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3 个结果
  • 简介:决策支持系统(DSS,即DecisionSupportSystem)是帮助决策者利用数据和模型求解非结构或半结构问题的一种交互式系统.它并不提供结构问题的答案,而是强调直接支持决策者,以提高决策者在决策中所需的业务判断能力,为决策人员提供一个分析问题、构造模型和模拟决策过程的决策环境.我们于1987年立题,研制短期天气预报决策支持系统.1987、1988年在研制的过程中,部分成果投入业务使用,1989年汛期,全面投入业务试用,取得了显著效益,1989年2月验收.在实际使用的基础上,改进和充实新的内容和功能,尤其是在原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上,采取专家系统(ES)技术对各个客观预报方法的结论进行综合决策.因此,我们研制的短期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短期天气预报专家决策支持系统.

  • 标签: 决策支持系统 短期天气预报 决策人员 交互式系统 专家系统 模型库
  • 简介:根据中韩第七次工作组会谈纪要项目“4.10.2”和“中国辽宁气象局和韩国光州地方气象厅气象科技领域合作协议”,以辽宁气象局局长王江山为团长的中国辽宁气象代表团一行9人,于2004年5月16422日对韩国光州地方气象厅进行了访问,现将考察访问情况总结如下。

  • 标签: 气象局 辽宁 韩国 访问
  • 简介:本文对河北气象继续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就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组织管理、教育培训经费、培训条件和设施、教育培训师资教材建设以及创新培训机制、提高培训效果、加强培训效果评估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建议。

  • 标签: 教育培训工作 河北省 气象 教育现状 组织管理 效果评估
  • 简介:根据天气学原理,利用境内、外11个探空站1988~1997年7、8、9月资料,分别计算各网格点(地面→400hPa)各层气柱水汽量与降水效率,与同期天气系统(低槽、副高、低压辐合、东风波、台风低压、大陆高压、台风外围)一起计算与分析,得出了江西空中气柱水汽量与降水效率特征及分布规律,从而为我省人工增雨的科学作业提供依据.

  • 标签: 水汽量 降水效率 分析
  • 简介:陕西降水量年变化呈单峰型、双峰型、三峰型。这些类型反映了陕西年内主要雨带的移动和位置。陕西年降水量、雨季(5~9月)降水量基本上遵从正态分布。

  • 标签: 降水量 降水类型 正态分布
  • 简介:应用2009年陕西雷电监测数据与发生的雷电灾害事例,对雷电分布特征和雷电灾害特征进行分析,发现2009年陕西雷电天气较往年具有"开始早,结束晚"的特征,全年发生雷电灾害事故14起,较往年明显减少。为更好地做好防雷减灾工作,提出应对措施。

  • 标签: 雷电流强度 雷电分布 雷电灾害
  • 简介:利用1962—2008年辽宁强对流性天气观测资料,对冰雹、龙卷、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雨4种强对流性天气的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冰雹沿海少、内陆多,内陆又以东、西部山区为最多;6月和9月为多发期;15—16时出现最多;83.9%的冰雹持续时间为0—10min。龙卷沿海多、内陆少;7月和9月为多发期;13—14时和17—18时发生最多;75.0%的龙卷持续时间为5—20min。雷雨大风沿海和内陆均存在多发区域;5—6月为雷雨大风多发期;15—16时出现最多。短时强降雨自西向东逐渐增加,主要出现在6—8月,21—22时出现次数最多;短时降水极值为26—105mm/h。

