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脑血栓形成98例进行回顾分析,对照组49例进行刺五加注射液、低分子旋糖酐等西医对症治疗,研究组49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以中药血栓通脉汤治疗,依据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疗效。结果研究组治愈率32.7%明显高于对照组20.4%,总有效率89.8%明显高于对照组69.4%,无效率10.2%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6%(P<0.01)。结论血栓通脉汤联合西医疗法治疗脑血栓形成较单纯西医治疗的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脑血栓形成 血栓通脉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温阳利水对慢性心衰患者脑钠肽(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56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温阳利水组,各28例,常规组患者接受慢性心力衰竭的西医标准化治疗,温阳利水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温阳利水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并对治疗后心功能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N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NP水平均明显降低,温阳利水组患者BNP水平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阳利水组患者心功能疗效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利水方能够明显改善慢性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提高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心衰 温阳利水方 BNP 心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产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探讨合理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产后10例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资料,分析DVT的病因及高危因素,总结该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措施。结果高龄、肥胖、妊娠合并症、妊娠并发症、滞产、剖宫产等为DVT的危险因素,经过早期溶栓、抗凝、去聚等综合治疗,疗效佳,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产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旦发生,应尽早诊断及干预,预后较好,预防措施一定程度上减少其发生。

  • 标签: 产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中医证侯分布特点及证型演变特点。方法选择我院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肺炎患儿1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小儿肺炎的中医证侯分布特点及证型演变特点。结果发病年龄、季节和小儿肺炎的中医证侯分布存在相关性,而病原体和小儿肺炎的中医证侯分布则没有相关性。结论在小儿肺炎的疾病发展中,中医证侯表现为动态发展的过程,这样在不同的时段中医证型也具有各种的特点。

  • 标签: 小儿肺炎 中医证侯分布特点 证型演变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肺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中的细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2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00例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取患者痰液做细菌培养,同时采用纸片扩散法分析药敏,观察患者呼吸感染中的细菌分布特点以及耐药性。结果100例患者中共分离出79株病原菌,阳性率为79.00%,其中占据细菌比例最多的为革兰阴性杆菌,有52株,占65.82%,之后为格兰阳性球菌17株,占21.52%,真菌11株,占13.92%。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替考拉宁、夫西地酸、利奈唑胺等药物有较高敏感性。革兰阴性杆菌对对舒巴坦/头孢哌酮、莫西沙星、阿米卡星等药物有较高敏感性。结论肺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中的细菌分布特点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耐药率较高,是病情严重以及肺功能差患者发病的主要致病菌,因此严密监测细菌耐药性对临床合理用药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肺炎 下呼吸道感染 细菌分布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炎链球菌的临床分布特征、耐药性,为接下来的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将在我院中所收治的70例肺炎链球菌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给予专用药敏卡对其进行检测。结果70例肺炎链球菌患者中,其中来自儿科的有,来自痰液标本的有71.43%,分布在冬季的有42.85%,以及0至6岁之间的儿童有45.71%。两组根据季节分布进行比较,P小于0.05,差异不具有可比性。探查70例肺炎链球菌患者对于药物的耐药性,其中耐药率最高的是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次之,而古霉素的耐药率则为0;探查70例肺炎链球菌患者对于药物的敏感性,青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厄它培南、古霉素、氯霉素等均处于80%以上。儿童组分离菌株对于左氧氟沙星相比于成人组的耐药率较低,P小于0.05,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70例肺炎链球菌的来源是痰液,主要分布在儿科、以及冬季,患者年龄大部分处于0至6岁这个阶段,其中青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厄它培南、古霉素、氯霉素等均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对于患者具有一定效果。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耐药性 临床分布特征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性的分析了2006年至2008年3年来228例尿液细菌培养。结论临床医生应根据尿液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化,合理应用抗生素,遏制耐药菌的生长。

