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8 个结果
  • 简介:香榧属红豆杉科,是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又称细榧、真榧,是榧属植物中品质最优的一种果实。香榧果炒熟后松脆可口,有特殊香味,深受人们欢迎。同时,香榧果仁更有着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 标签: 红豆杉科 木本油料树种 全产业链 营养价值 品质最优 营养成分
  • 简介:2002年,凌云县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契机,特别是石灰岩地区退耕还林工程与石漠化治理紧密结合,大力营造了南酸枣、苦楝、香椿等乡土速生树种,其中南酸枣树种长势尤其喜人,加快了国土绿化进程,水土流失得到一定的治理,涵养水源,遏止了石漠化。南酸枣是石灰岩地区值得推广种植的好乡土树种。

  • 标签: 推广种植 南酸枣 石灰岩山区 退耕还林工程 石漠化治理 石灰岩地区
  • 简介:通过调查我县当地气候环境、冷水资源情况和冷水性虹鳟鱼类养殖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养殖生产发展对策。

  • 标签: 冷水鱼类 养殖 对策
  • 简介:山区粮食生产受自然条件差,物资投入严重不足,科学技术推广难度大,农用工业落后等因素制约,发展山区粮食生产,必须从耕地入手,抓好稳产高产当家田的建设;建立农业发展基金,保证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健全农业科技体系,依靠科技发展,坚持“五为主”;建立山区农用工业体系。

  • 标签: 山区 粮食生产 制约因素 对策
  • 简介:为全面掌握龙王山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林的林分结构特征,设置了3个100m×100m样地,对其中的6个30m×30m样方,进行群落和林分调查。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龙王山落叶阔叶林中树种种类多,优势树种为小叶白辛树和锐齿槲栎,林分树种组成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林分株数密度平均为1511株/hm2,林分样地间差异不明显。胸径分布呈典型的倒“J”型;树高主要集中在4-9m的树高级,分布则呈偏左的正态分布。林分结构总体上具有多树种复层异龄的基本特征,具有良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作用。

  • 标签: 落叶阔叶林 林分结构 龙王山
  • 简介:泥石流是北京山区常见的一种山地灾害,也是威胁山区生态环境的头号安全问题。分析该区的泥石流激发雨量条件对于该区山洪泥石流预测预报具有指导意义。笔者搜集18场降雨数据,分析该区泥石流的激发雨量特征。结果表明:激发降雨的峰值降雨时段介于3~9h,峰值时段平均降雨强度达22.6~50.0mm/h,累积雨量达91.9~350.0mm,峰值降雨时段雨量占累积雨量的63.9%~100.0%,这说明激发泥石流的降雨过程具有历时短、雨量集中、突发性强的特点。用修正后的李氏法进行雨场分割,得到该区泥石流激发的降雨强度历时和累积雨量历时关系。最后,以密云区北部山区为例分析3期植被盖度和泥石流激发雨量条件。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像元线性分解模型分析表明,1989—1991、2004—2005和2011—2012年植被覆盖度分为64.48%、68.57%和72.48%;相应的泥石流雨量激发条件也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增大,可见植被恢复盖度对泥石流的形成具有一定影响。本文统计分析得出的泥石流激发雨量条件可为该区山洪泥石预测预报和监测预警指标选取提供参考。

  • 标签: 暴雨 泥石流 降雨特征 雨量激发条件 植被盖度 北京山区
  • 简介:桂北山区秋冬番茄产业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个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效益好的产业。每年的3月中下旬初播种,5月上中旬移栽,7月上旬始果,10~11月采果结束,生长周期长,生产过程中通过适宜的栽培技术,产量达到每667m28000kg以上,经济效益可观。

  • 标签: 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番茄 山区 桂北 经济效益 生产周期
  • 简介:当前,贵阳市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发展形势喜人,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贵阳市丘陵山区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培育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农机推广服务机制?高性能插秧机推广的选型趋向是什么?关注和研究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工作中正确评断形势,推进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推广健康发展。

  • 标签: 水稻机械化 技术推广 丘陵山区 插秧技术 机插 破解
  • 简介:青杄耐寒耐寒、适应性强,是北方地区常见的荒山造林树种。同时,青杄树形端正,枝繁叶茂,具有观赏价值,又是园林绿化的良好树种。介绍了山西关帝山林区青杄育苗与移植技术。

