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6 个结果
  • 简介:我国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形势仍十分严重。其主要表现:一是能源生产总量增长较快。目前.在能源消费需求的拉动下.能源生产总量增长较快。今年上半年.原煤生产10.8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1.4%.增幅与上年全年基本持平:发电量14850.0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同期增长16.0%.增幅比上年同期和今年1—5月分别高4.0和0.2个百分点。

  • 标签: 节能 能源消耗 总量增长 能源生产 同期增长 环境污染
  • 简介:2011年,河北省各地按照蔬菜产业“扩规模上效益壮龙头活机制、创品牌拓市场、提质量增效益、抓示范强带动”的发展要求,不断扩大蔬菜生产规模,着力推进设施蔬菜建设,通过调整生产结构,创新经营机制,提升品质效益.

  • 标签: 蔬菜产业 规模扩大 品质效益 生产规模 设施蔬菜 生产结构
  • 简介:通过对陕西省旅游产业影响因素的确定,设计出包括30个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对338位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实地调研,发现从业人员对30个影响因素的评价具有显著差异。在将影响因素划分类别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后,提炼出两组清晰命名的7个公因子。结果表明:管理层认为旅游企业自身的发展、人员的素质等主观因素更为重要,而理论层和实践层则认为旅游企业的信息传递与宣传、交通区位等客观因素同样非常重要。

  • 标签: 陕西省 旅游产业 影响因素 因子分析
  • 简介:一、公路经济效益新建或改建一般公路有两种经济效益,一是指公路系统的内部经济效益,即公路系统从事公路养护、公路建设、公路管理等活动中通过强化内部管理,苦练内功,不断增强自身从事公路建、养、管生产的发展,本系统经济实力的增加和关系职工工作、生产条件的改善;先进工艺的创新利用,福利待遇的提高等全部活动,集中体现为经济实力。二是指公路的社会经济效益,即公路为社会经济服务的能力。具体体现在为社会、车辆、行人提供安全、舒适、畅通的交通道路环周.使其节约行驶费、节约行驶时间.降低交通肇事率,运行舒适便利等方面,其集中体现在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公路经济活动的这两种经济效益,公路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

  • 标签: 公路经济 制约因素 公路养护机构 公路系统 公路建养 公路建设
  • 简介:文章尝试采用系统论和经济控制论的观点来分析股票市场,并分段证明其作为经济大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具有可观性和可控性.这一结论为针对不同的市场动态,制定有效的宏观金融调控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股票价格系统 可观性 可控性
  • 简介:这次全省统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统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8年全省统计工作,部署2009年工作,同时对近年来全省统计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及2008年全省统计工作综合考评先进单位进行表彰。

  • 标签: 统计工作会议 社会发展服务 改革创新 科学发展 能力 经济
  • 简介:2008年11月5日,正值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国内大宗产品价格暴跌、工厂停产、大量民工返乡、经济增速快速下滑之际,国务院果断揭开“保增长、调结构”序幕:四万亿元投资、“双扩张”政策、扩内需十项措施等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疾风骤雨的“保八战”在全国打响。

  • 标签: 经济发展 于全 四川 国际金融危机 刺激政策 产品价格
  • 简介:资本投资,是指企业为适应未来生产经营上的长远需要,而投资在新建、扩建、更新改造固定资产、开发利用资源等方面的资金。对上述项目进行方案制订和选择的过程,就是资本投资决策。资本投资决策是企业具有长远意义的决策。由于资本投资金额大,影响的持续期长,其合理运用是使企业未来保持良好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的关键。资本投资决策过程中有关资本投资方案的选择,除应认真考虑其技术上的先进性外,要着重比较各方案的经济效益。通过分析对比,从巾选出最优方案。企业资本投资决策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现金流量、货币的时间价值、资金的成本及投资的风险价值等。下面就这些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论述。一、现金流量现金流量是指一项资本投

  • 标签: 投资决策 资本投资项目 资金成本 风险价值 货币时间价值 投资方案
  • 简介:在双因素方差分析中,为判断交互作用的影响是否显著,同时为便于计算和统计分析,进行双因素试验时通常都采用等次数重复的试验,重复试验的次数由试验者确定。但是在一些实际问题中有时会遇到试验次数不能由试验者确定的情形,这就导致基于不等次数重复试验的双因素方差分析问题

  • 标签: 方差分析表 双因素试验 重复试验 交互作用 水平组合 试验次数
  • 简介:增加农书入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自治区澡委提出的“1234610”农业和农村工作思路,要求实现农民年均增收200元的目标,作为广西农业大县的全州县,如何实现增收目标,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已成为该具工作的重心,笔者就此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作了一些探索。

  • 标签: 全州县 农收收入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不仅要靠投资支撑,更要靠消费拉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吃、穿等基本生存需求为主的消费结构现已被取代,以人力资本投资的教育、文化、卫生、保健的新消费结构正在形成。当前我州居民消费增长点在居住、交通、通信、医疗以及娱乐教育方面,而更健康的消费结构由于受到消费观念、国家政策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制约,还没有完全形成。

  • 标签: 消费结构升级 海南州 人力资本投资 农村 娱乐教育 消费增长点
  • 简介:本文基于波动门限模型对地区统计数据协调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波动门限模型适用于对地区统计数据协调性分析.GDP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协调性受GDP增长率波动影响.而同样的波动在不同通胀水平下对协调性的影响又有显著区别,呈现明显的区间效应.在低度通胀、通缩或高度通胀情况下,GDP增长率波动对协调性有负面影响;在适度通胀情况下,GDP增长率波动对协调性有正面影响.

  • 标签: 波动门限模型 地区统计数据 协调性因素
  • 简介: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对安置区搬迁户和本地户多维贫困进行测度和分析,从家庭、社区两个层面探究多维贫困的原因。依据实地调研数据,使用AF方法,研究发现:1.两类群体存在不同程度、特征的多维贫困,本地户多维贫困发生率高于搬迁户;2.收入、非农经营、信贷便利、培训、土地面积对两类群体的多维贫困有正向影响。此外,家庭规模、抚养比和交通状况显著影响本地户的多维贫困,户主年龄、外出务工、农林生产、社会关系、村务参与显著影响搬迁户的多维贫困;3.收入主要通过教育、技能、就业、健康、住房影响多维贫困,非农经营有助于降低陷入教育、技能、就业、健康、饮水、住房贫困的概率;信贷便利与陷入教育、健康、饮水、资产贫困的概率成反比;培训有助于降低陷入技能、饮水、能源贫困的概率。

  • 标签: 易地扶贫搬迁 多维贫困 AF方法 陕西省
  • 简介:综合考量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人口规模及经济规模等因素对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影响,以2005-2012年陕西省的相关数据为依据,用LMDI分解法对陕西省的能源消费碳足迹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陕西省的能源消费碳足迹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一定的波动性;能源强度的提高和能源结构变化对陕西省碳排放量的增长有抑制作用,且能源强度的抑制作用明显,而能源结构的抑制作用相对微弱;经济规模的扩张是陕西省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人口规模的扩大对陕西省碳足迹的增长也有推动作用。

  • 标签: LMDI 能源消费 碳足迹 因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