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更是异常激烈。早在2006年,我国便对事业单位的相关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这种环境下,医院要怎样通过有效的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来更好的留住人才、发展人才成为了其发展的一大问题。本文主要对医院薪酬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路径,以此推动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医院薪酬制度 现状 改革路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助产和整体护理模式应用对无痛分娩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月来我院产科行无痛分娩的40例产妇为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干预),选取2018年2月—2018年9月42例无痛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组(实施责任助产和整体护理),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时间、疼痛程度、产后心理状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产妇三个产程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分娩所用总时间少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无痛分娩的产妇实施责任助产和整体护理,可以缩短其分娩时间,减少分娩痛苦,改善产后心理状况,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责任助产 整体护理 无痛分娩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干预与责任助产对产妇无痛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住院部收治的78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其中观察组产妇给予整体护理干预与责任助产模式,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产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产程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工作满意度(95.45±3.22)分、产程时间(6.13±0.95)小时、住院时间(4.22±0.45)天、并发症(产后尿潴留1(2.56%)例、产后出血0(0.00%)例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与责任助产模式在产妇无痛分娩中效果显著,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整体护理 责任助产 无痛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责任制全程护理模式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5例院前急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按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应用责任制全程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院前急救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急救出错率、院前死亡率以及院内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的护理技能、心理护理、沟通能力、服务态度4个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院前急救中应用责任制全程护理模式可减少急救出错率及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院前急救 责任制全程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小组层级岗位责任制排班在护士分层次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1)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6名病人及368名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工作现状调查;(2)建立APN连续性小组层级岗位责任制排班模式;(3)小组层级责任制排班运行有效率统计;(4)新、旧排班护士日工作时数、月休息日数的比较。结果APN连续性小组层级岗位责任制排班模式雏形(运行有效率大于70%);护理工作现状调查对比存在问题得到改善(P﹤0.05),护士对实施护理排班改革的意愿增强(P﹤0.01);新排班模式护士每天工时数减少、每月总休息天数增加(P<0.01)。结论推行APN连续性小组层级岗位责任制排班模式,在护士分层级管理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岗位责任制,践行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此项护理岗位工作模式改革,经过8年的临床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推行效果。

  • 标签: 连续性排班 小组责任制 护士岗位层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脑血栓病患的护理中应用责任制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8例脑血栓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49例为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余下49例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责任制护理的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病患接受护理后的肢体功能及语言功能评分均显著提高,而观察组病患护理后的肢体及语言评分分别为(68.2±4.9)分、(67.2±3.9)分,和对照组的相比均显著较高,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3.88%(46/49),和对照组的77.55%(38/49)相比显著较高,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脑血栓病患的护理过程中应用责任制护理手段可有效提高病患的肢体功能及语言功能的恢复,且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脑血栓 临床护理 责任制护理 肢体功能 语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在引进品管圈活动过程中应该遵循PDCA循环原则,主要目标是提升责任护士对于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知晓率,提升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组建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调查现状、设定目标、分析原因以及拟定对策等,分析品管圈活动对于提升责任护士精神病患者知晓率的作用。结果通过本次活动责任护士对于精神病患者病情知晓率有原来的82.67%提升到97.14%。结论通过引入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升责任护士对于精神病患者的知晓率,有效的提升了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水平。

  • 标签: 责任护士 精神病患者 病情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责任制整体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开展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72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人工气道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人工气道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皆比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5.56%)于对照组(25.00%),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人工气道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责任制整体护理 老年重症肺炎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阻滞麻醉在阑尾炎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对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对患者采取硬膜外阻滞麻醉;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变化,对比两组患者感觉阻滞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出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差异不明显;观察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时间为(2.3±0.3)min,对照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时间为(3.9±1.1)min,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及出院时间分别为(21.7±6.3)h、(5.8±1.1)d,对照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及出院时间分别为(30.1±7.1)h、(8.2±1.6)d,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阑尾炎手术中效果显著,阻滞时间短,缩短了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阻滞麻醉 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肌瘤不同手术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A、B、C三组;A组实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B组实行全子宫切除术,C组实行子宫全切除术。结果术后,A组患者各项卵巢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B、C组(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的卵巢功能存在明显影响。

