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8 个结果
  • 简介:我国保险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北京市保险市场的调查报告○张立刚一、北京市保险业发展的环境概况1.自然地理和人口环境。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它位于华北大平原北端,东与天津市毗邻,四周与河北省交界,西北两侧倚太行、燕山山脉,全市面积为7.68...

  • 标签: 保险市场 发展趋势 北京市 分公司 保险业务 股份制保险公司
  • 简介:一、2011年上半年保险市场运行情况2011年上半年,上海保险业整体发展平稳。根据统计信息系统数据,截至6月底,上海保险市场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21.95亿元。其中,寿险保费规模263.39亿元,财产险保费规模124.47亿元,意外险保费规模9.85亿元,健康险保费规模24.24亿元。上海保险市场赔付支出共计151.81亿元。上海保险市场规模在全国排名第七,产险公司保费规模列第五名,寿险公司保费规模列第八名。

  • 标签: 依法监管 行业自律 社会经济 保费规模 保险市场 创新
  • 简介:诚信是为人之本、兴业之本、立国之本;诚信是保险业的生命之本、发展之源。构建和谐保险市场,是充分发挥保险社会功能的基本要求,是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内在需要,是维持保险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核心资源。如何加强保险诚信建设,构建和谐的保险市场,是保险业长期的奋斗目标。

  • 标签: 保险市场 诚信建设 和谐 保险业 社会功能 内在需要
  • 简介: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非现场监管工作报告,截至7月,上海保险市场保费收入187.52亿元,同比增加3.69亿元,增幅为2.019/6。其中财产险47.58亿元,同比增加13.25亿元,增幅为38.599/6。人身险139.94亿元,同比下降9.56亿元,减幅为6.39%。产寿险比例为25:75。中外资比例为86:14。

  • 标签: 上海 保险市场 保险费收入 保险中介机构 保险公司
  • 简介:县域银行保险市场是覆盖县城及周边乡村、以银行网点为营销核心的特殊银行保险市场。积极发展县域保险和县域银行保险市场,是保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和迫切需要,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社会和谐的稳定器。

  • 标签: 保险市场 县域银行 经济社会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 银行网点 县域保险
  • 简介:保险作为风险承担与分散的组织机构,要承担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有些风险如纯粹风险是保险的保障范畴,可以通过保险的聚集与合理的分散来化解;有些风险则无法预测也难以衡量,如道德风险、行为风险等。由此产生的这些问题源于保险市场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保险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困扰着保险当事人的正确选择和判断。本文通过对保险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类型及形式的分析,提出化解对策。

  • 标签: 保险市场 风险管理 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保险经营
  • 简介:入世对中国保险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保险业务持续快速发展;国有保险公司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市场主体多元化竞争格局逐步形成,保险中介机构发展迅速;保险法规环境日趋健全,保险监管重心转移,但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在我国内地营业的34家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总收入达到32亿元,我国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巨大的人口数量,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保险市场,当前正在进行的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造,为外资公司的进入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时机,展望未来的中国保险市场,人身保险业务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中外资保险公司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中国保险市场将进入分化和整合的新时期。

  • 标签: 保险市场 外资公司 市场准入
  • 简介:本文将社会福利作为衡量保险市场效率的标准,分析保险人的风险分类行为是否有助于信息不对称保险市场效率的提高。本文首先证明了信息不对称保险市场存在市场失灵,然后比较了实施风险分类前后社会福利的差异。结论表明:-3保险市场处于R—S均衡时,准确性较高的分类能使社会福利得到改进,准确性不高的分类不能使社会福利得到改进;当保险市场处于wilson均衡时,除非保险人能对投保人进行较准确的分类,否则风险分类反而会使社会福利下降。

  • 标签: 信息不对称 风险分类 社会福利 市场效率
  • 简介:通常我们在分析一个市场的供给、需求及其均衡情况时都假定:消费者和生产者对于他们面临的有关经济变量都拥有完全的信息,也就是说,消费者与生产者相互知晓对方的情况。事实上,在保险市场中,某些参与方往往比别人知道的信息更多,比如说,保险商品的供给方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的有关法律、政策、条款及自身的承保能力这些信息比保险商品的需求方被保险人知道得多。同样,被保险人对于保险标的,如自身的健康状况、财产的保管以及面临的风险情况,比保险人知道得还多。这样,我们就说保险市场的信息是不对称的。

  • 标签: 保险市场 信息不对称 被保险人 质量保险 道德风险 保险商品
  • 简介:本文运用我国上市保险公司和上市银行2008年1月至2016年11月的股票收益率数据构建了两市场的二阶段波动率模型。第一阶段,运用一元ARMA—GARCH模型对两个市场的波动性问题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两个市场的收益率序列都受到前期收益率的影响,存在风险暴露问题。第二阶段,运用二元VAR(2)-GARCH(1,1)-BEKK模型对两市场间的溢出效应进行了测度。实证结果显示,第一,均值溢出方程表明我国银行市场对保险市场存在微弱且短期的均值溢出效应,反之则没有;第二,波动溢出方程及WALD检验的结果证实我国保险市场和银行市场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本文认为,两市场的风险具有明显的关联性,任一市场的风险均可通过资本市场的“二阶效应”而传染给另一市场并形成风险扩散效应。

  • 标签: 保险市场 银行市场 溢出效应 VAR-GARCH—BEKK模型
  • 简介: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高级研讨会”,日前在贵阳召开,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金融机构的30多位专家学者学会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我国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 标签: 风险投资 资本市场 发展 中国
  • 简介:国有企业的融资结构是随着改革的深入而发生变化的,改革前的国有企业主要由国家财政提供资金支持,银行只是扮演结算的角色,80年代中期,实行了银行对企业资金供给的“拨改贷”,银行贷款成为企业资金(不仅是短期资金,而且包括中长期的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国家财政基本上停止了对国有企业的资本金的直接注入,此后,外资的逐年增多的进入和企业自筹资金的增加,使国有企业的融资结构初步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但银行作为融资主渠道的格局没有改变,这种融资结构合乎逻辑地导致了企业负债率的上升,高负债意味着企业要向银行支付更多的利息,低效益下的高负债将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在一些地方,银行有钱也有贷款额度,由于企业负债率过高,经营风险过大,不愿向企业放贷,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银行吸收存款后承受着还本付息的压力而难以将款贷出,企业资金紧张却拿不到资金,这表明现有的以银行为主渠道的融资体制已经陷入危机。

  • 标签: 国有企业 体制改革 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