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右美托嘧啶对黄疸患者全身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胆道探查手术的黄疸患者60例,简单随机分为2组,30例为一组。两组患者均进行静吸复合麻醉,其中,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泵注负荷量右美托嘧啶0.5μg/kg,泵注时间为麻醉诱导前15分钟(观察组)。结果两组黄疸患者的苏醒指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黄疸患者除T1外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黄疸患者中使用右美托嘧啶能稳定血流动力学,对苏醒质量影响小,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黄疸 右美托嘧啶 全身麻醉 苏醒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究他巴唑对治疗甲亢患者的疗效,能在后续治疗甲亢患者的过程中合理高效使用他巴唑。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随机选取来医院就诊的80例甲亢患者,并将其分为各40例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丙硫氧嘧啶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则采取他巴唑药物进行治疗。一段时间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后续的不良反应。结果通过两种不同药物的治疗,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测。实验组的FT3、FT4、TSH值与对照组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并且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采取他巴唑药物治疗的患者康复率以及不良反应率均好于采取丙硫氧嘧啶药物治疗者,值得在甲亢患者治疗过程中推广。

  • 标签: 他巴唑 丙硫氧嘧啶 甲亢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基硫氧嘧啶联合甲状腺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3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甲状腺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丙基硫氧嘧啶联合甲状腺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就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基硫氧嘧啶联合甲状腺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丙基硫氧嘧啶 甲状腺片 甲状腺功能亢进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右美托嘧啶辅助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对镇静镇痛的影响分析右美托嘧啶用于术后镇痛的可行性。方法30例全麻患者随机分成舒芬太尼右美托嘧啶镇痛(D-S)组和舒芬太尼镇痛(S)组两组,观察术后1h、6h、24h、48h的镇痛VAS评分、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1h,6h血氧饱和度。结果D-S组1h、6h、24hVAS评分低于S组,48h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D-S组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高于S组(P<0.05),血氧饱和度轻微降低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嘧啶辅助由于术后镇痛可提高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减少术后躁动,提供良好的镇静,无明显呼吸抑制,可以辅助用于术后镇痛。

  • 标签: 右美托嘧啶 辅助药 术后镇痛
  • 简介:磺胺间甲氧嘧啶(Sulfamonomethoxine)为磺胺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感染,可防治猪弓形虫和鸡住白细胞虫等感染.磺胺类药物疗效快、经济实惠,曾被广泛用于畜牧生产中,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药物残留意识的增强,残留检测工作迫在眉睫.本文介绍了猪肌肉组织中磺胺间甲氧嘧啶药物残留的测定方法、结果及回收率.

  • 标签: 磺胺间甲氧嘧啶 药物残留 磺胺类药物 肌肉组织 住白细胞虫 残留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丙基硫氧嘧啶用于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的疗效及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 2016年 4月 ~2020年 1月期间收治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孕妇共 60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治疗研究。依据孕妇及家属治疗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样本量均为 30例。对照组接受予以相应饮食健康指导及孕期保健措施,观察组接受丙基硫氧嘧啶治疗。对比两组孕期指导、治疗 4周后甲状腺功能指标及分娩结局差异。结果:经治疗 4周后,观察组 TSH指标较对照组提升显著, FT4、 FT3、 TT3指标较对照组均有不同幅度降低, P<0.05;且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妊娠期综合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丙基硫氧嘧啶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中的应用,可在有效改善产妇甲状腺功能基础上,提升分娩质量,有效维护孕妇及胎儿健康安全,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丙基硫氧嘧啶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1例二氢嘧啶酶(dihydropyrimidase,DHP)缺陷症患儿的DPYS基因的致病性变异。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测序,确定变异位点,用Sanger测序法对变异位点进行验证。结果患儿携带了DPYS基因c.1468C>T(p.Arg490Cys)和c.1339-1363del(p.Val447fs)复合杂合变异。结论DPYS基因c.1468C>T和c.1339-1363del复合杂合变异可能是患儿的致病性原因,致病变异的检出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

  • 标签: 二氢嘧啶酶缺陷症 DPYS基因 复合杂合变异 高通量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二氢嘧啶酶缺陷症患儿进行基因变异分析,探讨其可能的分子遗传学病因。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确定致病基因,并用Sanger测序进行验证。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患儿的DPYS基因存在第5外显子c.905G>A(p.Arg302Gln)纯合变异,父母均为c.905G>A(p.Arg302Gln)杂合变异携带者。结论DPYS基因c.905G>A纯合变异可能是该家系患儿的致病原因,致病变异的检出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

