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4 个结果
  • 简介:“渝黔绿茧”是家蚕特殊用途新品种,属于天然绿色茧。以贵州省大量推广的“贵蚕1号”为对照,对该品种进行区试。通过对催青、龄期经过、结茧率、死笼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茧色以及产值等多项指标的调查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渝黔绿茧”品种的茧丝成绩已经达到常规家蚕品种实际生产水平,其产值远高于普通家蚕品种,其茧色为淡绿色,可促进地方民族家蚕业发展。

  • 标签: 家蚕品种 渝黔绿茧 区试 茧质成绩
  • 简介:通过对3个实验室饲养的两广二号、桂蚕N2、华康2号茧丝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测试,并对单茧平均茧丝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及其茧内变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广二号、桂蚕N2、华康2号的单茧平均茧丝断裂强力均值分别为11.057cN、11.195cN、11.848cN,差异显著;茧内茧丝断裂强力变异分别为24.963、17.589、21.909,差异显著;单茧平均茧丝断裂伸长率分别为24.560%、25.692%、25.537%,差异显著;茧内茧丝断裂伸长率变异均值分别为18.865、16.789、17.430,差异不显著。

  • 标签: 茧丝 断裂强力 断裂伸长率 变异系数
  • 简介:<正>目前,我县蚕业生产常用漂白粉消毒,虽然其消毒效果较好,但漂白粉化学成份不稳定,容易分解失效;而且是大包装,不便于农村千家万户养蚕需要。梧州市第二化工厂生产的优氯净,其化学成份较稳定,而且是小包装,比较适合农村养蚕所需。为此,我们在农村设区应用优氯净作养蚕消毒试验。现将初试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优氯净(梧州二化厂生产),二级漂白粉(百色化纤厂生产)供试养蚕品种“桂夏二号”(邕宁县蚕种站生产)

  • 标签: 优氯净 蚕业生产 应用试验 漂白粉消毒 死笼茧 消毒效果
  • 简介:用桑树害虫的虫口叶饲养家蚕,从3龄起每天4次给桑叶,其中两次喂虫口叶。其饲养结果表明:正常叶区对4龄结茧率。4龄健蛹率和茧层量1991年分别在93%、81.7%、0.42克以上;1992年分别在89%、82%、0.43克以上。而虫口叶区1991年分别在80%、69%、0.39克以下;1992年分别在76%、68%、0.4克以下。可见用虫口叶养蚕,不仅降低茧丝质,而且增加了蚕的发病率,降低了蚕体质。

  • 标签: 虫口叶养蚕 生长发育 茧丝质影响
  • 简介:为加快繁育推广高品质茧丝新蚕品种"芳·绣×白·春",我场于2014年秋季进行了试繁试验。结果显示,新蚕品种"芳·绣×白·春"具有孵化好、发育齐、食桑旺、健康好养、种茧品质高、蛾体健、雄蛾活泼交配性能好、繁育系数高等特点。

  • 标签: 新蚕品种 “芳·绣 × 白·春” 试繁试验
  • 简介:桑叶产量的高低,叶质的优劣,关系到蚕造的稳定和单位面积的收益。如何在提高桑叶产量的同时,采取措施改善叶质是实现桑蚕生产稳产高产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们结合大田生产进行了桑树摘(艹远)对桑叶产量和质量影响的试验,收到了予期的效果。

  • 标签: 桑叶产量 试验调查 桑蚕生产 叶质 单位面积 蚕品种
  • 简介: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前身是广东省农业厅家蚕原种场、广东省蚕种繁殖试验场、广东省丝绸公司蚕种繁殖试验所、广东省丝绸集团蚕种繁殖试验所,2004年经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核定变更为现名,并加挂广东省蚕业产品检测中心牌子,是广东省唯一一家集蚕、桑良种繁育及蚕业科学研究与开发、蚕种质量检验检疫、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等于一体的财政厅一级预算农业科研事业单位。

  • 标签: 新技术推广 蚕业科学 广东省 中心工作 展望 蚕种繁殖
  • 简介:桑叶全程消毒能够从源头杀灭家蚕微孢子虫,杜绝食下传染,是预防家蚕微粒子病的重要措施。长期以来,我场使用漂白粉液进行桑叶消毒。漂白粉在使用过程中溶解不充分、沉淀多,对环境污染大,同时存在有效氯容易散失、渗透性差、释放不彻底等缺点,影响消毒效果。次氯酸钠是一种广谱消毒剂,对家蚕微粒子有很好的消毒效果,对家蚕病毒病、真菌病等病原亦有强大的杀灭效果。同时次氯酸钠具有无沉淀、渗透性强、环境适应性广等特点。

  • 标签: 家蚕病毒病 沉淀多 蚕微粒子 消毒药物 微孢子虫 杀灭效果
  • 简介:选育和栽培适于直栽、无需嫁接的桑树高产一代杂交桑组合,是业界永恒的追求目标。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四川从广东、江苏和广西引进了大量的杂交桑种在生产上栽培。结果,由于杂交桑叶片较薄,养蚕叶片萎凋快,尚需大肥水管理,在四川大部分桑园盆地条件下,