  • 标签: 强对流性天气 冰雹 龙卷 雷雨大风 短时强降雨 气候特征
  • 简介:利用NCEP2.5°×2.5°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1980--2008年江西50次区域性大雪过程的气候概况、环流演变、热力层结、影响系统特征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表明,江西冬季大雪具有明显的年际、月际变化特征,冷冬年为大雪天气的多发年,进入暖冬期后,则有减少的趋势;空间变化上,出现大雪的频次基本上呈现出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的特征,各地区积雪分布极不均匀。大雪期间,极涡、阻塞高压异常强而稳定,中低纬锋区异常强盛;超长波的稳定形势有利于天气背景的维持,造成连续性大雪。有80%的比例存在阻塞高压,以贝加尔湖阻塞高压最多;有70%的比例是受南支槽影响,当南支槽与中高纬度转竖的横槽同位叠加时,有利于引导极地强冷空气向副热带地区爆发,形成江西大范围降雪天气。对流层中低层多存在切变线,雪区位于冷式切变线以南1—3个纬距内或暖式切变附近,雪区伴随着暖切的南移而扩展;700hPa西南气流强盛,急流轴最大风速超过16m/s;当850hPa同时存在切变线时,降雪天气更剧烈。有98%的比例对流层中低层存在逆温,逆温高度平均在700-925hPa;温度垂直分布一般具有1000hPa温度≤0℃,925—850hPa温度≤-2℃,700hPa温度≤-2℃的特点。地面冷空气多为中路,蒙古冷高压异常强大,为降雪的产生创造良好的热力条件。

  • 标签: 冬季大雪 气候概况 环流 热力结构
  • 简介:为了了解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CentreforMediumrangeWeatherForecasts,ECMWF)数值模式对安徽地区降水预报的性能,提高订正技巧,本文应用风险评分(ThreatScore,TS)、预报偏差(BIAS)和去除随机事件后的公平T评分(EquitableThreatScore,ETS)及真实技巧评分(TrueSkillStatistic,TSS)等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安徽ECMWF数值模式降水场预报资料进行检验。结果表明:ECMWF模式对安徽地区降水的预报性能总体较稳定,年际变化幅度较小。安徽降水预报的ETS评分总体呈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所有气象站降水均存在预报过度的现象。降水预报分级检验表明,小雨量级降水预报评分明显高于其他量级降水,但预报偏差较大,预报过度现象严重;ECMWF模式对72h时效内的暴雨量级降水预报技巧较小,对于72h时效后的暴雨量级降水基本没有预报能力。季节降水预报的检验表明,春季、秋季和冬季的48h时效内晴雨预报的准确率为88%以上,订正空间较小;夏季各时效及春季、秋季和冬季168h时效以上降水预报的空报率超过60%,可以适度订正;秋季较其他季节降水预报的漏报率略高,尤其是120h时效以上降水的预报需关注。四季均存在降水预报过度的现象,尤以夏季最突出。ECMWF模式对安徽降水量为01—07mm的格点降水预报空报率较高,订正后可以明显提升预报技巧,但增加了一定漏报风险。

  • 标签: ECMWF模式 检验 降水 TS评分 ETS评分 预报偏差
  • 简介:利用1981—2010年安徽61个站的逐日风速资料,结合卫星遥感台站分类方法,统计分析了城市化进程对年、季节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和小风日数的影响和贡献。结果表明:(1)近30年安徽年、季节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呈显著减少趋势,小风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城市站的变化速率明显大于乡村站,郊区站基本介于二者之间。(2)2000年开始安徽省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站与乡村站平均风速及小风日数距平的差异有明显增大趋势。(3)城市站与乡村站年平均风速的趋势系数之差为-0.10(m/s)/10a,城市化对年平均风速减弱的贡献率为40.0%,春季更明显;城市站与乡村站年小风日数的趋势系数之差为15.58d/10a,城市化对年小风日数增多的贡献率为46.9%,秋、冬季更明显;城市化对年最大风速的影响不明显。

  • 标签: 城市化效应 风速 贡献率 安徽省
  • 简介:陕西气象科学数据集包含的资料为1951—2005年的基本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数据文件(A0文件)。共整理了陕西99个台站的气压、气温、水汽压、相对湿度、降水量、蒸发量、风、日照时数、雷暴、沙尘暴、雾、扬沙、浮尘等要素资料。对A0文件全部进行了格式检查,并对检查出的错误逐一改正。

