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益气除痰法结合化疗药物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益气除痰中药结合化疗药物治疗,对照组为化疗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在中医症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改善和肿瘤客观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外周血细胞检查上,治疗组和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

  • 标签: 中医药疗法 益气除痰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目的:评价我院住院患者尤其是长期住院、反复感染及重症感染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及其临床用药情况。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并结合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基础疾病、细菌学培养结果、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值、疗效、肾功能情况等),对我院ICU2007年1月~2011年12月间86例患者共298例次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ICU住院患者应用万古霉素的总有效率为79.07%;合理使用率44.19%,基本合理使用率34.88%;药物利用指数(DUI)为0.66。血药浓度监测首次达标率45.35%。出现6例不良反应,其中2例为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我院ICU住院患者万古霉素的使用基本合理,其血药浓度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剂量,实现个体化给药,减少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万古霉素 血药浓度监测 用药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2组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及HRV指标。结果2组治疗后室性早搏(室早)总数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全程NN间期的标准差(SDNN)、SDNN指数、全程每5min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部相邻NN之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NN之差〉50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高于治疗前,QT离散度(QTd)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参松养心胶囊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可明显改善心律失常及HRV,对预防心源性猝死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心力衰竭 慢性 室性心律失常 心率变异性 参松养心胶囊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以及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及IL-6的水平的临床关系研究。方法选取从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取血测定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IL-6的含量;采用彩超进行常规检查颈动脉内斑块的情况,分析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及IL-6的水平变化对颈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结果实验组的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及IL-6的水平均比对照组高,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斑块不同稳定性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及IL-6的水平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敏C反应蛋白及IL-6水平与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呈正相关。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及IL-6的水平均增高,并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有关系,多种因素联合导致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动脉斑块 血脂 超敏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 简介:目的:研究保留腮腺咬肌筋膜对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的作用。方法:在26例腮腺良性肿瘤术中23例保留腮腺咬肌筋膜,3例未保留腮腺咬肌筋膜,术后6个月~2年定期随访,通过碘-淀试验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23例保留腮腺咬肌筋膜手术者,无感觉不适,碘-淀试验阴性。3例未保留腮腺咬肌筋膜者有1例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碘—淀试验阳性。结论:在腮腺良性肿瘤术中保留腮腺咬肌筋膜能有效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

  • 标签: 腮腺 筋膜 味觉出汗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对照组单纯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化疗前后常规给予注射用盐酸昂丹司琼8mg静脉滴注止吐。两组连续化疗2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94例患者可行疗效评价,观察组近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及腹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9和8.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可提高疗效及生存质量,减少化疗的毒副反应。

  • 标签: 鸦胆子 胃肿瘤 FOLFOX4方案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 简介: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及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水平,以利于对烧伤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及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而诊断明确的烧伤住院患者111例,分为脓毒症组(36例),局部感染组(39例),对照组(36例)。各组患者在入院后24~48h内取外周静脉血2ml,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外周血CRP、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脓毒症组在恢复期(治疗1周后)复查。结果脓毒症组CD64、CRP表达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和对照组(P<0.01),局部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CD64≥43.20%、CRP≥91.85mg/L、白细胞计数≥11.05×109/L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1.50%为阳性标准,4种指标的敏感性分别为88.90%、86.10%、83.30%、88.90%,特异性分别为88.00%、88.00%、70.60%、77.30%。脓毒症组+局部感染组CD64与CRP呈正相关(r=0.458,P<0.01)、与WBC、Neu%无相关性(r=0.175、0.218,P>0.05),脓毒症组在恢复期CD64及CRP表达水平下降,与初期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未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初期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4.19、8.75,P<0.01)。结论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的表达水平及CRP的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烧伤感染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观察其治疗前后水平变化,对判断感染程度、治疗效果的评价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烧伤感染 CD64 CRP 脓毒症 流式细胞仪
  • 简介:目的探讨曲美布汀联合金双歧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5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曲美布汀联合金双歧治疗;对照组26例,单用金双歧治疗,疗程均为1周。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症状改善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均有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曲美布汀联合金双歧治疗IBS优于单用金双歧。

  • 标签: 曲美布汀 金双歧 肠易激综合征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106例拟接受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化疗同时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仅给予化疗。化疗方案(NP):长春瑞滨25mg·m-2,d1、8静脉滴注;顺铂25mg·m-2,d1~3静脉滴注,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2组患者中,治疗组在近期疗效、卡氏评分、控制疼痛及不良反应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NP方案联合中药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稳定,能提高近期临床疗效,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复方苦参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长春瑞滨+顺铂 化疗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与经济效益.方法将胆总管结石患者263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一期缝合组132例和T管引流组131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输液量、术后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日及费用、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一期缝合组术后输液量、术后住院日、住院费用、恢复正常工作时间均明显少于T管引流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一期缝合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76%,明显低于T管引流组的45.80%,且术后切口感染和胆漏的发生率分别为3.79%、4.55%,低于T管引流组的9.92%、12.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2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要优于T管引流,且无T管引流相关并发症之虞,可视为安全有效及经济的术式选择,对符合指征的患者可作为首选术式.

