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3 个结果
  • 简介:市法学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绿色发展共享发展法律保障理论研讨会”6月5日在天津大学召开。全国政协社法委副主任吕忠梅到会作专题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法学会会长散襄军出席并讲话。天津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平致辞。散襄军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指明了方向。环境与资源保护问题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全体人民的生活福祉。法学会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开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理论研究、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 标签: 环境与资源 资源保护法 法学会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市人大常委会
  • 简介:在新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新闻发布会的运作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媒体环境。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发布的特点和规律,借助和依托新媒体技术优势进行新闻发布。在研究新媒体给党委新闻发布带来的机遇和党委新闻发布应确立的理念基础上,探索新媒体环境下提高党委新闻发布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媒体 党委新闻发布 途径
  • 简介:国内恐怖极端主义发展态势严峻和阿富汗北部局势不稳是中亚地区面临较高的"伊斯兰国"威胁的内外环境背景因素。"伊斯兰国"威胁在中亚地区的主要表现包括,"伊斯兰国"中亚籍人员数量不断增加;高职位军人和政治人物受到"伊斯兰国"的影响;社交网站是"伊斯兰国"向中亚进行宣传和招募人员的主要途径。目前,中亚面临的来自"伊斯兰国"的现实性威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回流的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参加"伊斯兰国"军事行动的中亚籍人员,二是和中亚国家相邻的阿富汗北部地区的"伊斯兰国"力量渗入中亚南部地区。其中与阿富汗相邻的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面临的来自"伊斯兰国"渗入的威胁风险较高。

  • 标签: 中亚地区 “伊斯兰国” 恐怖极端主义 阿富汗
  • 简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已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作为微媒体最活跃体验者的大学生,微媒体不仅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还深刻地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利用微媒体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发挥微媒体平等化、社群化、个性化的优势,并结合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特点,通过搭建微平台、强化微管理及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来拓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 标签: 微媒体 核心价值观 培育
  • 简介:文章通过对公益性民间妇女组织的实证研究,从政策空间、公益生态环境、妇女组织间合作、参与者四个层面分析影响公益性民间妇女组织发展的主要因素,探寻组织发展的行动策略。研究发现,公益性民间妇女组织发展面临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法律政策空间存在张力、公益领域性别意识不足、妇女组织合作有待机制化以及女性组织人才流失等方面。在应对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公益性民间妇女组织充分发挥能动性,创新行动策略,包括探索本土化经验、扩大组织影响力、多方整合资源以及凝聚参与者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组织未来的发展路径。

  • 标签: 妇女组织 民间组织 公益 影响因素 行动策略
  • 简介:衡量良好的人大工作环境是否形成的标准,一要看社会各界对人大的认识是否到位。二要看人大在履行法定职权上是否有效作为,三要看根本政治制度是否真正发挥出应有功效,四要看人大工作者对从事人大工作是否具有足够的信心。五要看人民群众是否信服并能有序参与人大工作。

  • 标签: 人大工作 工作环境 县乡 根本政治制度 法定职权 有序参与
  • 简介:分析台湾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第一次政党轮替前这一威权体制时期下的环境抗争与政府回应的阶段性变化表明:1980年至1987年的环境抗争主要以自力救济为主,使用围堵和身体暴力等较为传统的抗争手法,这一时期政府对环境抗争的回应采取了较为克制和容忍的态度,因而环境抗争也较能取得成功;解严后,环境抗争进入一个爆发期,集会游行成为这一时期主要的抗争形式,政府也一改过去对环境抗争的容忍态度而转向强力压制。但压制的效果却是使环境抗争进一步反弹上升;在1992年以后,政府更依赖于法律来处理环境纠纷和因应环境问题,逐渐形成地方化和例行化的抗议处理风格,环境抗争亦走向温和化和常态化,发生暴力的可能性也大为降低。台湾经验对于大陆的启示在于:一方面在面对环境抗争时应当尽快建立制度化和法制化的因应方式;另一方面应认识到包括环境抗争在内的社会力本身也可以成为制度和法治发展的动力。

  • 标签: 环境抗争 威权体制 社会秩序 政府回应
  • 简介:"泰州天价环境公益诉讼案"作为一起典型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例,虽然一定程度上存在"能动司法"之嫌,但从环境公益诉讼和环境侵权的视角看,该案在新《环境保护法》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解释》尚未实行之时,通过积极释法为社会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在提供了主体资格认定上的支持,发挥了环境执法司法联动机制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作用,对环境侵权的因果关系认定和举证责任分配合理,对环境侵权责任数额的认定及责任的执行方式方面具有创新性。同时该案也提供了很好的制度启示,即必须建立环境公益专项基金,完善环境损害评估机制,才能更有效地发挥环境公益诉讼的环境保护功能。

  • 标签: 环境公益诉讼 环境侵权 环境损害赔偿 环境修复
  • 简介:我国未来民法典分则侵权责任编应该增加破坏生态侵权责任的规定。新增的破坏生态侵权责任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与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在数人环境、生态侵权中,应该扩大连带责任的适用范围。除严格比例因果关系下适用按份责任外,其他数人环境、生态侵权应该适用连带责任。在企业法人等环境、生态侵权案件中,有过错的特定个人与该法人承担连带责任。环境、生态侵权诉讼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保护范围不同,是两种不同的制度,环境、生态侵权责任较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责任应优先受偿。

  • 标签: 破坏生态侵权责任 连带责任 直索责任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 简介:近年来,高校环保社团在为青年环保志愿者提供机会和平台、为环保事业的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带动和提升群众的环保意识、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较大作用。新《环境保护法》实行之后,高校环保社团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社团建设,提高服务社会能力;争取各方支持,积极有效开展活动;关注国家环境信息及现状,监督政府及环保部门依法行政;开展环境公益诉讼,依法共同为改善环境“并肩战斗”。

