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药学专业实习是药学专业本科生完成教育计划所规定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既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与拓展,也是学生就业的纽带和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重要桥梁。基于就业模式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单一“集中实习”的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本院探索了一条“多渠道、立体化”的实习模式,从健全管理制度、规范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实习质量监控体系,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厚基础、重实践、宽口径”的药学专业创新人才提供参考。

  • 标签: 药学专业 实习模式 质量管理 实践
  • 简介:2014年谷城县被襄阳市卫计委确定为襄阳市健康管理试点县后,加强领导,全面动员,立体宣传,创新机制,迅速开展了健康管理试点工作。在学习总结咸宁、黄陂、汉川等地的健康管理经验的基础上,

  • 标签: 健康管理 创新思维 学习总结 管理经验 试点县 谷城县
  • 简介: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职业人群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重视。对企业员工进行健康管理不但能提高企业员工的健康素质能力,使企业员工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生产价值,还可节约不断上涨的医疗费用,使企业效率和利润获得非生产性提高。

  • 标签: 健康管理模式 职业人群 疾控中心 江夏区 企业员工 健康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探究药剂科对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进行规范的必要性,使抗肿瘤药物能够安全合理的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120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该120例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药物安全管理,为对照组;后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来我院进行医治的肿瘤患者,对该肿瘤患者采用规范化的药物安全管理,为观察组,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我院的研究统计,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治疗费用药物种类等方面均高于观察组,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3.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药剂科的抗肿瘤药物的安全管理进行规范,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还能以此来提高我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药剂科 抗肿瘤药物 临床效果
  • 简介:《儿科常见疾病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临床评价学组制定的、指导儿科中药Ⅱ期、Ⅲ期临床试验和上市后有效性再评价方案设计的、具有病种特色的系列临床评价技术指南,旨在推动儿科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水平的提高,并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儿童用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共识会议法'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展共识方案(GPP)有关原则,国内全部18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中医儿科专业的临床儿科专家以及国内相关临床评价专家参加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轮状病毒性肠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遗尿症、手足口病、湿疹11个儿科常见病种指南的起草或多次提出修改建议,历经3年反复完善,最终形成共识,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于2013年10月发布。本指南从研究背景、研究目标、总体设计、诊断标准、受试者的选择、给药方案、安全性评价、有效性评价、试验流程、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质量保证、相关伦理学要求、试验结束后的医疗措施、资料保存等方面阐述了儿童抽动障碍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的设计与评价技术要点,期望能为申办者与研究者在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中提供指导。

  • 标签: 中药新药 儿童抽动障碍 临床评价 技术指南
  • 简介:安徽中医药大学的药学类人才培养目标是立足地方,培养应用型兼具创新性的高素质药学类人才。其中毕业实习是强化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行业适应性的重要环节。为此,学校对毕业生实习管理采取了全过程、立体化的精细管理模式。文章在明确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学校药学类大学生毕业实习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过程。

  • 标签: 药学类 毕业实习 精细化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手术室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保证用药安全。方法对比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手术室开展以合理管理药品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与未开展活动同期资料,分析不足,制订目标及策略,最终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手术室药品管理水平。结果品管圈活动结束后,药品使用满意度为93.02%,高于品管圈活动前的73.91%(P<0.05);对比有形成果,手术拿药差错率、手术后药品缺损率、医护人员对抢救药品拿药时间、备用药品登记与实际药品存放不符合率、药品过期发生率与品管圈活动前相比,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对比无形成果,医护人员自我成长、活动参与度、个人能力、团队精神、QCC手法运用、沟通技巧与表达能力,与品管圈活动前相比,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在手术室药品管理中起到积极作用,可改善药品的规范使用及保存,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并提高医护人员的团队意识及自我认可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手术室 药品管理 规范性
  • 简介:《儿科常见疾病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临床评价学组制定的、指导儿科中药Ⅱ期、Ⅲ期临床试验和上市后有效性再评价方案设计的、具有病种特色的系列临床评价技术指南,旨在推动儿科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水平的提高,并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儿童用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共识会议法'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展共识方案(GPP)有关原则,国内全部18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中医儿科专业的临床儿科专家以及国内相关临床评价专家参加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轮状病毒性肠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遗尿症、手足口病、湿疹11个儿科常见病种指南的起草或多次提出修改建议,历经3年反复完善,最终形成共识,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于2013年10月发布。本指南从研究背景、研究目标、总体设计、诊断标准、受试者的选择、给药方案、安全性评价、有效性评价、试验流程、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质量保证、相关伦理学要求、试验结束后的医疗措施、资料保存等方面阐述了小儿湿疹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的设计与评价技术要点,期望能为申办者与研究者在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中提供指导。

  • 标签: 中药新药 小儿湿疹 临床评价 技术指南
  • 简介: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定量检测痕量分析中均一、稳定、重复性好的活性基底膜至关重要。薄膜组装技术制备的纳米薄膜高度有序、厚度均一、可控,可增强分析物分子的拉曼信号,提高SERS的特异性和灵敏度。SERS技术制样简单、不受溶剂水的干扰,可以实现在分子水平上无损、灵敏、定量的检测痕量分析物。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生物医药、材料科学等不同领域。该文对SERS增强基底的薄膜组装技术及其在环境污染物和癌症检测方面的应用和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增强基底 薄膜组装技术 癌症检测
  • 简介:按照省卫生计生委下发的《关于开展。健康管理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鄂卫生计生办发[2013]2号)、《湖北省健康管理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和要求,鄂州市作为全省开展健康管理试点地区之一,从2013年10月开始开展了健康管理试点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 标签: 健康管理 经济社会发展 服务 文件精神 试点地区 计生委
  • 简介:本文对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药用辅料检测中的应用新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近10年文献报道阐述了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法(HPLC-UV)、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器法(HPLC-RID)、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HPLC-ELSD)、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等不同方法在药用辅料检测方面的应用新进展。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用辅料 检测器
  • 简介:从1993年开始健康城市项目引入到我国,健康城市的理论和实践存我围不断的发展扩大,也取得许多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但目前这些分散的资源尚未得到有效的利用和沟通,关于整个健康城市研究中的热点和盲点区域,急需利用网络化、可视化的现代大数据信息挖掘手段进行管理分析。

  • 标签: 健康城市项目 可视化技术 社会网络 信息挖掘 网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