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质疏松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椎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椎压缩性骨折患者5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椎成形术,研究组则采用椎后凸成形术,观察对比两组术前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手术时间、累计透视时间、椎注入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以及术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ID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以及累计透视时间比较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锥体骨水泥注入量以及骨水泥渗漏发生以及术后OID评分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研究组住院费用较对照组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椎后凸成形术用于骨质疏松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产生医疗费用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从人源性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抗人D-二聚单克隆抗体,构建一种导向溶栓抗体。方法: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血栓病人的抗体库,从中淘选出能与血栓主要成份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D-二聚有特异结合作用的抗体。将抗体在XL1-B1u中可溶性表达。再利用抗D-二聚鼠源抗体进行竞争ELISA检验。证实抗体与D-二聚结合的活性。结果:获得抗人D-二聚单克隆抗体D13株。并成功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可溶性表达.ELISA检测中显示与D-二聚结合的优势。结论:该抗体株D13可供进一步开展导向溶栓剂的研究。

  • 标签: 人源抗D-二聚体抗体 噬菌体展示 导向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孔胸腔镜下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3年-2016年3月收治的3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全组患者术中出血10-60ml,平均23.4ml,胸腔引流管放置3-5d,平均3.5d;术后住院5-7d,平均5.5d。并且胸腔镜患者其手术切口的长度、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孔胸腔镜手术相对传统开胸手术而言,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治疗创伤较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自发性气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滴水极电凝镊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例在我院行择期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应用超声刀结合滴水极电凝镊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治疗,应用超声刀结合普通极电凝镊对照1组患者实施治疗,应用超声刀结合传统结扎方法对照2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发现甲状旁腺的枚数、术后1天、7天、1月、3月甲状旁腺素水平和血钙值。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1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与对照2组患者比较更短、出血量更少,P<0.05。研究组术中发现甲状旁腺的枚数较参对照2组多,P<0.05,与对照1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为3.7%,低于对照1组患者的18.5%和对照2组的38.5%,P<0.05。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结论滴水极电凝镊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保护患者甲状旁腺功能。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氨酚曲马多和氯芬酸钠治疗常见急性疼痛24h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进行比较.方法:将急诊疼痛患者分为三组,A组38例予氨酚曲马多1片,1片/12h;B组25例予氯芬酸钠1片,1片/24h;C组32例予氨酚曲马多和氯芬酸钠联合用药,观察24h,评价疼痛缓解度及疼痛强度.结果:(1)A、B、C组用药后疼痛评分分别为(2.89±1.32)分、(3.56±1.29)分、(2.59±0.67)分;(2)A、B、C组患者和医生满意度分别为55%和63%、52%和48%、59%和66%;(3)A、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3.1%,停药后不良反应发生均可消失.结论:氨酚曲马多治疗常见急性疼痛与氯芬酸钠相比起效快、显效率高;对于中重度疼痛,二者合用起效快,持续镇痛时间长.

  • 标签: 氨酚曲马多片 双氯芬酸钠 中重度急性疼痛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比较氯芬酸钠与丁溴东莨菪碱联合治疗上尿路结石绞痛的疗效.方法:117例患者按掷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氯芬酸钠栓剂和丁溴东莨菪碱,对照组给予阿托品和哌替啶肌注.观察2h.结果:氯芬酸钠与丁溴东莨菪碱联用治疗上尿路结石绞痛与哌替啶和阿托品联用的疗效无差异,P>0.05.结论:氯芬酸钠与丁溴东莨菪碱联用治疗上尿路结石绞痛的疗效好,能替代目前常用的镇痛药哌替啶和抗胆碱药物阿托品.

  • 标签: 双氯芬酸钠 丁溴东莨菪碱 上尿路结石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实施二甲胍、达英-35联合疗法的效果。方法从我院随机抽选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抽选80例,按抽样法将其分成不同疗法组达英-35疗法对照组、达英-35联合二甲胍疗法试验组,统计预后的疾病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疾病效果为95.0%,对照组疾病效果为72.5%,统计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实施二甲胍、达英-35联合疗法作用显著,可改善病症,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能和疾病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二甲双胍 达英-35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血浆中D-二聚浓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采用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浆D-二聚浓度,并与同期42例水肿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比较。结果: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血浆中D-二聚浓度水平显著高于水肿型急性胰腺炎患者(P〈0.05)。结论:血浆D-二聚含量变化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病程演变关系密切;早期检测血浆D-二聚浓度水平对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病情的判断与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D-二聚体 早期
  • 简介:有机磷农药中毒虽有解磷啶、阿托品等特效治疗,但若中毒严重,用药时间晚,胆碱酯酶难以恢复活性。而且有机磷为高脂性环状结构,进入人体内立即与胆碱脂酶结合,常规治疗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其排出体外。在此情况下,利用活性碳吸附有机磷毒物,从而迅速减少体内毒物含量,减轻中毒症状,促进昏迷患者意识转清及呼吸麻痹患者呼吸的改善,缩短治愈时间,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我院应用大口径单针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血液灌流(HP)治疗26例重度有机

  • 标签: 血液灌流 重度有机磷中毒 中心静脉导管 阿托品化 大口径 有机磷农药中毒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浆D-二聚变化与进展性颅内出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颅脑损伤(进展性出血组36例和非进展件出血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血浆中D-二聚的含量,分析其与进展性出血的关系.结果:按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78例患者中恢复良好39例,中残23例,重残11例,死亡5例.进展性出血组的血浆D-二聚(8.32±4.16)mg/L明显高于非进展性出血组的(3.88±2.57)mg/L,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血浆D-二聚水平升高,它可作为外伤后是否出现进展性颅内出血的参考指标之一.

  • 标签: 颅脑损伤 出血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震荡(HRT)与心功能?N末端脑钠肽前(NT-proBNP)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62例老年CHF患者作为观察组(心衰组),44例老年非心衰心脏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非心衰组),检测指标包括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NT-proBNP等?结果CHF患者TO?TS与LVEDD?NT-proBNP呈负相关,与LVEF呈正相关(P<0.05或P<0.01);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与LVEDD呈正相关(P<0.01)?CHF患者LVEF越低,LVEDD越大,TS值越低,血浆NT-proBNP水平越高?中重度心衰者HRT值与轻度心衰者?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RT可作为一种评估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有一定实用价值的无创检测指标?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功能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心率震荡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测血浆D-二聚、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的含量变化在诊断及预防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下肢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有无DVT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d和3d检测两组血浆DD、hs-CRP、IL-6、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DD、hs-CRP和IL-6的血清浓度在手术后1d及3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d研究组PT、AP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d研究组PT、APT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动态检测血浆DD、hs-CRP和IL-6的含量在下肢骨折术后DVT的早期诊断及预防上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下肢骨折 D-二聚体 超敏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