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测量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可信性、不效性的怀疑程度或不肯定程度,是定量说明测量结果质量的一个参数,其大小直接决定测量结果的可用性。离子发射光谱不确定度评定,是研究化学分析检测准确性的因素。基于此,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不确定度的评定实验,研究不确定度评定的相关因素,以达到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提高化学分析检测水平的目的。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不确定度 评定
  • 简介:摘要: TS-01 PDM中波发射机是上海明珠广播科技有限公司早期生产的发射机型。该机型具有工作性能稳定、安装调试方便、保护功能完善的特点,在国内中波发射台保有量很大。本文对TS-01 PDM中波发射机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剖析,并对电源部分的常见故障形成进行梳理总结,希望能为中波台技术同行的维修实践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TS-01 PDM中波发射机 高低压电源 工作原理 故障成因
  • 简介:摘要:PDM中波发射机功率一般在1~3kW,具有效率高、工作稳定、布点灵活、安装调试方便的特点,在国内中小功率发射台广泛使用。笔者在中波发射台从事技术维护工作,遇到并处理过较多的发射机故障,其中PDM发射机调制功放故障最为多见。本文以上海明珠TS-01B型发射机为例,对调制功放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论述,并总结了调制功放部分的常见故障原因与维修方法,旨在为技术同行的维修实践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PDM中波发射机 调制功放 工作原理 故障维修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都离不开电网的使用,因此,对电网的安全程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对一些影响电网系统安全的电力系统或者电力设备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广播电视最大的特点是远距离传播,因为距离过远,所以很多广播电视在传播过程中常常会对所传递的信息进行补偿以求提高其传递的稳定性所以在广播电视工程中使用的电力设备往往会影响到系统内电网电压和其它用电设备的功能,造成线路中的损耗增加,谐波超标,影响了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电气设备的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 要: 本 文主要对哈里斯 DX—100 发射机过温保护控制原理及故障进行了分析 ;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应用美国热电 ARL-4460型火花发射光谱仪测定中低合金钢中碳、硫元素,对分析条件进行了选择和确定。本方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成本低。在我公司炉前快速分析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火花发射光谱仪 快速测定 中低合金钢
  • 简介:摘要:城市景观设施夜景照明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经济、文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代表了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本文根据工程建设管理实践,对高山广播电视发射塔景观亮化安装工程施工管理进行了阐述。

  • 标签: 发射塔 景观亮化 施工现场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 TSD-10中波发射机缓冲放大板作为 DAM发射机高前级的第一级放大部分,是高频通路中信号放大十分重要的环节。

  • 标签: 中波发射机 缓冲放大板 故障诊断
  • 简介:摘要 : 在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并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对于精神文化和娱乐的要求,尤其是在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下,也推动了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迅猛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获取的生活娱乐方式。为此,我国也提出了建设以无线数字化模式为主来满足人们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的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的策略。而为了上述策略的有效落实,就需要对此覆盖工程开展有效的系统规划和规范建立。文章在分析现阶段广播电视事业的现状与意义的同时,总结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此覆盖工程建设实施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 无线数字化 覆盖工程 地面 数字电视 发射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用于婴儿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婴儿65例(120耳),均采取ABR波检测和DPOAE测试机器的方式进行病情诊断,观察并比较不同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在65例(120耳)患儿中,气导ABR波V反应阈轻度异常60耳(50.00%),中度异常43耳(35.83%),正常17耳(14.17%);气导ABR波V反应阈中的轻度异常组与正常组Ⅰ~Ⅴ波间期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反应阈中度异常组的Ⅰ~Ⅴ波的间期与其他两组相比显著缩短[中度异常组为(4.27±0.27)ms,正常组为(4.75±0.31)ms,轻度异常组为(4.73±0.21)ms],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相比较,t=5.949,P<0.05;与轻度异常组相比较,t=9.722,P<0.05)。骨导ABR波V反应阈正常108耳,占90.00%(108/120),其骨导波V潜伏期为(8.16±0.22)ms;异常12耳,占10.00%(12/120);气导反应阈的升高的同时骨导ABR反应阈也随之上升,但明显程度不如气导。且骨导正常组的波V潜伏期与异常组相比较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轻度异常组相比,t=17.400,P<0.05;与中度异常组相比,t=130.015,P<0.05)。DPOAE测试未通过86耳(71.67%,86/120),通过34耳(28.33%,34/120)。结论ABR波I潜伏期对婴儿的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较为敏感,DPOAE和ABR的联合应用有助于对疾病的早期诊断。且ABR和DPOAE测试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耳炎 诱发电位,听觉,脑干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气导ABR波 骨导ABR波 波I潜伏期
  • 简介:摘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了金属眼镜架经过腐蚀、磨损后在人工汗液中的镍释放量。结果表明:该方法镍元素的检出限为0.0058mg/L,定量限为0.019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0.5%,参考试片的释放值为0.39μg/(cm2•week)。对45个样品进行测定,有6个样品镍释放量超标。

  • 标签: 眼镜架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钽和五氧化二钽测定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 OES )法。方法用微孔滤膜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的钽和五氧化二钽,在硝酸-氢氟酸体积比为3∶1的溶剂体系下经微波消解后,用ICP-OES法进行测定。结果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0~100.0 μg/ml,r=0.999 7。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04 μg/ml和0.14 μg/ml;钽的加标回收率为83.1%~87.8%;批内精密度为0.2%~1.0%,批间精密度为1.1%~2.4%。五氧化二钽的加标回收率为87.4%~93.3%;批内精密度为0.5%~1.5%,批间精密度为1.3%~1.8%。结论该方法符合GBZ/T 210.4-2008《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要求,满足工作场所空气中钽和五氧化二钽的测定。