  • 标签: 子宫肌瘤 手术方式 卵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方式。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75例作为对象,将上述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康复组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总有效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分;护理前后全臂丛和束支部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康复组患者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总有效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分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两组护理前全臂丛和束支部神经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康复组护理后全臂丛和束支部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臂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臂丛神经损伤 康复护理方式 满意度 全臂丛和束支部神经功能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剖宫产产后进行二次分娩的具体细节,对其分娩方式和分娩安全进行讨论,产妇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升分娩质量和医疗质量。方法收集我院产科2014-2016年在我院进行诊断和收治100例剖宫产产妇。并且在术后8年时间,进行再次怀孕并且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的住院历程和分娩结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我们研究人员根据产妇的子宫切口疤痕情况与胎儿位置,将产妇进行安全性评估。将产妇分为高危组和普通组。同时我们研究人员根据普通组再次分为经阴道分娩的产妇组以下简称为VBAC组以及在剖妇产后再次剖宫产的RCS组,在临床研究中对VABC组和RCS组的产妇分娩结果,母婴情况和医疗费用,住院时间长短等等进行分析。结果100例产妇中,高危型的疤痕子宫妊娠组人数为24人,普通疤痕子宫妊娠组的产妇为76人。其中VBAC组4人,RCS组72人。RCS组中因社会因素、家庭建议进行手术的人为36例,占50%;我们经过研究和比对后,发现VABC组的经阴道生产的产妇的产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RCS组,且经阴道生产的产妇的其住院时间缩短,胎儿的出生情况较好。结论在妇产科临床中,我们应该对剖腹产后二次妊娠的孕妇进行详尽的筛查,对胎儿的位置和胎盘异常进行鉴别,根据疤痕分级程度,对子宫疤痕进行高危和普通的划分,再综合家庭意见和产妇个人意见,选择剖宫产和阴道试产,在条件允许和家人、产妇、陪护意见统一的情况下,倡导阴道顺产从而降低产科的工作压力和社会医疗压力。

  • 标签: 二次妊娠 剖宫产后妊娠 分娩评估 临床生产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方法观察组采取阴道试产,对照组产妇采取剖宫产分娩。结果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只要在严格的监护下,仍可进行阴道分娩。

  • 标签: 剖宫产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内瘘拔针后不同止血方式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行血液透析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时间的先后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内瘘拔针后使用弹力绷带进行止血,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弹力绷带联合布胶布法进行加压止血,对两组患者的压迫止血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迫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27.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瘘拔针后采用弹力绷带联合布胶布法进行加压止血可获得理想的止血效果,一方面可缩短压迫止血的时间,另一方面可降低止血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内瘘拔针 止血方式 弹力绷带 布胶布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兵海军心理弹性以及应对特点,为海军新兵心理指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海军新兵500名,分别对所选新兵进行心理弹性以及应对方式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海军新兵心理弹性以及应对方式特点。结果海军新兵心理弹性状况与是否独生、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应对方式主要有解决问题、求助、退避等。结论海军新兵心理状况普遍偏好,但有部分海军新兵应对方式不成熟,临床应该结合新兵的年龄、家庭以及文化程度特征进行心理指导。

  • 标签: 海军新兵 心理弹性 应对方式 特征
  • 简介:摘要以广东省某职业技术学校检验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并基于此对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完善展开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开展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并对用人单位对专业岗位任务与技术要求进行对比分析,围绕教学质量进行探索。最后获取结果,结合笔者教学实践经验,针对中职检验专业产教融合教学方式的改善对策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中职检验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一点理论指导与支持。

  • 标签: 检验专业 产教融合 效果
  • 简介:摘要1989年WHO为健康下了一个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而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应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从心理健康到精神疾病经历着心理健康→心理亚健康→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在整个过程中,影响因素非常多,其中常见因素是职业压力。护理是我国职业压力职业排行靠前的职业。近年来,国内外在研究护理人员职业压力方面有着诸多的方法和建议。本文对于护理职业压力健康管理方式进行一个综述。

  • 标签: 护理 职业压力 护士压力 减轻压力 方式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右侧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右侧锁骨骨折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优良率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优12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为94.4%;对照组患者优8例,良6例,差4例,优良率为77.8%;两组优良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5.2±2.1)周;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8.2±2.5)周;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效果显著,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内固定 锁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和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7月~2015年11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按照住院号尾数奇偶将患者分为护1组(37例)和护2组(38例)。护1组住院期间开展常规护理;护2组住院期间给予全面优质护理。评价(1)家属满意率;(2)住院时间、护理后患者负性情绪评分、依从性评分;(3)致残率、死亡率、纠纷率。结果(1)护2组患者家属满意率显著比护1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2)护2组住院时间更短,护理后患者负性情绪评分、依从性评分显著比护1组好,有统计学差异,P<0.05;(3)护2组致残率、死亡率、纠纷率显著比护1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给予住院期间全面优质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配合度,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患者家属满意,可有效规避医疗纠纷,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 临床护理方式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