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6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世界范围的环境污染饮用水的污染对人体健康所带来的影响通过媒体宣传及人们的切身体验,已经逐渐被人们所认识,饮用水的质量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问题而日益受到关注。目前,国内很多地方饮用水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氯气(Cl2)和重金属离子污染是饮用水污染中主要的污染物。C12是现阶段饮用水中最常用的消毒剂,可以有效控制细菌,但是因加Cl2而产生的卤代物会对人体有致癌作用,许多欧美国家已经对饮用水中的余氯含量进行了严格规定;同样,饮用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如砷(As)、锑(Sb)、铅(Pb)会对人体的皮肤、血液、肝脏和小孩的智力发育产生很强的副作用,甚至有致癌的风险。进而,人们希望有一种能去毒除害、保留有益、恢复水的自然品质等健康的饮用水。因此,在国内外许多家庭直饮水机的净化滤料的组成中,都离不开铜-锌(Cu-Zn)合金KDF滤料。作为一种去除水中余氯、重金属、抑制细菌藻类繁殖的高效滤材,KDF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 标签: 饮用水水源 KDF 重金属离子 展望 应用 环境污染
  • 简介:应用乙烯基醚基和氢氧基的加成反应性,制备超高纯度且超低黏度的新型液态环氧树脂取得成功。这些环氧树脂彻底地解决了超低黏度缩水甘油醚型树脂固有的含氧问题,实现了杂质氯为0。并且这些树脂的固化物,克服了环氧树脂本质上的缺陷-硬和脆,而具有优良的柔软强韧性。其次,这些树脂具有水溶性,可控热分解性生物分解性所固有的特性,可以确认其应对环境问题的适应性。

  • 标签: 液态环氧树脂 超高纯度 黏度 评价 合成 生物分解性
  • 简介:以氧化锡(SnO2)、五氧化二铌(Nb2O5)和三氧化二锑(Sb2O3)粉末为原料,通过无压固相烧结技术制备了SnO2基导电陶瓷,研究了Nb2O5单掺杂Nb2O5—Sb2O3双掺杂SnO2基陶瓷的电导率和热膨胀性。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试样物相结构进行了袁征。研究发现,当Nb205掺杂量为14%(摩尔分数,下同)时,SnO2基陶瓷800℃的电导率达10.51S/cm;在此基础上,当Sb2O3添加量为2%时,500℃的电导率达1.61S/cm。SnO2-Nb2O5基陶瓷的热膨胀系数随Nb2U掺杂量的增加而降低,Sb2O3的添加使SnO2基陶瓷的热膨胀系数增大。X射线衍射仪分析结果表明,Nb2O5能均匀分布在SnO2粉末中,形成稳定的固溶体;Sb2O3的添加不利于Nb2O5形成稳定的固溶体。

  • 标签: SnO2基陶瓷 电导率 热膨胀系数
  • 简介:报道了采用温控氢电弧法制备C60C70。未须纯化,采用透射电镜可直接观察到C60C70的微观晶体结构。虽然该法产量较低,但为制备C60C70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标签: C60及C70 氢电弧法 透射电镜
  • 简介:采用热台偏光显微镜对2种组分不同的煤沥青升温至550℃的中间相的形成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2种煤沥青中间相的形成过程存在差别,原生喹啉不溶物(PQI)对中间相的形成有明显的影响。PQI控制着中间相小球的成核,而且控制着中间相小球的融并。高PQI煤沥青中间相的形成有成核、长大、融并的过程,到550℃左右时复球解体形成域型结构和镶嵌型结构并存的沥青炭。低PQI煤沥青在升温初期没有发现中间相小球,随着温度的升高,在熔融沥青边缘处迅速出现沟槽状结构,并迅速扩展至整个平面,形成流线型沥青炭结构。

  • 标签: 中间相 热台 偏光显微镜 煤沥青 喹啉不溶物
  • 简介:采用热注入法成功制备出三元AgInS2和四元Ag—Zn—In—S量子点,物性测试得到AgInS2量子点的发射峰为701nm,Ag—Zn—In—S量子点的发射峰593nm,即Ag-Zn-In—S量子点的发射峰相对于AgInS2量子点发生了蓝移,AgInS2和Ag—Zn—In—S量子点都表现出了较长的荧光寿命,分别为169ns和162ns,结合生物组织光学窗口范围限制,相对Ag—Z—In—S,AgInS2量子点更适用于生物标记。