  • 标签: 一期缝合 胆总管 探查术 腹腔镜 T管引流 效益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盐酸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5%罗哌卡因1.2、1.5、1.8ml,术中根据手术需要于硬膜外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2%的利多卡因。对3组的阻滞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A、B组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低于C组,A组牵拉反应发生率和追加药物剂量显著高于B、C组,C组追加药量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0.5%罗哌卡因与2%的利多卡因腰—硬联合麻醉,0.5%罗哌卡因的最佳剂量为1.5ml。

  • 标签: 盐酸罗哌卡因 不同剂量 蛛网膜下腔麻醉 剖宫产术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1年5月我院诊治的特应性皮炎患儿共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他克莫司软膏司联合氟雷他定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氯雷他定。治疗后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每周复诊1次,观察患儿的皮损及瘙痒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7.50%VS78.75%,P〈0.05),实验组患儿的疗效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治疗结束2周后实验组患儿的,临床体征与症状评分明显较低(P〈0.05)。结论他克莫司软膏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及改善,临床体征与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他克莫司 氯雷他定 儿童 特应性皮炎
  • 简介: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治疗方法予以辛伐他汀、阿斯匹林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14d,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4天后对其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trokeScales,NIHSS)评分,并测定hs-CRP、MMP-2水平对其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MMP-2及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天两组比较差异MMP-2及hs-CRP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天两组NIHS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2、hs-CRP水平并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

  • 标签: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
  • 简介:目的比较结构脂肪乳和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剂在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疗效。方法61例短期内不能耐受肠内营养和存在肠内营养禁忌的危重症患者分为结构脂肪乳(STG)组和中/长链脂肪乳(MCT/LCT)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血浆蛋白、脂质代谢、血糖变化等。结果①胃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5d后,STG组获得正氮平衡,其结果与MCT/LCT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TG组前白蛋白的增高可更好地促进蛋白合成。②sTG组患者予肠外营养支持5d后与输注前比较其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MCT/LCT组血脂水平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对血糖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耐受肠内营养和存在肠内营养禁忌的危重症患者应用结构脂肪乳进行肠外营养是安全和有效的,在改善氮平衡,促进蛋白质合成方面优于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剂,且对血脂影响较小。

  • 标签: 危重症 结构脂肪乳 肠外营养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化疗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2011年收治的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患者72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4例,A组患者接受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和力蜚能胶囊治疗,B组患者接受给予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C组患者接受力蜚能胶囊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指标变化、卡氏评分、主观状态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6周后A组总有效率达96.0%,显著高于B和C组(P〈0.05),且A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液指标、KPS评分以及主观状态改善情况均显著好于其他两组(P〈0.05),B和C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化疗相关性贫血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肿瘤相关性.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肿瘤 化疗相关性贫血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铁剂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顺铂(cisplatin,DDP)方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07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112例晚期NSCLC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GP)和治疗组(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P)。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1g.m-2,d1、8,静脉滴注;顺铂25mg.m-2,d1~3,静脉滴注,21d为1个周期。治疗组给予GP方案(剂量及用法同化疗组)化疗同时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d。至少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随访生存期。结果:对照组50例可评价疗效,治疗组53例可评价疗效。治疗组有效率(RR)为40.5%(21/53),疾病控制率(DCR)为88.1%(46/53),较对照组[RR为30.0%(15/50),DCR为86.0%(43/50)]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总生存期(OS)、Karnofsky(KPS)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系统反应,治疗组白细胞计数下降、贫血、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NSCLC能延长OS,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复方苦参注射液 吉西他滨 顺铂 化疗
  • 简介:药物临床研究,特别是新药,1告床试验,具备高质量、高效率和低风险至关重要。为达到此目的,各种研究新方法应运而生。定量研究方法被美国FDA所倡导,在新药临床研究中广泛应用,目的是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率,降低风险。中国药理学会数学药理专业委员会将于2012年10月25—28日在上海举办”第五届药物临床试验定量研究方法学培训与研讨会”。会议授于国家级继续教育I类学分10分[2012—13-01-080(国)]。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标签: 药物临床试验 研究方法学 培训 中国药理学会 国家级继续教育 临床研究
  • 简介:由中国工程院、中国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药理学会和哈尔滨医科大学主办、延边大学承办的“2012年中美临床和转化医学国际论坛心脑血管病分会论坛(延吉)暨第十二届全国心血管药理学术会议和中俄药理国际研讨会”将于2012年7月27—29日在延吉,

  • 标签: 心血管药理 国际研讨会 心脑血管病 国际论坛 转化医学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