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6 个结果
  • 简介:利用斑纹限性品种在蚕期分辨雌雄,实现雌雄分养,提高饲育质量,提高雌雄分辨的正确性,进而提高蚕种质量。在目前蚕种场用工年龄普遍偏大的情况下,极具推广价值。

  • 标签: 家蚕品种 斑纹限性 蚕种生产 应用
  • 简介:蚕桑生产基地建设必须重视市场风险和蚕病风险;建立风险意识体系;优质高产生产技术体系;省力化生产经营体系;检疫体系是降低基地建设风险的措施。

  • 标签: 蚕桑生产 基地建设 风险性 预防措施 检疫体系
  • 简介:去年腊月二十七日,一把无情的大火焚毁了大竹县妈妈乡北斗村九社苏家木桥湾一排房屋,六户人家不同程度受灾,受灾最为严重的一户,房屋、家具荡然无存.在各级党政及群众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受灾户并不因此悲观丧气,他们不等不靠,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除搞好农业生产外,看准蚕桑生产这一骨干经济产业,全力以赴抓蚕桑.新年伊始,他们一改走亲串门的习

  • 标签: 生产自救 大竹县 蚕桑生产 大火 经济产业 农业生产
  • 简介:广西恭城县是全国生态示范县,在全国小有名气。而作为全县农业的支柱产业——水果业,既是全县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又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如何发挥现有水果的优势,淘汰劣势品种,增加农民收入,发挥地域优势,已迫在眉睫。

  • 标签: 水果业 生产现状 恭城 农民收入 地域优势 生态示范县
  • 简介:丝绸业是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并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论述了在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科学技术创新日新月异,贸易自由化已成为必然趋势的新形势下,丝绸业的生产、贸易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

  • 标签: 世界 丝绸生产 丝绸贸易 发展趋势 贸易自由化 纺织工业
  • 简介:针对凤山县蚕业生产的落后现状,分析原因,找出差距,提出了今后凤山县蚕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 标签: 凤山县 蚕业生产 现状 对策 广西
  • 简介:<正>为了弄清目前我区桑蚕茧的生产成本,笔者最近在本县蒙江镇的几个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均较高的养蚕重点户作了初步调查,分析其成本及构成,公斤茧成本0.067公顷,(亩桑)成本和投入与产出比等.旨在反映现行蚕茧收购价是否合理,供决策部门参考.1调查的内容和范围桑蚕生产包括种和养,环节较多,分析成本及其构成,蚕茧生产的各项经济指标,蚕茧价格是否合理,必须先确定成本及收入的范围.

  • 标签: 桑蚕茧生产 初步调查 种桑养蚕 蚕茧收购 投入与产出 蚕粪
  • 简介:潼南是四川省重庆市的蚕茧生产基地县之一.该县的蚕茧产量1979年突破2000吨后,又以平均每年5%的速度增长,于1982年突破2500吨大关.但从1983年到1992年10年间,蚕茧产量一直在2250—2750吨(表1)之间徘徊.1993年,该县的蚕茧生产出现了全面的滑坡.笔者对滑坡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简述于后.

  • 标签: 蚕茧生产 养蚕 蚕茧质量 蚕茧产量 1993年 1992年
  • 简介:自治区农业厅于1999年元月6日在贵港市召开了全区蚕桑生产计划会议,会期两天。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我区各地、市、县农业局(蚕业站、各地、市、县蚕种场负责人、区蚕业指导所代表,以及区农业厅科仪公司代表,共77人。区农业厅经作处何彬处长主持了会议,会上区农业厅吕志?..

