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泌尿外科患者应用腹膜后腹腔镜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5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对25例患者(①肾上腺疾病;②肾脏肿瘤;③肾囊性疾病;④输尿管上段的结石)应用腹膜后腹腔镜以腹膜后间隙的小切口建立其手术空间与通道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全部治疗均获成功,未出现中转开腹手术,未经输血,并且没有严重的临床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结论对泌尿外科患者应用腹膜后腹腔镜进行治疗(①肾上腺切除术;②肾脏切除术;③肾囊肿去顶术;④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不但具有创伤小与出血少以及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而且疗效确切,实用性强,应予推广。

  • 标签: 泌尿外科 腹腔镜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矮小症儿童GH(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及25-(OH)D25-羟维生素D水平。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本院接收的136例疑似矮小症患儿,采取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患儿血清GH和25-(OH)D水平。结果经检测,GH缺乏有85例,所占比重为62.5%,精氨酸激发峰值多于60min出现。25-(OH)D缺乏者有95例,所占比重为69.9%。GH缺乏患者中有75例25-(OH)D水平缺乏,平均值为16.23±2.13ng/ml。结论在矮小症儿童的临床中,尽早明确病因对疾病诊治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矮小症 GH激发试验 25-(OH)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早产儿的护理管理策略。方法对我院2016年4月4日-6月29日收治的一对孕25周超早产儿双胞胎实施个性化、序贯性的“四关管理”(体温关、呼吸关、营养关、感染关)及发展性照顾。结果通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双胞胎患儿住院治疗77~86天,痊愈出院,出院时大双体质量增长到2610g,小双体质量增长到2260g,无相关并发症。结论在超早产儿双胞胎护理过程中,着重从院前体温干预,入院后的四关管理,出院前“家长参与式护理”指导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超早产儿体质量的增长和存活率。

  • 标签: 超早产儿 四关管理 发展性照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部应用25%乙醇盐水冰袋的冷敷效果。方法将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膝部使用10%盐水冰袋进行冷敷,实验组膝部使用25%乙醇盐水冰袋进行冷敷,观察患者术后4h、12h、24h、48h患者膝部的周围的皮温、术后引流量;48h、72h膝关节肿胀程度、疼痛度。结果实验组膝部冷敷4h、12h、24h、48h后与对照组相比,膝部周围的皮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8h、72h后膝部肿胀度、48h膝周疼痛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膝部使用25%乙醇盐水冰袋进行冷敷,能够降低膝部周围的皮温,减少术后引流量,减轻术后的膝部肿胀、早期疼痛,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冷敷 冰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柳州市0~3岁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的含量,了解本地区3岁以下儿童VitD缺乏情况,为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6月1602例在本院进行常规体检的0~3岁婴幼儿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0~3岁婴幼儿25-(OH)D的平均水平为66.48±29.69nmol/L,缺乏308例,占19.2%,不足722例,占45.0%,充足569例,占35.5%,潜在VitD中毒3例,占0.18%,缺乏和不足占总人数的64.3%。结论柳州市3岁以下儿童VitD不足或缺乏发生率较高,应加强该年龄段儿童VitD营养状况检测,对VitD缺乏和不足儿童根据25-(OH)D水平给予补充。

  • 标签: 25-(OH)D 儿童 营养状况 VitD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男性青年红细胞的各项指标,初步分析男性青年红细胞的正常参考值与地区饮食结构和环境的影响研究。方法挑选巴彦淖尔市临河区18~25岁男性健康青年353人,分别进行血常规检测,并对红血球、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压积等各项指标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青年红血球、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普遍偏高,而红细胞平均体积符合国家正常参考值。说明红血球、血红蛋白值的高低与当地环境和当地居民生活饮食习惯有关。结论红细胞压积增高与脑梗塞的面积有良好的相关性,压积增高引起的血流变学异常在该病的发生、发展中居有重要地位。对于正常参考值应用的建议,因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压积受地理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设定不同的正常参考值。

  • 标签: 红血球 血红蛋白 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平均体积
  • 简介:目的探索硫酸镁静滴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硫酸镁静滴,疗程不超过4天,评价两组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在平喘时间、止咳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天数方面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硫酸镁静滴佐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 标签: 毛细支气管炎 硫酸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与C反应蛋白(CRP)、胱抑素C(CysC)、25羟维生素D(25(OH)D)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健康对照组40例,酶联免疫法测定CRP、CysC、25羟维生素D。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测定CIMT。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有较高水平的CRP、CysC、IMT,而25(OH)D有一定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25(OH)D降低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密切相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C反应蛋白 胱抑素C 25-OHD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及临床护理。方法选择50例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ACS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肝素等,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PCI术后30d的主要不良事件、心肌灌注分级(TIMI)等情况。结果联合组PCI术后TIMI分级Ⅲ级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疗效更佳(P<0.05)。联合组PCI术后30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ACS患者急诊行PCI介入治疗后采用替罗非班联合常规内科治疗及护理能有效增加心肌再灌注能力,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理 替罗非班 急性冠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绵阳市低体重新生儿脐带血25-羟基维生素D的水平,为低体重新生儿后续营养的合理补充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绵阳市2015年4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出生的276例低体重新生儿和302例正常体重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新生儿脐带血中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和体重之间的关系。结果新生儿脐带血中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正常者仅占32.35%,而低体重新生儿脐带血25-羟基维生素D的平均水平为(47.77±2.08)mmol/L,明显低于正常体重新生儿的(53.18±5.39)mmol/L,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8.127P=0.011<0.05)。结论绵阳市新生儿普遍存在25-羟基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现象,特别是低体重新生儿的情况更为明显,需要加强新生儿25-羟基维生素D的合理补充。

  • 标签: 新生儿 脐带血 25-羟基维生素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化疗前后的25羟维生素D3的变化情况,为研究25羟维生素D3在小儿急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的评估中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4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化疗前后25羟维生素D3情况,并与正常儿童血清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正常组患儿血液中的25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经过化疗后,实验组患儿血清中的25羟维生素D3水平呈先上升之后又下降的波动趋势,与初诊未治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中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能够作为急性白血病患儿不同阶段判断其病情发展的一项参考指标。

  • 标签: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儿童 化疗 25羟维生素D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及相关性。方法取2014年12月-2016年10月医院收治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50例,设为对照组。2组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2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分析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及相关性。结果观察组BMI、SBP、DBP、LDL-C、TG及PT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研究显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BMI、TG、PTH呈负相关性(P<0.05);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HDL-C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呈低表达,且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容易增加高血压等疾病发生率。

  • 标签: 初发2型糖尿病 血清25-羟维生素D 影响因素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