  • 标签: AgInS2 Ag—Zn—In—S 量子点 纳米材料 荧光
  • 简介: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HF酸水溶液中使纯钛表面生成结构致密有序的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考察了阳极氧化电压和阳极氧化时间对Ti02纳米管阵列形貌的影响,讨论了TiO2纳米管的形成机理。采用复阻抗谱方法,测量了获得的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在不同湿度下的电阻一电抗曲线和相位角一频率曲线,由此分析得到,试样的等效电路由2个RC并联回路串联而成,并拟合出等效电路各元件的参数值,说明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表面对湿度变化有较好的响应。

  • 标签: 阳极氧化 TIO2 纳米管阵列 湿度 复阻抗分析
  • 简介:结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分析结果,对现有纳米材料的毒性和环境安全性研究以及材料制备交叉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特别就具体应用到电气电工等领域的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进行了论述,指出对于纳米毒性研究的深入还必须把纳米材料本身特性作为重点,将医学毒理研究和材料科学交叉作为未来深化研究的发展方向,指出纳米材料制成器件的安全性未必就是负面的,还需要进行深入长期的考察。

  • 标签: 纳米 毒性 特性 趋势
  • 简介:超细钴粉一般是指平均粒度小于2μm的钴粉。主要综述了超细钴粉的制备方法,分析了Umicore公司(上海百洛达公司)、OMG公司、Eurotungstene公司、南京寒锐公司和金昌长庆公司等国内外公司生产的超细钴粉产品的性能和应用特点,并展望了超细钴粉的发展。

  • 标签: 超细钴粉 制备方法 研究现状
  • 简介:在国际国内碳纤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国内潜在的碳纤维应用市场牵引仍然是带动国产碳纤维产业蓬勃发展的源动力。在国内潜在应用市场前景牵引下,国内碳纤维企业如何通过研发与产业技术的提升来提高和稳定碳纤维质量,降低碳纤维生产成本,加快推动国产碳纤维应用研究和市场开发,达到能够替代应用的质量与成本要求,已成为国产碳纤维产业化制备的核心问题。但是,在T300级水平上,我国能够持续、

  • 标签: 质量稳定性 产业技术 碳纤维 提升问题 市场竞争 生产成本
  • 简介:用SOL-Gel法制备了纳米级的CuO-SnO_2气敏粉体;运用DSC-TG、XRD、TEM、比表面积、EDS等分析手段对不同热处理温度和不同配比浓度的粉体进行了表征,为制作高性能的气敏元件建立基础。

  • 标签: 气敏材料 CuO-SnO_2 纳米粉体 表征
  • 简介:瑞士技术研究院开发了一种低费用、高效的纳米颗粒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催化剂,可应用于环氧化反应。环氧化物是生产许多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和医药的关键中间体。与传统的环氧化催化济相比,这种催化剂可大大提高转化率。它们基于相同的材料,但产生副产物很少,同时更高效和更稳定。

  • 标签: 市场导向 纳米技术 应用 瑞士技术研究院 石化 环氧化反应
  • 简介:近日,经过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三大公司标准化主管部门有关专家审查,热传导液、润滑油过滤性测定法、合成烷基苯磺酸钙清洁剂、柴油喷嘴法等33项石油化工行业新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石化标委会)确定在今年制定或修订,其中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25项。

  • 标签: 石油化工行业 行业标准 中国 行业管理
  • 简介:采用均匀共沉淀法制备了荧光黄含量不同的一组荧光水滑石(MgAl-LDHs—C20H12O5),研究了其晶体结构、外观形貌、荧光性能、表面官能团热稳定性。X射线衍射(XRD)图谱显示少量荧光黄的加入没有影响水滑石的结晶性能,荧光水滑石具有典型的水滑石特征峰;扫描电镜(SEM)图片显示采用均匀共沉淀法制备的荧光水滑石是片层状结构,荧光黄均匀地吸附在水滑石片层表面;荧光水滑石样品在470nm波长光激发下的荧光发射光谱(PL)显示荧光水滑石在500-600nin间出现了1个黄光发射峰,其荧光强度与其中荧光黄的含量有关,荧光黄的含量要适中,过高或过低均影响样品的荧光性能;热重分析(TG)曲线表明荧光类水滑石的热稳定性比纯荧光黄提高很多;红外光谱(IR)显示荧光水滑石含有水滑石和荧光黄的特征官能团。

