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铝合金表面稀土转化膜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能,特别是稀土铈的化合物毒性很低,作为传统铬酸盐处理方法的有效替代,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铝合金表面形成的稀土转化膜中往往存在裂纹,从而对膜的性能造成不利影响,对裂纹的产生原因和改善方法的研究还不多。

  • 标签: 稀土转化膜 铝合金 后处理工艺 钼酸盐 开裂 耐蚀性能
  • 简介:镀槽中含NiSO4.7H2O28,NaOAC18g/L,HOAC3mL/L,稳定剂1.6,润滑剂2,(LaCePr)2(SO4)33—5,Nd2(SO4)33-5mg/L,在80±2℃和PH4.5—5.0的条件下,得到含稀土金属的镍-磷化学镀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镀层的形态和结构,并与单纯的镍-磷镀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少量的稀土金属可提高沉降率,改进镀槽的稳定性,使晶粒变细,并使化学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 标签: 镀槽 镀层 磷化学 化学镀 稀土金属 稳定剂
  • 简介:出口价格十年降了46%合理利用率只有10%2006年的首季,对于中国稀土界来说似乎是个看见价格曙光的季节,从中国最大的稀土企业——包钢稀土高科的销售报表中可以看出2月份,氧化镧203的价格已经达到2300元/吨,低镨碳酸铈已达到2290元/吨,分别高与去年同期的1902.55吨/和2150元/吨的价格。全国30种稀土产品平均出口价格价格均由所提高,然而这个价格只能说是表面的曙光,

  • 标签: 出口价格 稀土企业 研发能力 下降 稀土产品 氧化镧
  • 简介:研究了Nd(naph)3-Al(i-Bu)3(naph=环烷酸)催化降冰片烯(NB)与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共聚反应催化剂组成、反应温度和催化剂浓度等对共聚物产率的影响。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方法研究了共聚物的组成.用凝胶渗透色谱分析了共聚物分了量及分子量分布,并从凝胶渗透色谱说明了共聚物为唯一组成。研究表明:Nd(naph)3-Al(i-Bu)催化剂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可合成分子量分布较小的三元共聚物。

  • 标签: 环烷酸钕 三异丁基铝 降冰片烯 苯乙烯 丙烯酸丁酯
  • 简介:采用稀土偶联剂、硅烷及钛酸酯偶联剂对氢氧化镁的表面改性,考察了用量、温度、时间对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采用粘度法、表面活化度等指标对改性效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稀土偶联剂对氢氧化镁的改性效果较其他二者好,并确定了最佳改性时间、温度及稀土最佳填充量。把稀土改性氢氧化镁填充到PE中,通过对流变曲线分析,表明表面处理体系有较好的流动性和加工性能。SEM观察表明,经表面处理体系的粒子分散性比未经表面处理体系的粒子分散性要好。

  • 标签: 氢氧化镁 稀土偶联剂 表面改性 LLDPE 加工性能
  • 简介:本文主要研究添加微量稀土La2O3对Li2O-Al2O3-SiO2微晶玻璃晶相组成,显微结构,抗折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微量La2O3有利于Li2O-Al2O3-SiO2微晶玻璃中的主晶相β-锂辉石发育成完整的柱状,板状晶体,提高了微晶玻璃的抗折强度。

  • 标签: 稀土La2O3 LI2O-AL2O3-SIO2 微晶玻璃 结构 性能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