  • 标签: 气象科学 陕西省 数据集 质量控制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数据文件
  • 简介:针对气象彩信业务特点,通过分析青海气象彩信的现状及业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对加快建立和发展青海气象彩信服务提出意见。同时也从信息编辑的角度出发,对气象彩信的内容进行论述,在抓住气象热点、坚持新闻性的基础上,气象彩信还应以气象与生活为重点,突出生活气息,语言通俗易懂,从而贴近人民生活,赢得用户依赖。

  • 标签: 气象彩信 新闻性 采编模式 业务现状 前景分析
  • 简介:2015年上半年福建雷闪活动频繁,雷闪日为128天,为近12年同期监测数据的最大值,大部分地市初雷闪日比往年偏早;雷闪总次数达19万多次,为有监测数据以来的同期第二大值,仅次于2014年。雷闪高发期在4—6月,其中6月份雷闪次数最多;雷闪高峰时段出现在17:00~18:00,08:00.11:00雷闪活动最弱。雷闪活动主要集中在福州东北部沿海、莆田中部和泉州中北部,但各月集中区又有所差异,呈现自西向东的扩展趋势,其中莆田、福州的雷闪密度最高。雷闪强度分布呈单峰特征,负闪集中在2—14kA之间,正闪集中在4—40kA之间。上半年共发生雷电灾害事件47起,导致5人死亡,5人受伤,造成252件家用设备和公共设备等不同程度损坏。

  • 标签: 雷闪El 雷闪次数 时空分布 雷闪强度 雷电灾害
  • 简介:近日湖北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气象局的建议被省政府采纳,湖北将成立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成为政府的“智囊团”,以抵御因气候变化而产生的气象灾害。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由多部门、多学科高级专家组成,随时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

  • 标签: 气象灾害 湖北省 专家委员会 气候变化 省政府 能力建设
  • 简介:选取黑龙江80个气象观测站逐日降雨量、极端气温等多个气象指标构建量化评估指数,将干旱分类为春旱、夏旱和伏旱3个类别,分别计算春旱指数、夏旱指数及伏旱指数,分析各种干旱发生程度及范围,再根据综合干旱指数对2009年的干旱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表明:2009年春夏,黑龙江各地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松嫩平原最严重,三江平原其次。春旱期北部地区比南部地区严重,东部地区旱情比西部地区轻;夏旱期全省普遍比较严重,以三江平原北部地区最为严重;伏旱期中部地区比较严重。综合来看,是典型的夏旱连伏旱,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部分地区绝产。将评估结果与土钻法监测土壤湿度对比分析,其结果基本一致,但优缺点各异。

  • 标签: 黑龙江省 评估 干旱指数
  • 简介:为提高CIMISS数据服务能力,研究CIMISS系统数据处理和服务流程,梳理分析了CIMISS数据处理入库积压原因,针对可能出现因软、硬件异常导致CIMISS数据服务性能大幅下降的情况,根据系统结构特点和数据服务需求,设计了CIMISS降级备份系统。通过运行测试发现,该降级备份系统可稳定提供气象业务所需的基本气象资料,能有效应对CIMISS数据服务终止等极端事件,同时显著提高CIMISS中本地化数据的入库处理效率。

  • 标签: CIMISS 降级备份系统 入库效率 系统设计
  • 简介:利用青海1959—2003年气象资料,计算了修正的Palmer干旱指数,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青海旱涝监测中,PDSI指数反映旱涝程度更为客观;青海的干旱主要以轻旱为主;夏秋季年际干湿交替较冬春季频繁,变化振幅也较大;秋季青海干旱化倾向最为严重,冬春季出现轻旱几率最大。另外,春季干旱总面积在减小;夏季轻旱面积增加,而中旱、重旱面积在减小;秋冬季重旱面积在增加。

  • 标签: 青海省 PDSI指数 干旱 湿润
  • 简介:利用江西17个国家级台站1960—2008年逐日降水资料,对日降水量超过绝对阈值(25mm,50mm)和相对阈值(95%,99%)降水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a来,江西极端降水的频率在大部分地区呈增长趋势,强度在鄱阳湖冲击平原附近减小,而在之外的大部分地区呈增长趋势。

  • 标签: 极端降水 变化趋势 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