  • 标签: 五氧化二钽 工作场所 光谱分析
  • 简介:摘要: 本文提出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ASTM F75铸造合金中铬、钼、镍、铁、锰的含量.用盐酸和硝酸溶解样品,选择波长为261.716nm、281.615nm、231.064nm、239.563nm、257.610nm5条谱线依次作为测定铬、钼、镍、铁和锰的分析线。方法用钴铬钼合金标准样品(stellite 21)分析,加标回收率在95.0%-105.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9)在1.0%-1.5%之间。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ASTM F75铸造合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淋巴瘤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T)多模式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表现。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行18F-FDG PET/CT显像经病理确诊或多种影像确诊的99例肾淋巴瘤患者,男69例,女30例,年龄(45±23)岁,年龄范围为3~86岁。检测实验室检查肾功能指标(肌酐、尿素、尿酸),观察18F-FDG PET/CT表现,并测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观察同时行增强CT或MRI的患者其强化方式及MRI信号特征。结果10例患者肌酐升高(117~389 μmol/L);17例患者尿素升高(8.40~50.35 μmol/L);15例患者尿酸升高(441~1 044 μmol/L)。多结节型,共35例,SUVmax为14.92±8.69。单结节型,共22例,SUVmax为12.25±5.78。腹膜后浸润型,共12例,SUVmax为16.53±8.01。肾周型,共5例,SUVmax为11.16±3.54。肾窦型,共3例,SUVmax为9.57±4.45。弥漫浸润型,共17例,SUVmax为10.04±5.44。混合存在,共5例,SUVmax为14.32±6.92。肾淋巴瘤不同分型之间的SUV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60例患者同时行增强CT,5例行MRI,增强CT均表现为无或轻中度进行性延迟强化,密度均匀,6例伴轻微坏死或囊变,6例增强CT未能检出肾病灶,MRI平扫T1WI呈低、等或者略高信号,T2WI呈等或低信号,弥散加权成像呈显著高信号,病灶均检出。结论肾淋巴瘤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灵敏度高,在其诊断、分期评价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淋巴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 脱氧葡萄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脑代谢显像在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20年1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核医学科收治的74例疑似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患者。男48例,女26例,年龄(62.3±10.6)岁,年龄范围为24~85岁。以最终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总结颅内PCNSL患者18F-FDG PET/CT的图像特征,并比较18F-FDG PET/CT与MRI在颅内PCNSL中的诊断效能。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分析数据,并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对PCNSL患者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进行分析,确定最佳诊断阈值。结果病理结果显示,74例疑似PCNSL患者中,53例确诊为PCNSL。18F-FDG PET/CT准确诊断52例,误诊1例;21例非PCNSL患者中,18F-FDG PET/CT排除19例,不确定诊断2例。MRI准确诊断出34例,误诊19例;21例非PCNSL患者中,MRI排除8例,诊断不确定13例。18F-FDG PET/CT与MRI对PCNSL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1%(52/53)、90.5%(19/21)、95.9%(71/74)、96.3%(52/54)、95.0%(19/20)及64.2%(34/53)、38.1%(8/21)、56.8%(42/74)、72.3%(34/47)、29.6%(8/27)。18F-FDG PET/CT与MRI的诊断准确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3例PCNSL患者共72处病灶,所有病灶18F-FDG放射性摄取均明显增高,4处病灶放射性摄取环形不均匀增高,1处病灶放射性摄取马蹄形增高,余病灶放射性摄取均为结节状及团块状增高,病灶周围见轻中度水肿带,SUVmax为18.1±6.1,SUVmax范围为10.5~38.8。应用ROC曲线分析SUVmax诊断颅内PCNSL的最佳截断值为14.2。结论颅内PCNSL的18F-FDG PET/CT图像有一定的特征性,18F-FDG PET/CT在其定位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半定量指标SUVmax有助于PCNSL的诊断。

  • 标签: 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脱氧葡萄糖 标准化摄取值 正电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诊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治疗前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显像中骨髓摄取形态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Ⅱ~Ⅳ期ENKT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全组患者治疗前均行骨髓活检和18F-FDG PET-CT检查。以正常肝脏组织18F-FDG摄取为标准,将患者分为骨髓18F-FDG摄取增高局灶型、弥漫型和摄取正常型。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63例患者中,PET-CT显像中骨髓18F-FDG摄取正常型22例,骨髓18F-FDG摄取增高弥漫型24例,骨髓18F-FDG摄取增高局灶型17例。骨髓活检诊断骨髓浸润阴性55例,阳性8例。63例患者中,复发进展37例,死亡31例。骨髓18F-FDG摄取增高局灶型和正常型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4.7%和63.6%(P=0.006),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8.8%和64.8%(P=0.005)。骨髓18F-FDG摄取增高弥漫型和正常型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5.3%和63.6%(χ2=1.968,P=0.16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7.9%和64.8%(P=0.280)。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示,乳酸脱氢酶、EB病毒(EBV)DNA、韩国预后指数、骨髓18F-FDG摄取形态均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有关(均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示,EBV-NDA、骨髓18F-FDG摄取形态为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EBV-DNA是影响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ENKTL患者治疗前18F-FDG PET-CT显像中骨髓摄取形态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骨髓18F-FDG摄取增高局灶型是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淋巴瘤,结外NK-T细胞 骨髓浸润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18F-脱氧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