  • 标签: 粤桑11号 杂交桑 试验初报 栽培 三倍体 肥水管理
  • 简介:近几年来,晚霜发生较为频繁,2004、2007、2009年的3、4月都出现了晚霜,使湖桑育71—1的桑芽遭受了程度不同的冻害,对蚕桑生产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湖桑育71—1与过去的湖桑32号相比,发芽时间早,叶形大,叶肉厚,产量高,叶质好,目前,该品种已经成为如皋等县(市)推广应用的当家品种,尤其是如皋的蚕桑生产10个重点镇,推广面积已达90%以上。

  • 标签: 湖桑育71—1 晚霜 冻害 剪伐 试验 调查
  • 简介:引进沙2×伦教109杂交桑品种,作为湖羊饲料进行开发,为方便种子的存储和随时播种的需要,进行了杂交桑籽不同冷藏时间对其发芽率的影响试验

  • 标签: 杂交桑籽 不同冷藏时间 发芽率
  • 简介:用“四号蚕宝素”进行小批定点与普遍应用试验.结果:①对夏秋蚕的病毒性软化病及细菌病有抑制作用.在“北面”试区,用药户比不用药户的产茧量多30%左右;在“中部”试区,凡添食“四号蚕宝素”的蚕农都比历年产茧量有所提高,而未添食的,蚕在五龄第五、六天就死亡70%.②对中肠型和血液型脓病无防治效果.③在添食过程中,用酒作添加剂的效果明显优于用水作添加剂的试验.

  • 标签: 蚕宝素 添食 大面积生产 试验初报 病毒性软化病 蚕病
  • 简介:近年来,乐至县夏秋蚕主推品种为两广2号,该品种抗高温暑热,蚕病少,农民易养,深受农民欢迎,但该品种茧形较小,产茧量低,影响农民收入。为探索抗暑少病且产茧量高的夏秋蚕品种,2014年夏蚕期,我县将川山×蜀水与两广2号进行了小区试验和农村养蚕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1试验材料试验品种。川山×蜀水,四川省南充蚕种场提供。

  • 标签: 夏秋蚕品种 农村试验 农民收入 养蚕试验 小区试验
  • 简介: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通过对快速养型技术与常规养型方法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肥水充足且重施N素肥(N:P2O5:K2O=12-13:5:5),快速养型技术与常规养型方法在投产第一年的春季发芽率、产叶量、条长及条粗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同时扼要介绍了快速养型技术的要点、操作关键及注意事项。

  • 标签: 嫁接桑苗 快速养型 常规养型 比较试验
  • 简介:西南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苏州大学在2012年利用引进的细纤度育种材料0801、0802育成高品质茧丝蚕品种蜀绣×渝春,该品种丝质优良,适宜缫制6A级以上的高品位生丝,满足高品位生丝的需求,但存在蚕茧颗粒小,单产、繁殖系数较低的不足之处,为充分利用高品位茧丝品种的优良特性,提高其单产和繁殖系数,与健康性好、纤度较细的夏秋品种夏芳、秋白组配成四元杂交组合芳·绣×白·春,该组合充分利用了0801、0802的高品位细纤度茧丝特性,夏芳、秋白的强健性特性,同时克服了原杂交品种蜀绣×渝春、夏芳×秋白繁殖较难的问题。

  • 标签: 蚕品种 强健性 茧丝 比较试验 品质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简介:1988年从西南农大引进“四号蚕宝素”进行原蚕添食试验.结果:88年晚秋批7532品种比对照增产7.43—7.81%,932品种比对照增产9.84—13.49%.两添药区以50倍区比70倍区增产大.89年夏季批,932品种比对照区增产3.50一8.97%,也是50倍区比70倍区增产大.两批添药区茧层量比对照提高1.90—8.92%,以晚秋批932品种提高显著.两批茧层率比对照略有提高,为0.05—2.92%.晚秋批虫蛹统一生命率,7532试区比对照提高5.83—7.30%;932品种试区与对照几乎无差异.

  • 标签: 蚕宝素 添食 原蚕 932品种 试验初报 对照区
  • 简介:应用热烟雾机在桑园分别喷60%敌畏·马(EC)、40%敌畏·辛硫磷(EC)、20%辛硫·灭多威(EC)三种农药,进行杀虫试验,结果表明:具有一定的治虫效果,可提高施药的功效。

  • 标签: 不同农药 热烟雾机 桑园害虫 防治效果
  • 简介:根据“蚕壮宝”内含Fe、Mn、Zn、Mo、B等微量元素及氨基酸成份的特点,我们对四至五龄的原蚕进行了添食试验,以了解此添加剂对原蚕种茧产量、蛹体生命率、羽化率、产卵量、不良卵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蚕添食“蚕壮宝”后,克蚁产茧量增加9.00~14.6%,死笼率最高降低3.5个百分点,蛹体生命率提高3~7个百分点,克蚁制种量增加5.47~16.86%,不良卵率降低1.65~4.25个百分点。

  • 标签: 原蚕 添食“蚕壮宝” 克蚁产茧量 死笼率 蛹体生命率 克蚁制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