  • 标签: 山西关帝山区 青杄 育苗 移植
  • 简介:柠条是晋西黄土高原地区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造林的主要树种。同时亦是畜牧业的良好饲料资源。分析了管涔山林柠条资源状况,探讨了开发柠条资源、致富林区群众的新途径。

  • 标签: 管涔山林区 柠条 综合利用
  • 简介:母猪饲养是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及科技的双重推动下,以往只注重母猪饲养数量不关心饲养质量的饲养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那么母猪养殖不但不能够为我们提供经济收入,反而会成为我们的负担。笔者通过近几年来对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平川镇饲养母猪情况进行的调查分析,认为山区饲养母猪应从品种改良、圈舍改造、加强营养、改善饲养管理技术、

  • 标签: 母猪妊娠 平川镇 母猪饲养 大理州宾川县 品种改良 饲养管理
  • 简介:甘肃省天祝县位于河西走廊东端,境内山大沟深,气候以寒温带大陆性高原气候为主。由于海拔高、气候冷凉、自然隔离条件好等独特的气候特点,加之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光照充足,年降雨量265-632min,且多集中在7、8、9三个月,与马铃薯需水高峰期相吻合,具有发展马铃薯生产和开发马铃薯种业的良好条件。马铃薯已成为天祝县二阴山区粮菜兼用的高产作物。

  • 标签: 脱毒马铃薯 丰产栽培技术 山区 高原气候 马铃薯生产 河西走廊
  • 简介:前言典型丘陵山区地理环境独特,其中90%以上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一般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如贵州省北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1444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蜓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

  • 标签: 机插秧 丘陵山区 机械化 技术性 插秧机 农业生产
  • 简介:在农村发展领域中,参与式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从中国开展参与性方法活跃的西南地区,逐步推广到中部地区.本文介绍了霍山中荷扶贫项目运用参与式方法在山区扶贫建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项目的实施为中国的山区开发和扶贫工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和信息.

  • 标签: 应用 参与式方法 山区建设 扶贫 农户主体性
  • 简介: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通过"3414"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合理配方施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获得了马铃薯最佳施肥量和施肥比例,建立了马铃薯施用氮磷钾肥料的三元二次方程,提出了取得马铃薯最高产量和最大效益的施肥量,为建立马铃薯科学配方施肥提供依据。

  • 标签: 马铃薯 3414肥效试验 施肥效果
  • 简介:<正>一、山区农机化的现状由于山区自然条件复杂,农机化难度大,农业生产一直沿袭着原始的生产方式,一些最原始的生产工具,至今还没有被新的生产工具更新代替,其田间作业以畜力为主,田间管理、田间运输,以人力为主,粮食收获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水平也较低,仍以人力为主,而中短途运输和农副产品加工的机械化水平也是有限的,山区农机化发展的这种落后状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改变,就很难打开山区扶贫工作的新局面,其扶贫攻坚的难度也将是不可想象的。

  • 标签: 农机化 山区扶贫 生产开发 柴油机 山区农业 研制和生产
  • 简介:当前贫困山区发展民营经济的障碍及对策大力发展切合贫困山区实际的民营经济,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困山区民营经济如何排除自身发展的障碍,加快其发展进程,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重要课题。当前,贫困山区发展民营经济的障...

  • 标签: 贫困山区 民营经济发展 发展民营经济 民营企业 传统产业 障碍及对策
  • 简介:通过生物防火林带结构模式的研究,对泰顺县火灾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后,研究和分析常绿阔叶林中不同植物种类的抗火性、耐火性和燃烧性,筛选出用于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植物种类,并进行生物防火林带造林试验、结构与配置、造林规格及位置的研究。试验表明,由乔木-亚乔木-灌木构成复层结构,配置境界、主、副防火林带,结合山脊、山谷位置的防火林带,能达到理想的生物防火效果;对木荷、杨梅、茶叶等17个树种进行枝叶含水量和抗燃时间的测定的结果表明,杨梅、木荷、女贞、山杜英、甜槠、广玉兰、红花油茶、油茶、茶叶等树种可选为生物防火林带造林,其防火和阻燃性能比较理想。开展生物防火林带造林,经检查造林保存率与成活率均在85%以上,幼树生长良好。

  • 标签: 生物防火林带 木荷 营造技术 浙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