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1991年,美国夏威夷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的杜磊博士出版了《中国穆斯林:人民共和国的族群民族主义》一书。他在书中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纳家户的“民族志描述”引起了笔者的关注。这是因为,杜磊正是在对纳家户的“文化写作”中,提出了“伊斯兰教在西北苏非社区复兴”的命题。而笔者以为,杜磊的这一命题是大有商榷余地的。他的“异文化”学者的身份导致了他对纳家户日常生活的误读,他对纳家户的“田野工作”及“文化写作”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伊斯兰教 西北地区 中国 宁夏 纳家户村 苏非社区
  • 简介:余达忠先生所著的《走向和谐:岑努村人类学考察》是“贵州本土文化2001”丛书中的一本,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考察岑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族、历史、语言、信仰、婚姻、丧葬、节日等,阅后使我对岑努社会有了一个系统的印象,并对诸如语言矩阵、文化涵化、文化变迁、婚姻网络等概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 标签: 文化人类学 民族和谐 社会生活 本土文化 文化涵化 文化变迁
  • 简介:在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社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从村落到城市并日趋多元化的研究过程,研究领域日益广泛;现在的社区研究有对经典田野点的再研究,也有对新形势下相关问题的多元化研究。作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典民族志中的村落之一——山东青岛台头一直是社区研究的实例和典范。台头是传统的中国北方村落,是社区形式的一种。这个位于胶东半岛的海边村落从第一次为人所知到现在的几十年间经历了许多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同时它也目睹了社区研究方法在中国的产生和本土化过程以及多元化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标签: 社区研究 再研究 多元化发展 台头村
  • 简介:杨柳青商型乡镇的基础形态和街并体,构成其镇乡商农两半户持续存在的制度资源;商业与土地的关系并非如以往的研究那样分化对立,而是有交叉具态和功能的相互转换。街权力精英之在野性,是基层制度化的主体能动所在。杨柳青农商依赖的衔合路径,也是其农人和居民双向选择的结果。这对时下农商制度的实践具有经验借鉴意义。

  • 标签: 街村并体 两半户 农商依赖 制度路径
  • 简介:缠溪镇湄沱,与江口县德旺乡毗邻,地处高寒,303公路横穿而过,一场突如其来的、罕见的雪凝气候,使路面结冰,交遭受阻、停电停水,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困难。周继芬(土家族)家住公路边,每天目睹行人在雪地里艰难地走着,她看在眼里,想在心里,想着为过往行人做点什么。从元月14日起,她就自觉投入到了抗灾救灾的行动中,力所能及地为部分过往行人提供用餐、烤火、喝水家庭式无偿服务,

  • 标签: 土家族 先进事迹 旅客 热心 村民 温暖
  • 简介:走进野鸡坪,但见栋栋农家小舍座落于大山与田野间,在一片绿色稻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漂亮。农家院落里,户户窗明几净,飘溢着豆腐的淡淡清香,和着庭院里花池中菊花、兰草等花香,显出几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气息。

  • 标签: 玉屏侗族自治县 新农村建设 野鸡 贵州省 社会主义新农村 纪实
  • 简介:2001年1月25日是个令石狮人永远难忘的日子。这天,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殊死搏斗在石狮市宝盖镇坑东五台庵上演,五台庵僧人陈莲周不幸壮烈牺牲,用自己25岁的年轻生命抒写了一曲人间浩然正气之歌。

  • 标签: 陈莲周 五台庵 佛教 人格修养
  • 简介:本文以历史人类学角度关注信仰何以引导认知与过程的问题。提出,宗教的认知可以影响社会认知乃至国家意识,从而宗教信仰或认知的历史可以影响国家的历史。笔者认为,俄罗斯人与白俄罗斯的东正教享有兼容民间信仰、教化国民、整合社会、协佐军队、建构民族的历史积淀和政治支撑,故此东正教具有建构国民、社会、民族-国家的功能,并与希腊东正教的信仰认同对其国家认同构成张力。结论以利奇'文化与制度并非合一'和特纳仪式'阈限'之反结构重构权威之动态平衡的理论,质疑涂尔干等宗教仪式表征结构之研究。

  • 标签: 罗斯人 圣灵信仰 家族树 家族村社 东正教
  • 简介:本文以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古荡街道辖区内的益乐观音寺的创建及其历史演变为主要线索,以口述历史为主要依据,并结合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的方法,对原古荡镇益乐的观音信仰习俗的历史与现状作了比较深入的考察和整理,希望由此提供一个认识民间佛教寺庙的文化遗产价值和功能的新视角。

  • 标签: 益乐观音寺 观音信仰 庚申会 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