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venoussinusthrombosis,CVST)的诱因、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近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的6例CVST患儿临床资料。结果4/6的CVST患儿为亚急性起病。4/6的患儿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等诱因,2/6合并副鼻窦炎。6例患儿首发症状均为头痛,66.7%有视乳头水肿和脑脊液压力增高。头颅MRI联合MRV显示病变多见于上矢状窦(4/6)、横窦(4/6)及乙状窦(3/6)。经抗凝、抗血小板、降低颅内压、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症状、体征好转,未遗留神经功能缺损。治疗后随访3个月,5/6的患儿影像学复查脑静脉显影好转。结论儿童CVST以头痛、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头颅MRI联合MRV检查是早期诊断儿童CVST最重要的手段。CVST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抗凝治疗,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可用于儿童CVST。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治疗后应加强神经科和眼科随访。

  • 标签: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儿童 诊断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正畸拔牙矫治对牙弓及基骨弓宽度影响,探讨拔牙矫治后牙弓的变化规律。方法通过联合检索中国医学资料数据库(CMB)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获得拔除44+44正畸治疗病例的模型测量研究论著,并进行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有8篇,都为近年来的文章,对于基骨弓宽度变化一致,但对于牙弓宽度变化不一致。结论目前国内模型测量研究大都采用游标卡尺和分规人工测量的方法,检测精度不高。

  • 标签: 拔牙矫治 牙弓测量 正畸治疗 模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腮腺淋巴上皮源性病变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9例腮腺淋巴上皮病变的影像表现。7例行MR平扫及增强,2例患者行CT平扫。结果9例腮腺淋巴上皮源性病变均发生于腮腺,其中淋巴上皮癌3例,淋巴上皮瘤、鼻咽癌腮腺转移、原发恶性淋巴瘤各1例,Sjogren综合征3例。病理学及影像表现相似,但Sjogren综合征、恶性淋巴瘤具有一定特征。结论影像学对腮腺淋巴上皮源性病变具有重要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并可反映腮腺淋巴上皮源性病变之间的转归关系。

  • 标签: 腮腺 淋巴上皮病变 X 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放线菌病是指放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病程表现为慢性,部分表现为亚急性,由于其为口腔黏膜正常菌群,多通过口腔黏膜突破导致发病,因此多发生在面颊部、颈部,占所有患者中的60%,肺部、腹部、皮下局部均可发病,但相对罕见,其中皮下局部发病报道较少,本例患者表现为腋窝下包块,最终通过抽出分泌物培养、涂片、鉴定为苏黎世放线菌。

  • 标签: 放线菌 腋窝脓肿 苏黎世放线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近40年冠心病相关的文献进行研究,以期能够明确冠心病中医证候的变化特点。方法通过对1975-2015年的与冠心病中医证候相关的文献进行全面的研究,从其中冠心病中医证型、不同时期变化规律以及证候要素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的病症主要以气虚、血瘀以及痰浊为主,疾病类型多达28种,主要以两证素和单证素为主,同时还存在多证素。结论冠心病的主要组成证素是血瘀,单证素是其的主要证型。

  • 标签: 冠心病 中医证候 特征 文献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临床病理学特佂,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讨论。方法收集24例SPT标本,利用光镜观察其形态学特征并依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结合文献资料,对该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CT表现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24例SPT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14岁(11~19岁)。患者临床首发症状表现为重度贫血伴黄疸2例,腹部肿块破裂并出血2例,腹部肿块伴隐痛不适20例;肿瘤位于胰头部6例,其中2例伴黄疸,胰体尾部4例,胰尾部14例;肿瘤18例为囊实性,6例为囊性。病理特征为形态一致的瘤细胞形成实性及假乳头状结构,尤其是以纤细的纤维血管为轴心形成特征性的分支状乳头结构是诊断SPT的重要标志。PAS特殊染色肿瘤细胞内或细胞外可见到大小不等的淀粉酶消化后PAS阳性的嗜酸性小球。免疫组织化学vimentin、AAT、NSE、CD10、PR、在SPT肿瘤中弥漫阳性表达,Syn弥漫阳性或局灶阳性表达,CK局灶弱阳性表达,而CgA全部阴性表达。5例肿瘤浸润胰腺组织、十二指肠壁及周围脂肪组织,并见神经周围浸润、血管浸润及显著的渐进性坏死灶,均显示恶性生物学行为,最后病理诊断为实性-假乳头状癌。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是一类少见的胰腺肿瘤,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及生物学行为,结合发病年龄、性别、CT表现,并与其它胰腺肿瘤相鉴别,可以获得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正确诊断。

