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应用对青海省内虫草蝠蛾幼虫2年的调查资料,通过对丛生指标I、聚块性指标M/M、平均拥挤度M、扩散指标Iδ、聚集系数C和聚集度指标CA的测定,阐明了虫草蝠蛾幼虫空间分布格局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种群基本成分的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并符合负二项式理论分布型。

  • 标签: 虫草蝠蛾幼虫 空间分布型
  • 简介:鹏,男,汉族,1933年6月生,2013年10月逝世,甘肃省康乐县人。195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生物学系。1956-1960年赴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生物土壤学系攻读生物科学副博士研究生学位。1961年以后,一直在内蒙古大学从事生态学、草原生态学方面的教学工作,讲授植物群落学,草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草原生态保护等课程,并长期坚持致力于内蒙古草原生态结构、生态功能及草原保护问题的研究,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受到学术界及有关部门的好评。。

  • 标签: 草原生态学 生态学家 生态系统结构 草原生态保护 西北大学 生态功能
  • 简介:据草地资源最新调查,海西州现有天然草地1191.77×10^4hm^2,退化草地752.58×10^4hm^2,因草地所在地区立地条件的差异和该区域草地所受的自然、人为因素影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退化草地在全州的分布格局也不尽相同。本文结合海西州草地资源调查数据,就海西州天然草地退化面积及退化程度进行了统计和比较。

  • 标签: 海西州 退化草地 分布格局
  • 简介:开发利用“旁树”落叶石蒙沂,张鸿昌,路兴发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一、基本情况我省“六、五”期间,有各类草食牲畜2000多万头只,由于饲草,饲料不足等原因,年死亡牲畜约150万头只。目前,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情况大有好转,但仍有近80万头弱畜死亡①...

  • 标签: 林业研究所 草食牲畜 开发利用 榆树叶 叶石 营养成份
  • 简介:翅滨藜是美国中西部地区优良饲料灌木树种。本文在分析原产地和青海高原各不同生态区域生态气候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定位引种试验,采用模糊优先比的方法,划分出了青海高原引种翅滨藜的适宜区域。

  • 标签: 四翅滨藜 引种 区划
  • 简介:基于遥感(Remote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System,GPS),即3S技术,应用面向对象的自动分类与人机交互分类结合判读方式,以SPOT、TM影像为背景,结合地面调查样地及历史资料,准确获得岗巴县草原类型空间分布现状图件及统计数据。根据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岗巴县草原总面积为365222.89hm2,占岗巴县国土面积86.94%。该县草原类型共划分4个草原大类、6个草原亚类、21个草原型。各类草原类型面积最大为高寒草原类,占总草原面积58.66%;其次是高寒草甸类,占38.61%;第三位是高寒草甸草原类占2.56%;低地草甸类面积最少,占0.18%。该县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面积为3809.91hm2,占该县草原面积的46.36%,其中草原退化面积31.44%;草原沙化占12.96%;草原盐渍化占1.96%。草原畜牧业是该县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科技与政策支持是恢复草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对策。

  • 标签: 3S技术 草原资源 分布现状
  • 简介:本文运用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影像数据、能源消耗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依据土地利用碳源/碳jr-理论,结合区域实际特点,利用碳排放系数法和能源消耗法对准格尔旗的土地利用碳排放量进行估算,并进行时序变化特征分析。并引入碳排放风险指数指标,采用普通克里格方法,结合运用GIs对准格尔旗碳排放风险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碳排放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13年间共增长了872.62万吨,其变化经历了个阶段。(2)建设用地和耕地是主要的碳源,林地和草地是主要的碳汇,二者的碳排放(吸收)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建设用地的碳排放量对碳排放总量的贡献最大,并且与研究区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3)从空间上看:碳排放风险指数在不断增大,碳排放风险为负的区域在慢慢减少,碳排放风险为正的区域越来越大,碳排放风险指数值处于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准格尔旗薛家湾镇、沙圪堵镇和大路镇,大多都为城镇用地,碳排放风险指数值处于较小区间的区域,主要为远离城镇的地方及周边的一些林地和水域。

  • 标签: 土地利用 碳排放 空间格局 准格尔旗
  • 简介:通过对以小冠花为代表的种豆科植物种子进行发芽及破除休眠试验,将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作为发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1)在标准萌发条件下,种豆科种子的发芽率随着千粒重的增大而增大,表现为苦豆子>刺果甘草>小冠花>沙打旺;(2)种豆科种子在标准萌发条件下发芽情况均不佳且硬实作用明显,其中小冠花、刺果甘草尤为突出;(3)经过擦皮和98%浓硫酸处理过后的种豆科种子发芽率与发芽指数均显著提高。

  • 标签: 豆科种子 休眠 萌发 萌发指标
  • 简介:配套”建设是畜牧业稳定发展的根本途径张成(黄南州畜牧局)实现高原畜牧业稳定发展,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切实抓好草原基础建设,改变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抗灾保畜能力,走建设养畜、科学养畜的路子。具体地讲就是要在牧区大力开展以定居为中心,围栏、畜棚、种草相配...