  • 标签: 泌尿系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收治时段在2014年1月-2016年5月间;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施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高于常规组的74%,(P<0.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循证护理,可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价值。方法择选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所收治的4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并在同期内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检验相同的生化项目,对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经生化检验指标结果得出,对照组患者的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和直接胆红素的生化检验指标要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的这五项指标均超出了正常范围,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白蛋白和胆碱酯酶这两项指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与正常范围相比明显更低,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硬化疾病患者开展各项生化检验能够进一步提高病症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几率,使患者尽早得到针对性治疗,减少生命风险,促进疾病康复进展。

  • 标签: 肝硬化 生化检验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胃溃疡患者采用系统健康教育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1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35例)与系统化健康教育护理措施(观察组,36例)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经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且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6.464,P<0.05)。结论在对胃溃疡患者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时,可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增用系统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显著促进对患者临床疗效的改善。

  • 标签: 胃溃疡 健康教育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上中下通用痛风”颗粒剂内服后缓解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求诊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共计7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增加“上中下通用痛风”颗粒剂治疗,观察两组中医症候、关节炎症表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中医症候改善、缩短急性痛风发作时间等方面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上中下通用痛风”颗粒剂有助于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症状、缩短急性期痛风病程、改善中医症候。

  • 标签: 急性痛风 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缓解 缩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通淋补肾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接受常规抗生素治疗的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通淋补肾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的4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92%(47/49),对照组有效率为81.63%(4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的治疗,采取通淋补肾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肾盂肾炎 左氧氟沙星 通淋补肾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拟外感久咳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医院的120例外感久咳患者,然后将这120例外感久咳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一组各60例患者。对对照组的60例外感久咳患者使用沙参麦冬汤进行治疗,对观察组的60例外感久咳患者采用久咳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60例患者,治愈34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的60例患者,治愈28例,有效2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3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久咳在外感久咳疾病的治疗方面有良好的效果,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外感久咳患者 久咳方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卒中应用通络熄风加减辨治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8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常规治疗)与研究组(44例,常规治疗+通络熄风加减辨治)。对比治疗前后不同组别血糖控制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不同组别空腹血糖(FBG)、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均有所降低(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卒中应用通络熄风加减辨治可降低血糖水平、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升临床效果。

  • 标签: 通络熄风方 糖尿病 急性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疏肝散结方中药治疗初发桥本甲状腺炎(HT)伴甲亢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初发HT伴甲亢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对照组65例,治疗组予甲巯咪唑+自制疏肝散结冲剂,对照组予甲巯咪唑,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甲状腺激素水平、自身甲状腺抗体、甲状腺肿变化,各组间比较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1.观察组对中医症候、自身甲状腺抗体、甲状腺肿大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疏肝散结方可改善初发HT伴甲亢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的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安全有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部脂肪组织分布与结石性胆囊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腹部MRI检查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9例为病例组,同时收集腹部MRI扫描正常者36例为对照组,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腹腔脂肪组织含量(VAT)、腹壁脂肪组织含量(SAT)、腹部脂肪含量组织(TAT)及VAT/SAT的差异性,评价腹部脂肪分布与结石性胆囊炎的相关性。结果结石性胆囊炎与对照组间VAT、VAT/SAT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石性胆囊炎组的腹内脂肪堆积者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部脂肪含量及其分布与结石性胆囊炎发病密切相关。

  • 标签: 腹部脂肪分布 结石性胆囊炎 MRI
  • 简介:摘要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为细胞内寄生原虫,可感染人类以及多种动物,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可引起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当宿主在免疫功能低下时,可发生严重的全身疾病,而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弓形虫以包囊形式长期存在于组织器官中。弓形虫有亲神经性(neurtripic),脑组织是共性出包囊最易侵及的部位之一,弓形虫感染对脑功能的影响逐渐受到研究者关注。研究弓形虫对血脑屏障的影响及其在脑组织的动态分布及其在宿主脑内的分布对探讨弓形虫的损伤机制极为重要,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