  • 标签: 胰腺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在男性乳腺癌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了2例男性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相关文献复习。结果与结论男性乳腺乳腺癌的术后放疗指征多参照女性乳腺癌,术后辅助放疗可能在降低男性乳腺癌局部复发方面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淋巴结阳性的患者。此外保乳手术联合术中放射治疗也不失为男性乳腺癌治疗的一种选择,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男性乳腺癌 术后辅助放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囊虫合并软组织内囊虫病的影像表现,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脑囊虫合并软组织内囊虫病患者的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影像表现。结果10例患者均有多发散在囊性低密度灶及点条状钙化影,具有特征性。结论根据X线、CT和MRI的典型影像表现,可对囊虫病作出可靠诊断,确诊仍需结合临床病理检查。

  • 标签: 囊虫病 影像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心脏手术22例的治疗经验,探讨电视胸腔镜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右侧胸壁3孔,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周围体外循环,用特制的长阻闭钳阻闭升主动脉,冷晶体心脏停跳液顺行灌注保护心肌,或心脏不停跳下,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无围手术期并发症。手术后4-6h拔除气管插管,术后2d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5~7d出院。结论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安全可靠。

  • 标签: 胸腔镜 房间隔缺损 心脏手术
  • 简介:摘要探讨胃恶性潜能未定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对1例胃恶性潜能未定血管球瘤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病理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通过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胃恶性潜能未定血管球瘤的临床症状主要为上腹部疼痛、不适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影像学为胃粘膜下及胃壁肿块,境界欠清;病理形态学特点表现为肿瘤组织位于胃壁肌层呈侵袭性生长,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无明显坏死及核分裂像;表达SMA、Vimentin、Calponin等标记。结论胃恶性潜能未定血管球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胃原发间叶性肿瘤,需要与胃肠道间质瘤、类癌等进行鉴别;确诊依靠大体标本行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治疗以外科手术扩大切除加密切随访。

  • 标签: 胃肿瘤 恶性潜能未定血管球瘤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髓质海绵肾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髓质海绵肾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入院诊断为双肾多发结石的患者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术中确诊为髓质海绵肾,术后复查残石率较高。结论髓质海绵肾是一种特殊的肾脏畸形病变,常规检查易误诊为

  • 标签: 髓质海绵肾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肾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2例后肾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光镜观察、HE染色及免疫组化方法对该病例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组病例术前均诊断为肾肿瘤,手术方式分别为后腹腔镜下行肾部分切除和肾肿瘤剜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肾脏后肾腺瘤。免疫组化提示免疫组化染色EMA(++),CK7(+),Ki-67阳性率约1%,WT-1、CD15、CgA、Syn、CD57、CD10和CD30均(-)。术后分别随访13个月及5个月,均无肿瘤转移或复发。结论后肾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肾脏上皮源性肿瘤,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被误诊为恶性肿瘤,应与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瘤等加以鉴别,结合影像等资料能够初步诊断,确诊依靠病理组织学。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法,预后良好,但应密切随访。

  • 标签: 后肾腺瘤 免疫组化 病理 鉴别诊断 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征及鉴别诊断,对3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分析3例鼻腔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资料,标本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结合组织形态学特点和免疫组化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组织形态特点是形状不规则的上皮样细胞、短梭形细胞弥漫分布,细胞异型性明显。免疫组织化学以HMB43、S-100阳性为特点。结论发生于鼻腔的恶性黑色素瘤较为少见,病理诊断应结合临床、形态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检查是确诊的最重要依据。

  • 标签: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及研究新进展。方法通过一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病例,搜集关于此疾病相关的文献进行汇总复习。结果通过影像学、分子标记物进行诊断及鉴别,但均需手术治疗,术后未发现复发。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个罕见、低度恶性的胰腺外分泌肿瘤,好发于年轻女性,治疗依赖于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 标签: 胰腺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络膜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起源及相关治疗。方法分析6例脉络膜黑色素瘤临床资料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结果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视野缺损,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病理以梭型细胞型为主。结论当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时,相关的影像学知识和临床资料将有助于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脉络膜黑色素瘤 误诊 病理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