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9 个结果
  • 简介:蓖麻蚕属多食性绢丝昆虫,它除了主食蓖麻叶子外,还喜食木薯、樗树、马桑、红麻、扁蓄以及蒲公英、鸟桕、鹤木、向日葵等40多种植物的叶子。其中养蚕价值高,开发资源丰富,能大面积种植,并已在部分省区用于生产的有蓖麻、本薯、马桑、樗树、扁蓄等几种作物。现分述如下:

  • 标签: 蓖麻蚕 马桑 樗树 饲料类型 养蚕效果 种植
  • 简介:自八十年代开始推广杂交桑养蚕以来,近年已在粤赣等省地大面积推广应用,而我省(浙江)只在局部地区进行试点。因杂交桑具有育苗方法简单、投资省、见效快、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但对我市(江山市)的气候环境是否适宜,尤其是养蚕效益如何,尚不了解。为此在91年春期和早秋期我们对杂交桑嫁接桑分别进行了养蚕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供试桑品种,杂交桑系广东的塘10×伦教109;嫁接桑为湖桑类。均为三年生桑树

  • 标签: 杂交桑 对比试验 养蚕效益 春期 秋期 湖桑
  • 简介:1990年以来,我县进行了蚕病预测预报及防病技术的探索研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991年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了蚕病测报和防治配套技术的内容及方法,促进了养蚕单产和效益的提高。现将1991年我县主要蚕病测报防治配套技术研究情况简介如下:一、主要蚕病的检测技术(一)微粒子病。为了超前掌握各季饲养的蚕种是否代毒或超毒,就必须早作检测,才能避免壮蚕期爆发微粒子病。一是,催青期抽检蚕卵,各季蚕种催青中,在蚕胚子发育至反转、点青期分别抽取不同场别,不同品种、不

  • 标签: 蚕病 微粒子病 蚕种催青 中肠型脓病 蚕期 浓核病
  • 简介:丰利镇九河村农民郭秀成1998年前承包耕地种植西瓜,1998年看准蚕茧生产优势,特别是养蚕辛苦时间短、受气候因素影响比种植西瓜小、蚕茧市场销路相对稳定的优点,利用自己承包的土地发展蚕桑生产.由于家中只有他一个劳力(妻子是医院的护士,小孩在上学),几年来,利用西瓜大棚进行养蚕,引入企业管理的理念,雇人进行蚕桑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西瓜 大棚养蚕 种植 利用 气候因素 蚕茧
  • 简介:蚕天然抗菌物质是一种具有广谱杀菌作用的混合物,其制备方法通常分为热激法和超声波诱导法。经研究证实,经此方法制备的熟蚕粉可开发成治疗人类乙型肝炎、阴道毛滴虫等疾病,也可用于蚕桑生产上防治微粒子孢子以及用于饲料添加剂,用于养猪、养鸡等养殖业,有望解决饲料业无抗问题。

  • 标签: 家蚕 天然抗菌物质 乙型肝炎 阴道毛滴虫 饲料添加剂
  • 简介:嘉陵区是传统的丝绸之乡,种桑养蚕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有5个市级蚕桑基地乡镇,是南充五大优质蚕茧基地之一。2009年以来,嘉陵区依托"东桑西移"和"蚕桑百万工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稳步推进蚕桑产业发展。截止2014年嘉陵区有桑园2万余亩(1333.3hm2),年产茧123万kg,蚕茧总产值4140万元。

  • 标签: 嘉陵区 蚕桑基地 东桑西移 种桑 省力化 小蚕共育
  • 简介:蚕种冷藏、浸酸处理,环节多,技术性强,工作量大,时间较为集中,日浸酸数量有时可达数万张之多,冷库难以按各地用种计划浸酸供种,有时还因农村用种计划减少,浸出蚕种需进行再冷藏.

  • 标签: 再冷藏 冷浸种 普通孵化率 胚子发育 江苏省 蚕种冷库
  • 简介:提高桑园产出是稳定蚕桑产业基础的重要措施,实践中通过多种形式来达成这个目标。例如采取“6215”栽桑模式间作马铃薯、榨菜、黑花生等,重庆铜梁间套金钱草、四川阆中间套沙参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利用桑园半阴半阳的环境种植半夏等中药材也是不错的选择。

  • 标签: 中药材 桑园 半夏 技术 优势 套种
  • 简介:近年来绿盲蝽在宜春的桑树上有危害程度逐渐加重的趋势,尤其是在棉麻混栽区.研究该虫在宜春的生活习性和危害特点,有助于对症下药,适时防治.