  • 标签: 均匀共沉淀 荧光 水滑石 结构 性能
  • 简介:采用多孔吸声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吸声降噪手段,简单介绍了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原理、吸声性能的评价参数吸声材料的种类特点。综述了多孔吸声材料的制备工艺应用现状,介绍了工业固废在吸声材料方面的应用,同时提出了吸声材料的研究发展方向和趋势。

  • 标签: 多孔材料 吸声材料 制备工艺 炉渣 粉煤灰 煤矸石
  • 简介:以三氯化铝和叠氮化钠为原料,利用复分解反应法在温度为650℃条件下反应3h,成功地制备出呈灰白色粉末的一维单晶氮化铝纳米材料,通过对样品进行XRD、TEM和SAED测试,结果表明,样品为表面光滑的长直形圆柱状六方结构的氮化铝,直径为50nm左右,长度在几个微米以上,晶格常数分别为a=0.268nm,c=0.498nm;AlN紫外吸收谱的研究表明,AlN样品在202nm处具有一个尖锐吸收峰,其对应禁带宽度值约为6.14eV,并采用气-固(VS)生长机理、择优取向原理对一维单晶纳米线的生长进行了解释。

  • 标签: 一维氮化铝纳米线 特性表征 生长机理 择优取向
  • 简介:针对现有刚柔复合式路面裂缝反射预防材料高温软化、低温断裂的缺点,以沥青材料的高温软化点和低温延度为指标研发了适用于防治裂缝反射的有机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试验(FTIR)和差示扫描热(DSC)试验探究了有机添加剂对沥青官能团的影响和裂缝反射预防材料在工作环境下温度变化对热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板带拉伸试验深入分析了裂缝反射预防材料的抗拉和抗变形能力。结果表明,裂缝反射预防材料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够满足在高温施工不软化流淌、低温环境受拉不断裂的要求;两种高分子材料加入到沥青中形成了有利于提高材料延展性和降低温度敏感性的基团;同时,裂缝反射预防材料在辅助以玻纤布后具有了与强力材料相同的弹性变形阶段、强化阶段、屈服阶段和缩颈阶段,其抗拉与抗变形性能可以在刚柔复合式路面中发挥良好的裂缝反射预防功效。

  • 标签: 道路工程 复合式路面 裂缝反射 结构表征
  • 简介:一、全球二次电池市场发展总况预测1.全球二次电池市场发展总况从二次电池的销量来看,Avicenne的数据显示,1990年以来,除铅酸电池之外的其他二次电池市场[指镍镉电池(NiCD)、镍氢电池(NiMH)、锂离子电池(Li—ion)和液流电池(FlowBattery)、钠硫电池(NAS)等其他二次电池]销量增速很快,1990年总销量约420.5万kWh,到2012年即增长到4016.2万kWh,增长了9.55倍。

  • 标签: 二次电池 锂离子电池 市场发展 数据显示 镍镉电池 铅酸电池
  • 简介:为了提高超细铜粉分散性、均匀性抗氧化性,采用几种化学还原法工艺分别制备了铜粉,通过反应现象探讨了温度、还原剂、添加剂葡萄糖预还原对铜粉性能的影响,利用SEM、粒度仪对铜粉形貌、粒径进行观察,并进行相关机理分析,确定了化学还原法制备超细铜粉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在温度为70℃时,添加分散剂PVP和抗氧化剂BTA,以甲醛-水合肼为复合还原剂,结合葡萄糖预还原法制备的铜粉具有抗氧化性强、粒径分布区间窄、几乎无团聚等优点。此工艺不仅体现了葡萄糖预还原的有利影响,还明显克服了单一还原剂的缺陷,所制铜粉质量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分散性 化学还原 复合还原剂 粒径 分布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