  • 标签: 二氢嘧啶酶缺陷症 DPYS基因 基因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联合卡泊芬净治疗烧伤创面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8例烧伤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按照其用药的差异,将参与实验的患者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并将其分别定义为对照组(为40例患者)以及研究组(为58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药物对患者的烧伤创面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应用磺胺嘧啶银以及卡泊芬净两组药物结合的方式对患者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用药结束后,研究组浅度烧伤与深度烧伤患者创面的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其临床疗效明显高出对照组患者许多,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磺胺嘧啶银联合卡泊芬净治疗烧伤创面临床疗效较好,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缩短其创面的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磺胺嘧啶银 卡泊芬 烧伤创面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建立5-氟尿嘧啶(5-Fu)在小鼠肿瘤组织中的分析方法,并用于考察5-Fu控释植入剂在小鼠肿瘤组织的分布。方法荷瘤小鼠瘤周植入分别由PLGA50/50和PLGA75/25为载体制备的5-Fu控释植入剂,RP-HPLC测定小鼠肿瘤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结果肿瘤组织中5-Fu的线性范围为0.5~15.4μg·g-1,准确度为97.5%~104.0%,提取回收率为81.9%~88.3%,日内RSD均〈2.0%,日间RSD均〈7.6%。以PLGA50/50、PLGA75/25为载体的5-Fu控释植入剂在荷瘤小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9、15d;Cmax分别为3.79、2.83μg·g-1;AUC分别为41.15、43.50(μg·g-1)×d。结论该分析方法可用于5-Fu在肿瘤组织中的分布行为研究,2种载体的5-Fu控释植入剂均能维持小鼠肿瘤组织中较长时间的药物分布,延长药效作用时间。

  • 标签: 5-氟尿嘧啶 控释植入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肿瘤组织分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手术中缓释氟尿嘧啶对大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以供临床治疗大肠癌给予参考。方法以2009年2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大肠癌患者62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根治性手术后使用氟尿嘧啶联合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并保留,实验组患者植入缓释氟尿嘧啶,患者手术后4周内开始化疗,观察比较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肠癌患者手术中置入缓释氟尿嘧啶可以降低患者的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2年生存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大肠癌 氟尿嘧啶 缓释氟尿嘧啶 复发 生存率
  • 简介:5—氟脲嘧啶(5—Fu)作为S期抗代谢化疗药其抗肿瘤作用尤其是对大肠癌化疗作用已为国内外学者所证实,但其副作用也不允忽视,本文报道45例大肠癌患者进行术前肠系膜下动脉插管化疗,其中26例5—Fu、顺铂和丝裂霉素,对照组19例以环磷酰胺代替5—Fu。结果显示5—Fu组6例出现腹痛,4例出现腹泻和便血加重,其中2例手术时

  • 标签: 插管化疗 氟脲嘧啶 大肠癌化疗 肠系膜下动脉 肠癌患者 化疗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氟尿嘧啶药泵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医院接收的运用氟脲嘧啶药泵治疗的肿瘤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患者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最终患者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P<0.05)。结论: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采用费尿嘧啶药泵治疗的肿瘤患者管理中,可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依从性,减少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氟尿嘧啶药泵 恶心呕吐 护理措施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对白内障手术中应用5-氟尿嘧啶联合肝素,了解其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6月-2019年10月间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中,选取78例做为此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观察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使用浓度为 0.2mg/ml的5-氟尿嘧啶和肝素20u/ml的 BSS 作为眼内灌注液,而对比组患者在术中只使用常规的BSS 作为眼内灌注液。观察术后患者晶状体后囊混浊情况并进行评分。结果:经过对术后患者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观察及随访,发现实验组患者晶状体后囊混浊情况恢复情况要优于对比组,组间出现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5-氟尿嘧啶联合肝素 后发性白内障 抑制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范围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研究对象选择接受该时间区间内在哈尔滨市第二医院进行治疗的甲亢患者。研究对象人数为68例,分配原则为根据患者治疗顺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34例。具体的治疗内容以治疗药物作为区分标准。对照组使用丙硫氧嘧啶一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甲巯咪唑一类药物治疗。观察结果比较内容分别针对两组的治疗有效性以及药物的肝功能损伤情况完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更高,且肝功能损伤程度更轻,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丙硫氧嘧啶 甲巯咪唑 甲亢 使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亢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的治疗效果。方法:以对照组和实验组区分46例甲亢患者,每组23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甲巯咪唑能够更好地调节甲亢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且对肝功能损伤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丙硫氧嘧啶的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

  • 标签: 甲巯咪唑 丙硫氧嘧啶 甲亢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氟尿嘧啶协同紫杉醇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效果。方法:76例晚期胃癌患者,用电脑生成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分别予以氟尿嘧啶、氟尿嘧啶配以紫杉醇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和化疗毒性反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各种毒性反应发生率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晚期胃癌治疗中氟尿嘧啶协同紫杉醇化疗方案的运用,可强化临床治疗效果,且不会提升毒性反应发生率。

  • 标签: 疗效 晚期胃癌 氟尿嘧啶 紫杉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