  • 标签: 广西 蚕桑 生产计划 贵港市 生产经营 产量
  • 简介:广西的蚕业生产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去年年产茧量名列全国第八位,有的县市已步入规模生严,有14个县市年产鲜蚕茧500吨以上,其中宜州市投产桑园已达1458公顷,年产茧2025吨,居全区之首。14个县市年产茧1.38万吨,占垒区1.84万吨的75.13%,有48个村公所年产茧50吨以上,

  • 标签: 蚕业生产 适度规模 中国 广西 宜州市 发展
  • 简介: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尤其是粮、棉、蔬菜、水果等价格的上升,蚕茧价格的比较优势更加不明显,这对蚕桑生产的稳定,带来了较大负面影响.因此,发展蚕桑生产,要走低成本,高效益,低污染,高标准,低能耗,高产出的发展思路.在生产上就是一方面提高茧丝绸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就是加大蚕桑副产品的开发和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广无公害蚕桑生产.

  • 标签: 循环经济 经济发展模式 蚕业生产 蚕桑生产 经济效益 资源消耗
  • 简介:该乡今年采取六条过硬措施发展蚕桑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抓认识到位。该乡立足抗灾增收,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主题,把抓好蚕桑生产作为发展今年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今年2月组织60多名村、社干部到本县沿码乡考察学习蚕桑规模化生产,在4月又组织村、社干部50多人到蚕桑生产产业化取

  • 标签: 蚕桑生产 营山县 农村经济 产业化 显著成效 考察学习
  • 简介:南宁地区发展桑蚕业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在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中,突出蚕业生产,充分发挥优势,根本转变桑蚕业生产的滞后状况,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实际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改革开放的精神为指导,探索桑蚕生产发民思路,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提出对策研究,以期桑蚕行业健康发展,为振兴南宁地区农业经济作出应有贡献。

  • 标签: 南宁地区 蚕业 现状 发展对策
  • 简介:今年初,县委县府工作会议已明文提出,蚕桑生产是振兴我县农村经济的第四根支柱产业。我县蚕桑生产1990年发种79459张,产茧1985875公斤,蚕农收入茧款1820万元。这样的发展速度,与江津的地理、气候、劳动力、社会经济等资源很不相称。因此,县委、县府要求,到1995年,发种16万张,产茧8万担,2000年,发种25万张,产茧

  • 标签: 蚕桑生产 联合办学 农村经济 支柱产业 栽桑 养蚕人
  • 简介:文章阐述了广东蔬菜种植业清洁生产模式,论述了通过蔬菜节水灌溉、物理控害设施、重复利用废弃物、控制肥料配比和面源污染控制来实现清洁生产的策略与方法。

  • 标签: 广东省 蔬菜产业 清洁 生产模式
  • 简介:阳春市1974年起种桑2.19hm2,生产蚕茧1.67t,总产值0.31万元.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全县仅有桑地面积23.8hm2,产茧14.2t,总产值3.6万元.改革开放象春风吹绿了祖国大地,象春雨滋润了阳春桑园,改革开放给广大农村治贫致富奔康带来了好政策.阳春县委、县政府一贯注重发展蚕桑生产,1980年成立"阳春县蚕桑办公室",提出"甘蔗、蚕桑加母猪"致富的口号,1984年全县桑地面积达到770.4hm2,生产蚕茧717.34t,产值238.16万元,成为省10大蚕桑生产基地县之一.

  • 标签: 选种 生产技术 资金投入 服务工作 蚕桑 生产
  • 简介:1发病特征及危害血液脓病俗称高节蚕,系感染细胞核多角体病毒所致,传染途径为食下传染及创伤传染,发病多在3龄~老熟,尤以5龄中后期最为严重。本病属亚急性传染病,小蚕感染后经3~4天发病死亡,大蚕经4~6天发病;外温高时病程加快。

  • 标签: 血液型脓病 家蚕 防治 原因 发病特征 核多角体病毒
  • 简介:为加快新建果桑园投产见效速度,笔者2013年在我市柏垭果桑示范园对果桑摘芯快速养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养成了主干和一支干两级树干,且主干直径达3cm以上,一支干直径达1.5cm以上。现将主要技术要点分述如下。

  • 标签: 技术 果桑 养型 摘芯 试验示范 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