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陈静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药物与人》2022年第7期
  • 机构:自贡市自流井区中医院,四川自贡643000
  • 简介:肠道功能紊乱又称胃肠神经官能症,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精神因素为本病发生的主要诱因,如情绪紧张、焦虑、生活与工作上的困难、烦恼、意外不幸等,以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表现为纳差,恶心,便秘,腹胀,肛门停止排气和排便等症状,经检查排除炎症,感染,肿瘤及其他结构异常器质性病变的一组胃肠综合征。

  • 标签: 胃肠道功能紊乱;护理策略;饮食调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胃肠道出血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急症,由于胃肠道出血在短时间内可能导致大量失血和循环不稳定,这些状况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并且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因此,了解胃肠道出血的急救处理及护理关键要点对于提高胃肠道出血患者的抢救效果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肠道出血 急救处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卵巢癌患者术前胃肠道综合症状,揭示胃肠道综合症状对于卵巢癌诊断的价值,基于文献分析提出缓解患者胃肠道症状的对策。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发表的有关卵巢癌患者术前胃肠道综合症状的相关对照研究实验,2名独立评价者对于纳入文献进行综合文献评价以及文献数据分析,获得有效数据,应用RevMan5.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纳入的文献当中获得有效研究对象46例,包括4名健康志愿者。通过meta分析认为,术前胃肠道症状与患者的卵巢上皮细胞癌变具有显著相关关系(OR>1,P<0.05),卵巢癌患者术前胃肠道综合评分低于健康志愿者,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术前存在胃肠道炎症增加、肠道通透性增高、肠粘膜组织的异常分布以及网状结构的不规则变化等等,通过FCP、FLF、FAAT、FZ等粪便标志物检测,对于卵巢癌患者的术前诊断具有显著价值。

  • 标签: 卵巢癌 meta分析 胃肠道功能 粪便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对接受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的胃肠道息肉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影响。方法: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50例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的胃肠道息肉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中医护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未开展中医护理而行常规护理)与实验组(25例:开展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等胃肠功能恢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中医护理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 胃肠道息肉 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护理体检中客户满意与忠诚的关系。通过对护理体检服务的分析,介绍了客户满意和忠诚在护理体检中的重要性。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客户满意与忠诚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护理体检服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客户满意和忠诚可以增强护理体检服务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 标签: 护理体检 客户满意度 忠诚度 竞争优势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估脊髓损伤患者能否自行完成清洁间歇导尿操作。 方法 采用纸笔测试评估60例患者,根据评估结果再逐一进行针对性指导,直至7个条目全部达到“是”。结果 60例患者均能够熟练进行清洁间歇导尿,43例患者恢复反射性膀胱,其中29例残余尿量≤80ml,6例患者残余尿量80~200ml,8例患者残余尿量≥200~250ml;17 例患者没有恢复反射性膀胱。结论 自我清洁间歇导尿能力表能帮助临床护士准确、 全面评估患者自行掌握清洁导尿操作的能力。

  • 标签: 脊髓损伤 清洁间歇导尿能力表
  • 简介: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流程化管理方法在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外科器材清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是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本院外科器械480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规范护理管理方法,研究组采用流程化管理方法,对两组在使用中的相关数据,如器械损失率、清洁合格率、管理前后功能完好性及清洁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在各方面数据表现均优于对照组,管理后相对于管理前有明显改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得到的结论是,将流程化管理方法应用于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外科器械清洁过程可以显著提升完整性,避免出现器械损失,同时有助于提升外科器械清洁质量,具有手术室外科器械消毒供应中心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流程化管理 手术室 外科器械 消毒供应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流程化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为了提升本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的清洁质量,以本院两年不同管理方式进行对比,分别是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以及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采取常规管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采取流程化管理,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不同管理措施下,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的清洁质量。结果:经对比,观察组管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流程化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中进行应用可以明显提升外来器械的清洁质量。

  • 标签: 流程化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外来器械 清洁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系统评估延续护理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自我清洁间歇导尿中的效果。方法:研究目标:本院的80例脊髓损伤患者,时间范围:2023年1月-2023年12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后者予以延续护理,深入探究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尿路感染率。结果:就对照组来讲,研究组患残余尿量明显较少,尿路感染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延续护理在脊髓损伤患者自我清洁间歇导尿中具有显著的影响,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自我清洁间歇导尿的感染率,缩短导尿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延续护理 脊髓损伤 自我清洁间歇导尿 残余尿量 尿路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针对结肠癌手术后的患者实施肠道护理干预,帮助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早日康复出院。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前来我科室就诊的患者,其均实施结肠癌手术,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 98 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肠道护理护理干预,分析围术期成效。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在肠鸣音恢复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肛门最早排气时间上分别为( 22.3±3.5 ) h 、( 36.2±5.2 ) h 和( 61.3±3.3 ) h ,明显优于对照组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为 95.9% ( 47/49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9.8% ( 44/49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结论: 采用 肠道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促进功能恢复,并可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广泛推广。