  • 标签: 新环境保护法 高校 环保社团
  • 简介:船舶溢油事故往往会导致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对于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赔偿,中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中仍存在许多不明确之处,在司法实践中也争议不断。随着中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索赔主体产生了新的认识和争议。根据《修正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1992年议定书》对"污染损害"定义的发展过程,详细分析司法实践中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评估标准以及索赔方应承担的举证责任。

  • 标签: 船舶油污损害 海洋环境恢复措施 合理恢复措施
  • 简介:海区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政府市容环境综合治理情况的汇报.指出,要加大市容环境投入力度,加快推进综合整治,重点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巩固“四清一绿”工作成果;要创新体制机制,以小区、村街、居委会等平台为依托,建立“层层传导、级级负责、人人参与”的新型管理格局,

  • 标签: 环境综合治理 区人大常委会 市容环境 静海 人民政府 投入力度
  • 简介:县域政治生态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成长的外部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成长过程具有一定影响.转型期,落后政治文化遗留、选任机制存在弊端、基层党员干部精神懈怠、利益纽带、关系失衡以及权力集中等一系列新旧问题相互交织,导致县域政治生态系统存在恶化趋势,县域政治生态不良成为基层党员干部成长的现实障碍.考察县域政治生态不良的影响因素,通过搭建文化体系建设平台、完善基层党员干部任用机制、探索党性教育行动路径、推进县域政治生态法治化和县域政治改革创新、治理“一把手”综合症状等方式,从源头上重构廉洁县域政治生态,为基层党员干部成长搭梯.

  • 标签: 县域政治生态 基层党员干部 成长路径 法治化
  • 简介:近日,环保部印发《'十三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提出,'十三五'时期将构建起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规范体系、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比性。2016年底前,完成338个地级以上城市1436个国家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事权上收。还提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

  • 标签: 体系构建 全国统一 生态环境监测
  • 简介:数据时代对人们的带来巨大变化,个人信息电子化、网络互联共享、网络挖掘技术、个人活动网络化以及物联网技术对个人信息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个人隐私信息逐渐透明化。笔者认为,要从树立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严打"涉个人信息"违法犯罪、培育信息安全审计评估体系、制定数据共享特殊保护规则等方面着手,全面加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

  • 标签: 大数据 个人信息 安全 隐私保护
  • 简介:随着科技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不断改变,其中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获取资讯的方式已经从传统报纸、广播、电视逐渐向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方式转变。在新媒体视野下,人们受到各种各样信息的冲击,因此应该加强自身思想建设。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要结合时代发展,运用现代化的新媒体宣教方式发展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这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非常重要,在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人们的思想建设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需要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的马克思主义,需要我国科研人员集中力量,结合实际情况,以实践为基础,大胆进行理论创新。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新媒体环境 大众化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地区原有的产业结构已发生变化,但新兴产业对原有的农业生产有诸多影响,导致近年来污染土地、水源的案件屡见不鲜,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身体健康等方面均造成不利影响。修订后的环保法今年开始正式实施,文章结合我国农村环境现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对策。

  • 标签: 农村 环境保护 环保法 环境法学
  • 简介:采用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素质经济一致性系数、偏离度指数及人居环境指数对广东各地市劳动力人口地理分布、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演变以及人居环境影响等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1)广东各地市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与素质经济一致性系数数值相约、所处类别相近,体现出人口地理分布及其素质二者与经济发展的相对一致性。(2)人口集聚及素质水平与经济集聚相一致情况偏少,而不一致情况有扩大趋势。经济发展带来劳动力人口分布及文化素质水平变化在珠三角、东西两翼及山区呈现分异格局。(3)区域内部劳动力人口集聚、素质水平与经济发展偏离情况,珠三角地区先升后降,东西两翼则先降后升,而山区则持续升高。(4)计算人居环境指数表明,珠三角地区、东西两翼各地市基本处于一般适宜地区,而山区各地市则全部处于临界适宜地区,自然环境决定了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

  • 标签: 劳动力分布 一致性 偏离度 人居环境
  • 简介:考察我国环境犯罪的刑罚体系,可以发现适用最普遍的当属有期徒刑和罚金刑。判处环境犯罪被告人有期徒刑存在重刑化倾向,判处其罚金刑也因为刑法没有规定具体的数额、比例或倍数,加之在司法适用中判处数额较低,从而难以对环境犯罪被告人起到威慑效果。在对环境犯罪刑事处罚趋于轻缓化论证后,应当秉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的刑罚轻缓化理念,完善现有的刑罚措施,包括限制自由刑的适应范围、明确罚金刑的具体适用方式等,并增设新的资格刑和非刑罚处罚措施,从而科学地选择环境犯罪刑事制裁方式,理性建构环境犯罪刑罚新体系。

  • 标签: 环境犯罪 刑事制裁 刑罚轻缓化 罚金刑 资格刑 非刑罚处罚措施
  • 简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是通过运用行政权力介入环境影响评价,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在我国一直是中央与地方的共同职权。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权限的划分过程中存在着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恣意扩权的现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这种划分审批权限的职权并没有得到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甚至国务院的决定等的确认与认可。而且,从管理效能的角度来看,中央政府在掌握大量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权限的同时并不能很好地实现监管。从审批权限划分方式上来看,将审批权限划分列入法律看似提高了这些规范的法律位阶,更具权威性,但这种法律位阶思维却给环境保护实践操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依照宪法关于中央与地方职权划分中具体划分与一般划分相区别的规定,对采取具体行政措施的权力的划分应由国务院作出。

  • 标签: 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 央地关系 职权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