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在急救中推广使用及效果方法收集我市急救中心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救护中使用静脉留置针(以下简称留置针)输液和普通静脉针(以下简称普通针)输液的推广使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结果在救治中使用留置针输液对抢救急危重病人中更加快速有效,临床上正大量使用。结论在急救中需要进行静脉输液时应注重鉴别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液方式,推广使用留置针输液。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院前急救 比较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出现场急救对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率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对3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开放呼吸道、吸氧、建立静脉通路、脱水降压、监测生命体征等急救。结果345例患者顺利接送入院。通过急救的死亡率为2%,未经过急救的死亡率为33%。结论通过急救送入院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未经急救送入院者。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总结600例急危重病人在急救中采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护理体会,包括穿刺的宣教、选择合适的血管、严格无菌操作,牢固的固定,体会到浅静脉留置针建立,能保证及时给药,快速扩容,采集血标本,减少重复穿刺率,减少液体外渗,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保证了急救的成功率。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院前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提高院心脏骤停病人抢救成功率的关键。为了规范救治,本文从专业急救机构的角度,研究制定心脏骤停病人救治流程。流程包含调度员电话现场指导流程和急救单元抢救流程两部分内容。

  • 标签: 院前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电话现场指导 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急救与护理的有效方法,提高对百草枯中毒的抢救水平。方法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即通知百草枯中毒者家属自救,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进行反复催吐洗胃,口服活性炭,蒙脱石散,清洁皮肤去除毒物,以及支持对症治疗及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40例患者中存活32例,成功率60%。结论急救能够显著缩短实施有效急救的时间,对改善急性百草枯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百草枯中毒 院前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86例我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就诊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在入院时发生脑疝、呼吸道阻塞及病死率等情况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 急性脑卒中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院急救医生对危重病人的识别和救治能力。方法选取急救中心送入市级医院病人中,在急诊室死亡和收治ICU病人的前院内资料,分成生命体征正常、异常、无三组,分析病人的病种组成和转归。结果外科病例占总数的35.4%,均为外伤病人;内科病例占总数的48.4%,意外伤害病人占16.2%。579例危重病人占病人总数的3.6%。病人转归为“好转”222例,占全部病例的38.3%。结论危重病人以颅脑损伤、多发伤、猝死、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为主,要提高院抢救成功率,应加强急救医师对此类疾病危重程度评估和救治能力的培训。

  • 标签: 院前危重病人 转归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的骨伤科对于压疮的相关因素。方法运用回顾资料分析法对压疮的各种因素综合分析。结果基层医院骨伤科发展压疮的原因包括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潮湿等多种因素。结论由于护理不当造成了基层医院骨伤科压疮,该类患者主要来源于乡镇私立医院。要从护理人员的质量和数量,加强对压疮的管理等方面提高乡镇私立医院的护理水平。并建立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保障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病人的安全。

  • 标签: 基层医院 骨伤科 院前压疮 因素和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五常法对急救车内环境、设备、物品、药品进行规范管理,提高院急救效率。方法建立急救车五常法管理标准,进行全员培训,按五常法管理标准,根据急救车上物品的种类、用途、使用频率等采用分层、分类管理。结果一年来,急救物品完好率,应急合格率及急救物品的“四定”管理达标率均明显提高;护士抢救准备物品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将五常法巧妙运用于急救车管理管理中,使工作更科学、便捷及有效,提高院急救成功率,确保护理安全。

  • 标签: 五常法 急救车管理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救护理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急救的观察组和未经急救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半年后回访全部患者,比较治疗总有效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急救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改善。

  • 标签: 急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护理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近年来各类重大活动逐步增多,急救医疗保障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及复杂性也日愈突出。本文结合实践,从采集信息、制定方案、精心准备、细致检查、规范救治和归纳总结等六个方面对重大活动的急救医疗保障工作的开展进行了一一阐述。

  • 标签: 重大活动 院前急救 医疗保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0急救电话已深入到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中。120呼救范围越来越广泛,出诊次数越来越频繁,在急救环境的过程中,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社会性强,时间紧迫,随机性强,急救环境差)以及急救车辆的设备、医疗质量、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工作责任心等,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极易造成医疗纠纷及事故的发生。主要表现为急救隐患,现场急救隐患,转运途中隐患三个方面。我们通过对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医疗纠纷及事故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

  • 标签: 院前急救 安全隐患 医疗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急救及护理体会,说明正确应用急救护理程序在急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时具有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急诊69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急救的临床资料。结果安全转入医院65例,2例死亡;2例在转运途中病情恶化,家属放弃抢救。结论快速有效的急救和护理,在急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时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有机磷农药中毒 院前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综合分析目前南宁市急救网络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南宁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建立科学、规范的南宁市急救网络运行机制的相关建议。

  • 标签: 院前急救 网络 运行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救常见安全隐患的原因。方法?对2008~2011年我院急救纠纷三例结合急救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急救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急救隐患、现场急救隐患、转运途中安全隐患三个方面。结论?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能进一步提高院急救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医疗纠纷与事故的发生。

  • 标签: 院前急救 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现代急诊医学的不断发展,急救更加受到关注和重视。但急救人员的安全常常被忽视,在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的职业安全却常受到威胁。这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现场急救环境、服务对象、防护知识、防护设施等。

  • 标签: 院前急救人员 安全隐患 防护
  • 简介: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DCO)理念在骨盆骨折急救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采用自行研制的骨盆允气式固定止血兜、心用DCO理念进行院急救及治疗的85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并以2005年7月至2007年12月末应用DCO理念进行院急救及治疗的82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对照。治疗组男48例,女37例;年龄19~67岁,平均34.7岁;骨折按Tile分型:A型18例,B型33例,C型34例。对照组男45例,女37例;年龄18~69岁,平均35.3岁;骨折按Tile分型:A型18例,B型32例,C型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骨折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死亡3例(3.5%),对照组死亡10例(12.2%),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6,P=0.037)。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72例)患告术后分别获平均18.3、18.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分别为(3.1±0.7)、(3.3±0.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0.P=0.062)。临床疗效根据刘利民等的评价标准评定:治疗组优49例,良27例,可6例,优良率为89.4%;对照组优40例,良23例,可9例,优良率为7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5,P=0.030)。结论应用DCO理念并按照骨盆骨折急救及治疗的规范化流程对骨盆骨折进行院急救及治疗,可以极大地提高骨盆骨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骨盆 骨折 急救医疗服务 损伤控制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处理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急救效果,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对于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有无处理分为两组,处理组(n=30)及未予处理组(n=26),对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及胸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处理组患者的死亡率为3.3%(1/30),未予处理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5.4(4/26),处理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未予处理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及胸痛程度均好于未予处理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处理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急救效果较好,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同时能够缓解患者的胸痛程度,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院前处理 急救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