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公司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一系列含铝类混合物料在工艺中得到运用,包括含铝精炼渣、铝造渣球、RH预熔渣等,此类物料均对金属铝含量有一定要求,同时又要求含有一定量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镁等氧化物,金属铝表面易氧化,要保持一定量金属状态铝,就必须以一定粒度金属铝粒或块存在。

  • 标签: 混合物料 含铝 不均匀性 氧化铝 金属 新技术
  • 简介: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固溶温度对2205双相不锈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000℃溶处理后,σ相消除,组织中只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在950℃-1200℃温度区间,随着固溶温度升高,铁素体含量逐渐增加;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先降后升,在11000(2时达到最小值,而延伸率先升后降,在1100℃固溶处理时达到最大值。

  • 标签: 2205双相不锈钢 固溶温度 Σ相 力学性能
  • 简介:在铸机内运行过程中,坯壳受到的应力作用是产生裂纹的外部因素。浇入结晶器的钢水因冷却而生成坯壳,铸坯逐渐收缩,其收缩过程分为过热度消失的液态收缩、凝固时的体积收缩和凝固后的线收缩及相变收缩等。结晶器凝固坯壳的收缩使坯壳与钢板形成较大的气隙,热阻相应也较大。由于传热不均匀,凝固速度不同,凝固坯壳厚度也不均匀。

  • 标签: 微合金钢 应力作用 连铸坯 连铸过程 角横裂 凝固坯壳
  • 简介:通过对精轧阶段不同组合的除鳞道次试验,采用SEM对钢板表面氧化皮及脱落氧化皮厚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精轧除鳞两道次且末道次不除鳞的条件下,氧化铁皮厚度未有明显变化,增加最后一道次除鳞后氧化铁皮厚度显著降低。

  • 标签: 精轧 除鳞道次 氧化铁皮厚度
  • 简介:研究了K4169高温合金在各种工艺条件下及向熔体中加入复合细化剂时的晶粒组织.结果表明.降低浇注温度和加入复合细化剂可以明显细化冷凝后基体的晶粒和提高铸件断面等轴晶的比例。在通常的浇注温度1400℃下加入复合细化济.对合金熔体进行或不进行过热处理时.可使圆柱锭的品粒分别细化至ASTM11.7级和ASTM3.2级:断面等轴晶的比例分别达96%和99%以上.当浇注温度为1420℃,加入复合细化利并对合金熔体进行过热处理时,可使圆住锭晶粒细化至ASTMM10.5级,断面等轴晶的比例达90%以上,提出了晶粒细化的机理并对晶粒细化后断面等轴晶比例增大的现象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晶粒细化 细化剂 高温合金 浇注温度 晶粒组织 铸态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