生的诸多画作精品与丰富的课徒稿资料外,还保存着一批珍贵的由孙先生撰写的日记资料。此批日记资料共计三十余本,聂勇先生与其舅父各存十余本。日记的时间跨度从20世纪50年代业已开始,并一直持续到90年代,可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丢失了一部分,使得70年代之前的日记仅剩十本左右,其间重要的历史脉络也都随之难寻。日记中记载的多与绘画相关,并无生活琐事抑或私人化的内容,文字部分主要记录一些日常的学习笔记、工作状态、座谈会及研讨会的会议纪要;绘画部分多是一些随行随画的速写,内容涉及山水、花鸟,兼有书法研究,系统反映了几十年来他在笔墨探索上关于现实与笔墨之间关系的追寻。此批日记并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法展示,更是反映了孙先生作为一名艺术家和教育工作者的治艺治学历程和脉络,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下一位老艺术家百年中对国画脉络的思索与实践,某种程度上而言,比完整的作品更为丰富,更有性灵。孙先生的家人中多数皆为画家,浓厚的家学渊源与一以贯之的严谨治学的学术态度,使他们重新重视起孙先生的这批日记,并邀请天津美术学院讲师、山水画家方勇共同整理、研究此批日记,力求达到文献脉络的系统梳理。本刊拟分期系统刊发此批日记内容及相关研究成果,希冀读者能从中有所启发、有所获益。

  • 标签: 教学 脉络 治学 资料 先生 内容
  • 简介:最近几年,焕每年岁末迎新之际给我寄来贺岁明信片,每次都有新刻的贺岁吉语印钤于其上,皆精彩,让我玩味再三。我对书画篆刻佳作的欣赏素来贪多务得,因而多次催促焕早日编定一本个人印集以飨同好。焕为人治艺皆谦和朴诚,自认为个人印艺既不成熟又未形成清晰的个人面目,故未曾有编印集的打算。而我则坚持认为即使作一阶段性的回顾总结亦很有必要。一年多以后,当我终于如愿捧持《韩焕印存》,

  • 标签: 篆刻 欣赏 书画 明信片 阶段性 成熟
  • 简介:孙其教授是天津美术学院的缔造者之一。这座综合美术学府从组建到今天已经历半个世纪,在她成长的全过程中,无不浸透着先生的心血和才智。其中中国画专业的发展直接熔铸了先生的半生精力;而中国人物画的教学和创作从起步、成长到逐步完善便是先生带领他的学生和同事们一道,呕心呖血几十年的成果和教育的佐证。

  • 标签: 孙其峰 天津美术学院 中国人物画 人物画教学 教师队伍 教师素质
  • 简介:2015年12月25日,正值辞旧迎新之际,一场清香浓郁的花鸟盛会——"‘画风画'浙江花鸟画名家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拉开了帷幕。

  • 标签: 美术馆 作品展 花鸟画 浙江 名家 杭州
  • 简介:田金铎1947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部队文化工作,1955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1959年毕业留校任教。196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班.1963年毕业后回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历任雕塑系副主任,主任。1989年获国际奥委会《体育与艺术》奖: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特殊贡献津贴:1997年鲁迅美术学院授予荣誉终身教授:2009年获辽宁文艺终身成就奖;

  • 标签: 田金铎 雕塑系 鲁迅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终身教授 文化工作
  • 简介:融合派的教学(一)关于基础技法教育我们这代人,作为学生经历了两种知识的杂交,其知识结构必然比前代先生有了改变。作为教师,我们除对前代先生的教学体系继承之外,由于知识结构改变等诸多因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又对诸多方面进行了补充、改革与发展。如在基础技法教学中,以山水画为例,在临摹单元的第一节课上,首先安排的不是技法内容,而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简史),使学生一接触本门课,就首先了解到中国山水画是一部不断向前发展演变的历史,是一部不断革新的、突破的、进化的历史,是一部创造史。

  • 标签: 教学体系 发展演变 孙其峰 中国山水画 传统 知识结构
  • 简介:从事绘画本就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但是如果在这条荆棘之路行进中求得法门、悟得其中之道,便是一生幸事。单单将绘画理解为技或者艺,就偏颇了。在中国从事油画创作事业并非易事,在掌握了技、艺之道后,便是语言表达的呈现了。在我自己多年从事油画创作的道路上,一直在不断探索,希冀着自己的创作可以有新的突破与领悟。

  • 标签: 油画创作 北京画院 我自己 油画语言 道后 陈淑敏
  • 简介:2013年1月29日,天津美术学院终身教授、原副院长孙其先生获在京颁发的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获此殊荣的还有方增先、杨之光、李焕民、候一民、詹建俊等著名美术家。这6位美术家是新中国美术的开拓者、奠基者和代表人物,他们参与和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美术发展的重要活动,其艺术活动更是新中国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他们创作出大量优秀艺术作品,并身体力行地推进各个画种的美术教育,培养出大量优秀美术人才,为新中国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 标签: 中国美术史 终身成就奖 终身教授 孙其峰 新中国成立以来 天津美术学院
  • 简介:《与碧禅师二绝宿白雀寺二首》卷,1533年。纸本,草书。纵23.4厘米,横109.5cm。苏州博物馆藏。王宠(1494-1533),长洲(今苏州)人。字履仁,履吉,号雅宜山人。

  • 标签: 禅师 王宠 旷达 清新 超逸 神韵
  • 简介:应上海中国画院之邀,由中国国家画院和上海中国画院共同主办的"大山回响——李宝林山水艺术展",2011年6月3日—6月12日在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举办。画展开幕式于6月3日上午10:00举行,中国文化部等有关部门领导、全国相关美术单位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及画家朋友将云集上海,与上海各界人士共同出席隆重的开幕式。

  • 标签: 艺术展 李宝林 上海 山水 大山 中国文化部
  • 简介:浙江画院是在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直接领导下,集聚专门人才进行美术创作和研究的纯公益性事业单位。30年来,浙江画院得到了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各界的厚爱与支持,得以在沉稳、踏实的步履中成长、发展、壮大,不断为浙江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努力,不断为社会奉献着她的文化成果。

  • 标签: 浙江省 省政府 画院 工作室 山水画 公益性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