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人体胚胎学为对正常机体胚胎发育过程以及机理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胚胎学为医学院校一门基础性、临床应用性极强的一门学科。为临床学生学习与掌握的重点和难点知识。需要注意的是,胚胎学因其自身具有抽象性,动态性改变等,因此学生的考试成绩多不是十分理想。因此,我们在研究中采用大鼠胚胎切片不同染色技术,制备成完整矢状切面连续切片,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

  • 标签: 胚胎组织学切片 人体组胚教学法 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建立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异戊醇一步法从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或前列腺癌组织中提取总RNA。用AMV逆转录合成PSMcDNA后进行巢式PCR扩增。并对试验中各种因素进行了严格地筛选和调整,找出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在PCR反应体系中投入总RNA量相当于1-100个癌细胞所含总RNA量时,均能得到清晰的262bp的产物带。结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极高的灵敏度。为早期预示前列腺癌转移、复发和疗效观察提供了技术手段。

  • 标签: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MRNA 检测方法 前列腺癌 RT-PCR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沙门氏菌优化检测方法进行预防性体检便样检验,分析这种检验方法的作用。方法选取于本中心接受预防性体检的500名食品卫生业从业者的肛拭子标本,于相同环境下展开常规SF+SS检验、优化SBG+XLD检验,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检出率。结果优化检测法共检出沙门氏菌感染者13例,常规检测法共检出沙门氏菌感染者4例,常规SF+SS检验、优化SBG+XLD检验扥检出率分别是2.60%、0.80%,优化检测法的检验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检测法,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SBG联合XLD优化检测法与SF联合SS常规检测法相比,在沙门氏菌预防性体检便样检验中具有显著优良性,更值得应用。

  • 标签: 沙门氏菌优化检测 预防性体检 便样检验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方法应用于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3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患,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孕三烯酮药物和Bard无张力疝补片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而言,研究组病患76.74%(33/43)、93.02%(40/43)均明显高于参照组37.21%(16/43)、74.42%(32/43),组间差异显著(c2=5.46,P<0.05);就复发率而言,研究组病患6.98%(3/43)明显低于参照组27.91%(12/43),组间差异显著(c2=6.54,P<0.05)。结论无张力疝补片手术应用于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不同方法 剖宫产术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妊娠合并宫颈功能不全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至我院就诊的86例妊娠合并宫颈功能不全孕妇(2015年6月20日-2016年6月20日),对所有孕妇均采取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其中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方案,实验组采取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中83例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7d无感染、宫缩、胎膜早破等并发症;实验组与常规组孕妇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35%与76.74%,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宫颈功能不全孕妇采取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给予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便于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妊娠 宫颈功能不全 紧急宫颈环扎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三种免疫检验方法对抗HIV检测的可靠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份HIV血清和100份正常志愿者的血清,对其分别实施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金免疫层析试验以及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三种不同免疫方法的检验。结果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的检出率为100%和0%,金免疫层析试验检出率为95%和1%,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检出率为85%和2%。结论在对抗HIV血清检验的过程中,使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的结果最为准确,其次为金免疫层析试验,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检验效果最不好。

  • 标签: 免疫检验方法 检测抗HIV 结果可靠性 对比分析
  • 简介:诊断疾病是每位医师最基本、最重要的临床常规实践活动。没有正确、规范、完善的诊断。就没有正确、恰当、合理的治疗。因此,诊断疾病的水平是体现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的重要方面。规范的诊断疾病程序是培养和训练医师临床思维,

  • 标签: 诊断思路 程序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炮制方法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月中药治疗患者中抽取210例,数表法分成三组A组(炮制前分档)、B组(水处理前分档)、C组(水处理及炮制前分档)各70例,统计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C组缓解率为97.1%(68/70),高于A组的80.0%(56/70)、B组的81.4%(57/70),统计有差异(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1/70),低于A组的12.9%(9/70)、B组的11.4%(8/70),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中药材经由严格清洗、筛选、加热后再炮制,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结果,值得学习。

  • 标签: 中药 炮制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急症手术麻醉方法、用药原则等。一般认为,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尤其是痛觉的丧失。急症手术由于患者病情紧急,其不良预后可比择期手术者增高3~6倍。急症手术预后效果如何,急症手术麻醉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急症手术 麻醉
  • 简介:探索"临床检验基础"教学法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在"临床检验基础"讲授过程中,选择与课程内容有紧密联系的、能够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式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讨论式教学弥补了课堂讲授不足,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利于师生交流和沟通,教学相长。