  • 标签: 畜牧业生产 黄南州 牲畜总增率 张成 河南县 饲草料
  • 简介:利用生物技术方法,对红豆草、苜蓿、百脉根和鹰嘴紫云英进行花药培养及茎尖、茎段的组织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苗且移栽成功。同时对无根苗直接移栽土壤中刺激生根,得到了满意的结果。通过多个品种和30多种培养基的试验,筛选出最适的各类培养基。为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牧草育种和快速繁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花药培养 组织培养 培养基 豆科牧草
  • 简介:以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物种数为研究对象,采用样线法和样地法两种取样方法,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物种数空间分布特点及其与不同取样方法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物种数在不同样方间的变化为4-17种/m^2。样线法取样时平均物种数为9-10种/m^2,空间变化的结构比随样线长度的增加整体呈减小的变化趋势,分形维数在样线长度为1500m时最小,采用样线法取样时样线长度应该在1500m-2000m比较适宜。样地法取样时平均物种数为11-12种/m2,样地法取样时结构比随样地面积的增加呈先增加后稳定的变化趋势,分形维数随样地面积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样地取样面积在6400m^2-8100m^2比较适宜。样地法取样会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获得荒漠草原物种数空间分布信息,更能够全面地反映荒漠草原物种数空间分布特点。

  • 标签: 荒漠草原 短花针茅 空间异质性 取样方法
  • 简介: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东坝乡“黑土型”退化草地上补种了披碱草(ElymusnutansGriseb)、老芒麦(E.sibiricusL)、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L)和中华羊茅(Festucasinensiskeng)种牧草,补种当年均处于营养生长,不能完成生育期,第二年平均每公顷产干草6839kg-9407kg,适应性强,越冬性良好,是改良“黑土型”退化草地的优良牧草。

  • 标签: “黑土型”退化草地 禾草 补种 适应性
  • 简介:用病毒灭毛剂等种杀虫剂进行室内灭杀草原毛虫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病毒灭毛剂稀释100倍的灭效为100%、500倍的灭效为95%;杀灭灵稀释100倍时灭效为91.5%,来福灵稀释100倍的灭效为87.5%.病毒灭毛剂灭效最好,敌杀死次之,杀灭灵和来福灵均较差.病毒灭毛剂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生物药剂,充分利用和推广病毒灭毛剂对草地植被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草原毛虫 病毒灭毛剂 敌杀死 杀灭灵 来福灵 室内药效试验
  • 简介:2016年8月19-23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青海大学、青海省草原总站承办的第届(2016)中国草业大会暨草产业展览交易会在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的6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受到了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畜牧总站和青海省农牧厅的大力支持。

  • 标签: 中国畜牧业协会 西宁市 草业 青海省 青海大学 交易会
  • 简介:21纪以来,短短的15年,我国草产业经历了三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裂变式振兴。第一次振兴是国家生态保护建设的需求,第二次振兴是国家奶品质量安全的需求,第三次振兴是国家农业结构转型的需求。三次振兴不仅跃现了草产业的战略地位和国家需求,而且迈出了从小农经济附属产业向现代集约化、专业化产业的强健步伐。

  • 标签: 草业发展 附属产业 战略地位 草原建设 生态保护 饲草料
  • 简介:子王旗科研基地是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草原畜牧业科技成果中试转化的重要平台。基地位于乌兰察布市子王旗中南部,具有荒漠草原和农牧交错带典型的地域代表性。依托国家发改委、农业部下达的旱生牧草原种繁育基地项目于2001年建设。2004年,注册成立内蒙古多赛特种羊场。现为农业部旱生牧草原种基地、国家外专局引智基地、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业研究中心乌兰察布分中心、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鸟兰察布试验站、内蒙古大学教学科研实训基地、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试验基地、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草原畜牧业示范培训基地。

  • 标签: 内蒙古大学 中国科学院 四子王旗 科研基地 试验示范 农牧业
  • 简介:2016年7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七届次全委会在呼和浩特召开:会议深入学习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并邀请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杨文志对此次会议精神进行了详细解读。

  • 标签: 科学技术协会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 四次 中国科协 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