  • 标签: 结肠癌术 肠道护理 功能恢复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胃肠道疾病老年住院患者衰弱的发生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普通外科收治的134例胃肠道疾病老年住院患者,使用自行设计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疾病相关信息,使用Fried衰弱表型评估方法对患者进行衰弱评估,并采用基于最大似然法的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在胃肠道疾病老年住院患者中,衰弱患者占29.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血红蛋白浓度是衰弱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衰弱与年龄呈正相关,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血红蛋白浓度呈负相关。结论胃肠道疾病老年住院患者衰弱的患病率较高,年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血红蛋白浓度是其衰弱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对胃肠道疾病老年住院患者尤其年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低、血红蛋白浓度较低者应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其衰弱的发生。

  • 标签: 衰弱 胃肠道疾病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比较2种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方法的效果。方法将68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甘露醇组(32例)用传统口服甘露醇导泻加清洁灌肠法,恒康正清组(36例)应用恒康正清进行术前肠道准备,观察比较2组患者肠道清洁、患者耐受性、水电解质紊乱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肠道清洁效果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而在患者耐受性、水电解质紊乱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恒康正清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耐受性好的肠道清洁准备药物。

  • 标签: 结直肠癌 术前肠道准备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多模式镇痛在肠道手术病人中的疼痛控制效果。[方法]将108例肠道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多模式镇痛,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镇痛方法。使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估两组病人术前1d和术后前3d的疼痛程度,同时观察两组病人术后通气、通便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病人术后通气、通便时间及早期下床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快速康复多模式镇痛可明显提高肠道手术后病人的疼痛控制效果,促进病人胃肠功能的恢复,加快其术后的康复进程。

  • 标签: 肠道手术 快速康复 多模式镇痛
  • 简介:口服泻剂是大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常用方式,有助于促进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为了比较20%甘露醇(mannitol,M)和复方聚乙二醇(compoundpolyethyleneglycol,PG)在肠道准备方面的效果,将127例拟行大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0%甘露醇组(mannitol,M)和复方聚乙二醇组(compoundpolyethyleneglycol,PG),采用双盲对照观察,比较肠道清洁效果和电解质紊乱情况,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甘露醇 复方聚乙二醇 肠道准备 护理技术 大肠癌根治术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对症处理和静脉营养;实验组30例,常规治疗和静脉营养同对照组,同时施加早期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温生理盐水灌肠及腹部按摩等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喂养不耐受情况、胎粪排尽时间、达到全量肠内营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体重增长情况、血清胆红素值和光疗时间。[结果]实验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减少,在胎粪排尽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达到全量肠内营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等方面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出生14d体重增长明显,生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血清胆红素值明显降低,光疗时间显著缩短。[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是早产儿胃肠道功能护理管理中行之有效的综合措施。

  • 标签: 早产儿 微量喂养 非营养性 吸吮 灌肠 腹部按摩
  • 简介:总结了为124例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使用改良口服硫酸镁法进行肠道准备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对不同患者全面评估、做好心理护理、指导患者重确应用改良硫酸镁法服药、加强饮食管理、特殊患者给予个体化指导等措施,认为耐心细致的护理是提高肠道准备效果,确保诊治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 标签: 电子结肠镜 肠道准备 硫酸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结肠癌手术后的患者实施肠道护理干预,帮助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早日康复出院。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9年1月前来我科室就诊的患者,其均实施结肠癌手术,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9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肠道护理护理干预,分析围术期成效。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在肠鸣音恢复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肛门最早排气时间上分别为(22.3±3.5)h、(36.2±5.2)h和(61.3±3.3)h,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为95.9%(47/4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9.8%(44/49),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结论采用肠道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促进功能恢复,并可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广泛推广。

  • 标签: 结肠癌术 肠道护理 功能恢复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针对结肠癌手术后的患者实施肠道护理干预,帮助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早日康复出院。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前来我科室就诊的患者,其均实施结肠癌手术,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 98 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肠道护理护理干预,分析围术期成效。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在肠鸣音恢复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肛门最早排气时间上分别为( 22.3±3.5 ) h 、( 36.2±5.2 ) h 和( 61.3±3.3 ) h ,明显优于对照组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为 95.9% ( 47/49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9.8% ( 44/49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结论: 采用 肠道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促进功能恢复,并可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广泛推广。

  • 标签: 结肠癌术 肠道护理 功能恢复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