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根据国家气象中心制定的《对比观测期间监测资料评估技术方法》,对2008年嘉兴气象观测站能见仪资料与人工观测能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能见仪资料与人工观测值在低能见多发季节(秋、冬、春季)相关较好,而夏季(能见总体较高)则相反。对能见进行分级后的比较得出,低能见(〈2km)时能见仪观测效果较好,和人工观测值之间的对比差值及粗差率低、一致率高,具有很好的代替作用,而随着能见的逐渐升高(2~5km,〉5km),两者之间的差距加大,能见仪的可替代性降低。最后通过比较两种数据的各项统计指标发现,能见仪数据序列离散较低,精密度及精确都要高于人工观测值,通过订正后未来有望取代人工观测。

  • 标签: 能见度仪 人工观测 对比
  • 简介:大气稳定方法主要分为2大类:第一类是基于常规气象资料,利用地面风速、云量、日照强度等资料对大气稳定进行判定,此种方法主要针对开阔平坦乡村地区,资料采用城郊气象站或飞机场气象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并未考虑特殊的下垫面,如城市、山地、水面等的动力和热力因子对稳定的影响,只是半定量地给出稳定扩散级别。第二类是基于高空气象资料,利用温度和风速的垂直分布情况,综合考虑动力因子和热力因子对稳定的作用,更好地反映出风、温度等气象要素对大气稳定的影响。

  • 标签: 大气稳定度 温度 风速
  • 简介:利用2007—2015年北京市大兴观象台、28个道面自动气象站、部分区域自动气象站等多种台站观测资料分析了2007—2015年北京地区能见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7—2015年北京地区春季平均能见最高、夏季平均能见最低,夏季及年平均能见呈显著增加的趋势,春季和秋季能见均呈波动增加,冬季颗粒物浓度的显著增加致使北京地区冬季能见下降的时段集中在2011—2014年;空间上,北京西北地区能见明显高于中心城区和东南大部地区。秋季和冬季能见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年平均能见的分布特征较一致,表现为能见自西北向东南方向逐渐递减;与能见相关性最高的为相对湿度、颗粒物浓度、风向及风速,但不同要素在月、季和年尺度上的相关性差别较大;根据天气现象统计表明,近10a来北京地区雾、霾、沙尘日均呈增加的趋势,但是山区与城区气象站点低能见事件的发生频次存在较大的差异。整体来看,小于10km能见事件的发生频次在全区以增加为主,而小于1km能见事件的发生频次在全区以减少为主。此外,近10a来北京地区干霾的发生频率为44.29%,湿霾的发生频率为7.13%,低能见事件多由干霾造成,但湿霾发生时,能见恶化的更明显。

  • 标签: 能见度 颗粒物
  • 简介:选择1988年以来ECMWF资料齐全的沙尘暴个例,将其按区域分为全区、西部、中部、中西部以及中东部5类,再按强弱分别分为强和一般2类,建立不同的样本库.根据多年预报经验建立消空指标,对实时资料进行消空,在消空的基础上,用相似离分析方法对ECMWF的3个场(500hPa高度场、850hPa温度场和海平面气压场)的历史资料库和实时资料进行比较,制作不同时次的沙尘暴预报.并利用VB和Fortran语言编程,建立沙尘暴预报业务系统,用人机交互的方式完成预报的制作,实现预报结果在Micaps系统下的自动显示.

  • 标签: 沙尘暴 预报 相似离度方法 温度场 海平面气压场
  • 简介:介绍了目前国内观测业务上广泛使用的DNQ1型前向散射能见仪的工作原理、算法及安装环境,通过分析尤溪站能见仪观测数据出现的问题,体现了安装环境与工作人员日常维护的重要性,为保障能见仪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维护保障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能见度仪 气象光学视程 前向散射 安装环境
  • 简介:利用NCEP1x1分析资料对2001年8月3~4日的浙南闽北的东风波暴雨过程,根据螺旋(Helicity)分析了这次过程中的暴雨演变以及雁荡山脉诱生中尺度低涡发生发展的原因.结果表明:螺旋大值中心强度和位置的演变较好地反映了暴雨落区和中尺度低涡的诱生、移动,螺旋的时空演变对暴雨发生有一定的预示意义.

  • 标签: 东风波 中尺度低涡 暴雨 螺旋度
  • 简介:根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33-2001)的要求和国家气象计量站对省级气象计量所计量标准的量值传递所作的规定,使用二等水银标准温度表标准装置检定台站仪器时,必须对检定结果的不确定进行分析、评定.

  • 标签: 气象计量所 温度检定 确定度 评定
  • 简介:陕西省气象局从2007-2009年连续3年开展了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工作,进一步了解了各类气象服务受众的需求,评估了公共气象服务发挥的效益,对发现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的亮点,分析当前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强大针对性。本文通过对2009年陕西省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结果分析,提出应加强预报预测准确率,积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体系,关注民生需求、动态调整服务内容,强化媒体意识,优化公共气象服务流程等对策和建议。

  • 标签: 公众气象服务 评估报告 陕西省 效益评估 气象服务工作 防灾减灾体系
  • 简介:大气能见成为当前区域大气环境研究的重要指标,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对能见的影响有显著的区别。在线连续监测了2008年11月—2009年1月上海市嘉定区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和粒子数浓度的日变化,同步收集了相同区域空气水平能见的数据。比较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与空气水平能见和颗粒物消光系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中值粒径为0.4μm和0.65μm的大气颗粒物对上海嘉定空气水平能见的影响最显著;中值粒径为0.17、0.26、0.40μm和0.65μm的大气颗粒物对颗粒物的消光系数影响较大。该相关系数的分布趋势与各种组分(SO42-、NO3-、NH4+、OC和EC)的粒径分布十分一致,证明了这5种组分是影响大气颗粒物消光系数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 粒径分布 空气水平能见度 相关性 消光系数
  • 简介:介绍了水银气压表真空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分析判断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 标签: 气压表 真空度 误差 预防
  • 简介:本文就新型自动气象站配套的能见仪工作原理、基本结构、日常维护和故障诊断排除加以介绍,为业务人员在维护、检测维修方面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自动站 能见度仪 维护检修
  • 简介:英国Namre杂志是世界著名的自然科学类综合学术期刊,代表着自然科学各门学科的最前沿研究动态。在大气科学及相关领域研究中,气候变化一直是NaCre杂志最关心的内容。随着气候变化加剧、社会瞩目的不断上升,尤其是哥本哈根大会的助力,2009年NaCre杂志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关注比往年更高。

  • 标签: 气候变化 杂志 自然科学 学术期刊 大气科学 哥本哈根
  • 简介:本刊在2007年第四期,曾刊载了《全国气象软科学评奖管理办法》,据悉这一由中国气象学会正式设立的奖项即将在2008年下半年启动首届评奖活动。

  • 标签: 气象学会 软科学 评奖工作 评奖活动
  • 简介:本文对2008年陕西省防雷中心用户满意调查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综合应用问卷调查取样和满意指数计算分析等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用户对省防雷中心防雷减灾科技服务的满意程度,以此来发现自身不足、了解用户需求,进而制定出适应今后发展的对策,提升防雷减灾服务的综合能力。

  • 标签: 用户满意度调查 防雷减灾 技术服务 陕西省 满意度指数 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