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护理中应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280名儿童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140人。两组患儿都进行一般的儿科护理,同时研究组患儿在治疗期间给予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期间给予一般性护理穿刺。统计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以及患儿和家属对静脉输液、咨询教育以及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穿刺成功136例,成功率达到97.1%,对照组穿刺成功118例,成功率为84.3%,研究组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静脉输液满意度得分80.1±2.8分,咨询教育满意度得分82.0±4.6,操作技能满意度得分86.3±4.2,与研究组比较,各项均明显低于研究组的满意度得分。两组数据P值小于0.05,认为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儿科护理中应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效果相对于常规静脉滴注效果较好,穿刺成功率高,家属及儿科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较高,值得临床上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理管理秉承者“以人为本”的核心职业素养,将柔性管理理论应用到急诊护理管理中,在提升管理者自身素养的同时,也对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完善,力求改善护理质量和效率,提升护理工作的积极性和完善性,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从而促进急诊护理管理的顺利进行。本文首先对柔性管理理论的涵义进行阐述,并进一步探讨应用柔性管理理论对急诊护理管理进行优化的问题及策略。

  • 标签: 柔性管理 急诊 护理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老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 60例心脾两虚型的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30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组 30例患者采用“老针”针刺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 3次,共治疗 4周。治疗前后两组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 PSQI总分、入睡时间以及睡眠效率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在总分、入睡时间及睡眠效率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量表积分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失眠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90.00%> 83.33%)。结论:“老针”组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 标签: [ ] 失眠 “老十针” 心脾两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泻心汤合灰散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医院收治的9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47)应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n=47)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泻心汤合灰散方剂,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大便潜血转阴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大便潜血转阴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指标上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泻心汤合灰散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有积极作用,可有效解除患者胃痛、纳呆、口干等临床症状,且起效快,能够缩短其大便潜血转阴时间,并促使其早期康复出院,值得推广。

  • 标签: 泻心汤合十灰散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作有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泻心汤合灰散联合西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则采取泻心汤合灰散联合西药治疗。治疗后,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情况、记录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0%(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其采取泻心汤合灰散联合西药治疗,疗效确切、治疗有效率高、且副作用少,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泻心汤 十灰散 西药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冷冻保存方法对前字韧带生物力学的影响,探讨冷冻保存前字韧带的最佳方法。方法:新西兰白兔膝关节80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新鲜对照组,二步冷冻保存组,-80℃冷冻保存组,-196℃保存组,后三组保存2周后于37℃水浴快速复温,随即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各组间拉伸刚度,最大拉伸强度,断裂功分别进行两两比较,新鲜对照组与二步冷冻保存组之间差别无显著性P>0.05,新鲜对照组与二步冷冻保存组明显高于其它二组(P<0.01,P<0.05),-196℃冷冻保存组明显低于其它各组,P<0.01。结论:二步冷冻保存法可以较好地维持字韧带的生物力学性能。

  • 标签: 冷冻保存 十字韧带 生物力学 生物固定
  • 简介:循证医学力求帮助医生建立对医疗保险支付及其争议的独立观点.尽管有许多人为建立循证医学作出了贡献,但ArchieCochrane坚持临床医学应是临床实践证据总结、AlvanFeinstei对定量临床推论原则的定义以及DavidSackett对质量评价的教育改革,仍被证实是奠基性和开拓性的[1].循证医学这一术语问世和最早对其原则的全面描述距今不过短短10年[2].

  • 标签: 循证医学 医疗保险 临床医学 临床实践
  • 简介:摘要艾滋病是社会危害性极大的一类传染病。目前,中国HIV携带者的数量正在快速上升。因此,控制HIV的传播是中国卫生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堰地区因自身独特的医疗环境,使HIV的传播与其他地区有一定差异。分析堰地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的转变因素,将为艾滋病在堰及周边地区的预防与控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 标签: 艾滋病 感染方式 传播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型的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组30例患者采用“老针”针刺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两组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PSQI总分、入睡时间以及睡眠效率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分、入睡时间及睡眠效率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量表积分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失眠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00%>83.33%)。结论“老针”组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 标签: 失眠 &ldquo 老十针&rdquo 心脾两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60例疝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对照组采用传统修补术治疗,对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的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疝气患者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疝气 传统修补术 临床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与分析胃肠手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PPC)的发病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月2016年3月在我院住院并实施了胃肠手术的病例36例,对术后肺部并发症与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分为并发症组(观察组)和非并发症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每组各18例,对其观察项目进行对照观察,将其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并发症组患者平均年龄、有吸烟史和基础心肺疾病者所占的比例、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术中出血和输血量、术中气管插管时间、术后留置胃管和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并发症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高龄、术前伴存呼吸疾病(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术前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术中气管插管时间、保留鼻胃管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长的胃肠手术患者易发生肺部并发症。

  • 标签: 胃肠手术 肺部并发症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患者116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常规组),各58例,研究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辩证地活血化瘀疗法。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6%,显著优于常规组的76.3%,两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开展。

  • 标签: 活血化瘀法 中医 内科临床 应用
  • 简介:摘要当前,肺气肿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由于患者了解肺气肿方面的知识不够深入,使得患病早期得不到积极与规范的治疗,导致终年被病魔缠身。加上此病反复发作,难于根治,若治疗不发,很容易出理变端,出现喘脱危象。因此治疗要有侧重地分别选用扶正祛邪的治疗方式,在缓解期主要扶正护理为主,提高抗病毒能力。尽量减少发作。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护理 体会
  • 简介:为了促进国内与国际普外科学术交流,加快普外科中青年学术交流的国际化进度,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医学杂志、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主办的“2009中普外科焦点问题学术论坛会议通知”于2009年5月22日至25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会议主要将就肿瘤的综合治疗、普通外科微创手术、外科感染与外科营养等普外科的热点话题进行学术探讨,会议主要的学术交流形式包括大会演讲、论文展板、中青年优秀论文评比、手术录像展示等。

  • 标签: 学术交流 焦点问题 普外科 论坛 中国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