  • 标签: 桑园 绿盲蝽 发生特点 防治
  • 简介:在几千年的蚕丝生产中,应用常规杂交技术育出了千百个家蚕新品种,为蚕丝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无疑地,它还将在今后的育种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常规杂交育种技术的局限性,积极开发包括种间杂交在内的家蚕育种新技术,乃是进一步发展蚕丝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家蚕(蚕蛾科)和蓖麻蚕(大蚕蛾科)属不同科昆虫;家蚕蓖麻蚕杂交(超远缘杂交)的研究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目前,有关蚕的种间杂交研究尚处初始阶段(Deodikar等,1977;钱惠田等,1981;张果,1986)。蚕类

  • 标签: 杂交试验 大蚕蛾科 家蚕育种 常规杂交育种 蚕丝业 同工酶谱
  • 简介:细蚕共育在广东蚕区兴起已有二十年的历史。如何认识细蚕共育对广东养蚕业的影响?认真总结二十年来广东细蚕共育的正反经验,对今后巩固、发展广东的蚕桑生产是有益的。本文就这些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广东细蚕共育的历史及现状。早在1972年,广东蚕区已兴起细蚕共育。七十年代初,细蚕共育开展得最好的是化州县,细蚕共育率达90%以上。1975年省蚕业主管部门为了推广细蚕共育,在化州县那务镇举办了第一次全省细蚕共育培训班,推广化州县办好细蚕共育的经验。1976

  • 标签: 化州县 蚕业经营 蚕区 正反经验 养蚕技术 产茧量
  • 简介: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个行业内部都存在着扩大经营的需求。对于养殖行业来说,融资行为的进行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困难。文章针对养殖行业融资过程当中的困难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养殖行业 融资困难 诚信 贷款
  • 简介:选原种工作担负着繁育良种和保持品种种性的双重任务,鉴于原原种、原种繁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我省一直把原原种、原种作为资源来统一管理.保持品种的优良生产性能,延迟品种使用年限,充分发挥蚕品种资源的效益和作用,是提高蚕茧单产和质量的关键,是蚕业管理部门和选原种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

  • 标签: 品种性状 良种繁育 科学技术
  • 简介:六十年代通过人工饲料的研究,已查明蚕所需要七大类营养物质中,空气居首位,为什么?因空气涉及到蚕儿的呼吸代谢,特别是大蚕期为最,所以多年来农村中存在养蚕丰产的谚语:“小蚕要火,大蚕要风”,说明空气对蚕的重要性,否则会影响蚕儿的呼吸代谢,亦即影响蚕儿的体质。要

  • 标签: 蚕儿 呼吸代谢 大蚕期 小蚕 人工饲料 胸节
  • 简介:2010年3月16日,重庆市蚕桑站组织部分区县蚕业生产、经营、管理单位负责人赴广西考察学习。考察组一行5人先后参观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横县蚕种场、横县校椅镇李有亿的益民蚕业服务部、上林县蚕业指导站、

  • 标签: 广西壮族自治区 蚕业生产 流通体制 考察学习 管理单位 技术推广
  • 简介:为了简化养蚕设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养蚕效益,蚕业界的科技工作者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大蚕室外棚架育、地蚕育和简易蚕台育等饲育方法,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些方法未经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我县从事蚕桑生产的科技人员,经多年在生产实践中反复摸索、试验、比较,将大蚕简易蚕台进行了技术改进:蚕台增加接沙层,可随时漏排蚕沙,改善了蚕儿的生长发育环境,减少了蚕病的发生;蚕台用篾条制作,也可用桑条、黄荆条、玉米秆、高梁秆等制作,达到了取材广泛、制作简易、经济实用的效果。1992年,“大蚕简易蚕台改进推广”项目课题组在我县白龙镇、广坪乡(指现行行政区划建制,下同)等地进行了简易蚕台育的试点、示范,以及全具较大面积的推广,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标签: 大蚕 简易蚕台 改进与推广
  • 简介:施用除草剂,我国早在30年前(20世纪60年代末),就已开始施用于大农业生产,几十年来,取得了不少经验和防治效果.近十年来,我省也应用于桑园,效果十分明显.它是一种投资小、见效快、持效久、效果好、省工节肥、简便易行的除草举措.既可杀灭杂草地上部的茎、叶,又能灭其地下的根、幼芽、种子,对快速抑制杂草的出土或生长、减少肥水争夺、增加产量、改善叶质,均有重要意义.尤其中、低产桑园效果更佳,一般可节肥25~40%,除草效果达80~90%以上.现将其施用技术简述如下,供作参考.

  • 标签: 桑园 除草剂 使用技术 灭草机理
  • 简介:文章主要概述纺织企业的管理和创新措施,用以提升纺织企业的效率,使纺织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标签: 纺织企业 管理 传承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