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了湖北神农架产金银花花蕾中27金属元素的含量。其中13金属元素V、Cr、Mn、Fe、Cu、Zn、As、Se、Mo、Ag、Cd、T1、Pb等采用普通模式检测,14金属元素Li、Be、B、Mg、Al、Co、Ni、Ga、Rb、Sr、Te、Ba、Bi、U等采用碰撞/反应池技术(CCT)模式测定,以消除样品溶液中潜在的干扰。实验条件下,Co、Ni、Cr、Zn、Se、Mo、Ag、Pb等8金属元素未检出。方法检出限Fe为9.789ng/mL、Cr为2.691ng/mL,Zn为1.803ng/mL,B为2.076ng/mL,Mg为1.977ng/mL,Al为3.024ng/mL,Ni为1.824ng/mL,其它元素为0.003~0.921ng/mL,精密度的RSD为0.146%~7.627%,加标回收介于90.0%~110.0%之间。

  • 标签: 金银花 金属元素 ICP-MS 碰撞/反应池技术
  • 简介:2011年3月10日,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在北京组织有关专家对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承担的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叶用沙棘良种转化应用”(合同号2008GB23320431)进行了验收。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阅了有关资料,经质询和讨论,认为该项目提供的验收材料完整、翔实;管理规范,资金使用符合有关规定。项目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各项任务,验收组专家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 标签: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水利部 叶用型 应用 良种 沙棘
  • 简介:2004年7月25~26日,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主持召开了由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承担的”叶用沙棘育种研究”成果鉴定会。鉴定会由水利部国科司陈明忠副司长主持,水利部国科司科技处和水利部综合事业局的有关负责人也出席了会议。鉴定委员会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黄铨研究员任主任委员,

  • 标签: “叶用型沙棘育种研究” 成果鉴定会 内蒙古 区域化试验
  • 简介:在Askola、Hergo和Leikora三个德国沙棘品种的浆果中,根据不同采集时间来测定其可溶性固形物,糖,有机酸,黄酮醇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用以提供一个更为完善的浆果成熟期内沙棘品质变化的情况。沙棘浆果成熟期内主要有机酸是苹果酸(1940-4660mg/100g),奎宁酸(810~2820mg/100g),维生素C(180~370mg/100g)和柠檬酸(90~160mg/100g)。在这3个沙棘品种中所有有机酸的浓度在成熟过程中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而其糖类如葡萄糖(0.26~2.10g/100g)和果糖(0.14~0.54g/100g)在3个品种中成分变化略有不同。所有3个沙棘品种维生素C浓度在成熟过程中呈现下降趋势。含有的主要黄酮醇是异鼠李素(350-660mg/kg),槲皮素(30~100mg/kg)和山奈酚(2-5mg/kg)。在3个沙棘品种中黄酮醇浓度在成熟过程中显示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主要类胡萝卜素是玉米黄素(30~150mg/kg),β-胡萝卜素(3~50mg/kg)和β-隐黄质(5~19mg/kg)。基因对类胡萝卜素的收集和类胡萝卜素的形态都有影响,但在3个沙棘品种成熟期间类胡萝卜素浓度呈现增加趋势。在成熟期间抗氧化剂的分类表现出不同的组成变化,最大浓度也出现在不同的收获期。

  • 标签: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品种 成熟期 有机酸
  • 简介:通过对蒙古沙棘亚种优良品种与中国沙棘亚种优良类型F1代雄株的变异特性分析,建立了选择优良单株的标准,为叶用沙棘选择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沙棘 叶用型 F1代 雄株变异特性 选优标准
  • 简介:在半干旱区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九成宫基地,从蒙古沙棘亚种和中国沙棘亚种杂交子代雌株群体中选择出3株杂种优势显著的优良单株。它们兼有母本和父本的优良性状:生长适应性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明显超过双亲,果实产量高,营养品质好,棘刺较少。以杂雌新品系营造半干旱区生态经济沙棘林,会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 标签: 半干旱区 蒙古沙棘亚种 中国沙棘亚种 杂交子代 优良单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