  • 标签: 教学法 教学质量 临床检验基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三种不同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A,B,C组,每组36例患者。A组行伽玛刀放射治疗,B组行单纯微血管减压术,C组行微血管减压术联合感觉根部分阻断术。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VAS评分,以及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血管减压术联合感觉根部分阻断术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伽玛刀放射治疗,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微血管减压术联合感觉根部分阻断术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微血管减压术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VAS评分,微血管减压术联合感觉根部分阻断术<微血管减压术<伽玛刀放射治疗,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为微血管减压术联合感觉根部分阻断术<微血管减压术<伽玛刀放射治疗,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行微血管减压术联合感觉根部分阻断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最佳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感觉根部分阻断术 微血管减压术 伽玛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不同核酸检测方法对献血者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检测能力。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到血站进行无偿献血的8000名人员,对其分别选择ProcleixUltrio以及nested-PCR两种自动核酸检测系统对其血浆标本予以HBV核酸检测,同时序列分析核酸阳性标本。结果通过研究后可知,40名献血者HBsAg检测结果为阳性,比例经计算后为0.50%,420名献血者抗-HBc结果为阳性,比例经计算后为5.25%,25例献血者经过ProcleixUltrio以及nested-PCR能力相当,表现为阳性结果。结论献血人员中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比例较高,而核酸检测方法的差异性致使检测能力有所不同。

  • 标签: 核酸检测 献血者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3种梅毒检验的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结果准确率。方法以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212例患者梅毒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的220例非梅毒人员为对照组。用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以及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给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检测,并对三种检测方法的准确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TRUST的特异度及灵敏度比ELISA和TPPA低很多,而且在阴性检出率及阳性检出率方面,ELISA和TPPA也比TRUST低很多,在差异性方面比较明显,因此,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阳性检出率方面,Ⅰ期梅毒及早期梅毒TPPA比较高,而TRUST和ELISA则比较低;此外,Ⅲ期梅毒及Ⅱ期梅毒ELISA的阳性检出率也比较高,而TRUST和ELISA则比较低,差异明显,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合用于梅毒疗效观察检测的是TRUST,适合梅毒标本的大批量检测的是ELISA,且有着比较高的准确率,适合TRUST和ELISA检出标本的验证性检测的是TPPA。三种检测方法的相互应用能在很大程度上使误诊和漏诊的发生得到有效减少,在临床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梅毒检验 梅毒螺旋体 结果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给予手术室路径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院行急诊颅脑损伤手术的患者116例,经双盲法分为给予的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对照组基础上再给手术室路径护理的观察组各63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1.1%)低于对照组(49.2%),抢救及时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路径运用于急诊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颅脑损伤 手术室路径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胆囊炎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预防与应对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胆道损伤治疗患者150例,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胆道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从临床治疗效果而言,胆囊炎切除术对胆道损伤的预防与治疗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道损伤 预防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方法应用于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3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患,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孕三烯酮药物和Bard无张力疝补片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而言,研究组病患76.74%(33/43)、93.02%(40/43)均明显高于参照组37.21%(16/43)、74.42%(32/43),组间差异显著(??=5.46,P<0.05);就复发率而言,研究组病患6.98%(3/43)明显低于参照组27.91%(12/43),组间差异显著(??=6.54,P<0.05)。结论无张力疝补片手术应用于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不同方法 剖宫产术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分析传统手工方法与干化学分析仪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尿常规检验的9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采用传统手工方法法与干化学分析仪进行检验,以干化学分析仪的检验结果作为实验组,以传统手工方法的检验结果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的尿蛋白、白细胞符合率及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结果两种方法在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检验阳性率方面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传统手工方法与干化学分析仪在尿常规检验中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优势,在临床上应联合应用,提高阳性诊断率。

  • 标签: 传统手工方法 干化学分析仪 尿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患者施行微创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患者58例,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予以传统治疗的29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微创治疗的29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100%)同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5.9%)进行比对明显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P<0.05。研究组患者的IPSS评分(9.1±2.0)分同参照组(18.2±2.1)分比对明显较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患者予以微创治疗,效果理想,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 微创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血液学检验是理论-检验-疾病相互结合、紧密联系的新体系,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实验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 标签: 教学方法 血液学检验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本文在心电图实习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阶段教学法”、“类比法”、“小组讨论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对于心电图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明显提高了心电图实习教学效果。

  • 标签: 心电图 实习教学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