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臂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70例前臂骨折患者视为分析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n=35)。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方式,参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以及患者的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7.14%,差异比较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85.71%,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区别(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愈合时间相对较短,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臂骨折手术中,应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方式,能够显著提升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缩短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前臂双骨折 手术治疗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Radiography,DR)是由探测器,扫描控制器、系统控制器、影像监示器组成的X线数字化采集系统。根据探测技术不同DR系统分为直接数字化摄影系统,(DirectDigitRadiographyDDR)和间接数字化摄影系统(IndirectDigitRadiographyIDR),DDR是指采用平板探测器技术直接将X线光子转换为数字信息的摄影系统。数字摄影能量减影(DualEnegySubtractionDES)就是基于这一技术实现的。

  • 标签: 数字化X线摄影 双能量减影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J管内引流患者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总结300例J管内引流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结果J管的临床应用,保护了肾功能,缩短了病人住院时间,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及健康宣教,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 标签: 双J管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导致的侧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78例我科收治的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康复良好者61例,中度残疾者13例,重度残疾者3例,死亡1例。结论密切观察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动态复查患者头颅CT以了解侧额叶血肿及脑水肿的变化情况,各项观察指标稳定者保守治疗,如有变化及早手术。

  • 标签: 脑挫裂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2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按照Schatzker分型Ⅳ型4例,Ⅴ型14例,Ⅵ型2例。行骨折切开复位侧钢板内固定术。结果共20例患者随访时间为8~24个月,平均14.6个月。按照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优7例,良好11例,可1例,差1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结论钢板内固定能有效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双钢板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期矫治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下颌骨发育不足的患者56例,然后使用Twinblock功能矫正器进行上下颌骨的矫正,后期再用直丝弓固定矫正器进行Ⅱ期矫治治疗。结果下颌升支高度增加,下颌体长度增加,ANB角显著减少,覆盖关系有所改善,侧貌经治疗后得到改善。结论期治疗对替牙期下颌后缩畸形的患者有明显的效果

  • 标签: 下颌后缩畸形 双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8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育法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位41例。其中实验组41例患者使用钢板内固定,对照组则实施锁定板内固定,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实验组41例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钢板法治疗,可以缩短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的病痛,诱发并发症低,在临床治疗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双钢板法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长期留置腔导管血液透析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3年07到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实施长期留置腔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长期留置腔导管,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本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长为5.2~49.6个月,平均血流量为(200.6±10.3)ml/min。在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的隧道口位置发生炎症反应,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痊愈,未对后续治疗造成影响,不良反应率为4.76%。结论对于血液透析者,实施长期留置腔导管可为其提供充沛的流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低,操作简单,在进行护理过程中,护士要严守无菌原则,依照正确使用方式留置导管,这样能够加长导管使用寿命,全面提升生活品质,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双腔导管 长期留置 血液透析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钢板固定技术在治疗肱骨远端骨折中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肱骨远端骨折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已就诊为C型肱骨远端骨折60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AO/ASIF进行分类,可分为C1型20例,C2型40例。对实施钢板固定治疗手术后的患者进行12个月的为期随访,观察患者的骨折伤情愈合情况,判断他们关节功能的恢复状况。结果采用Cassebaum法进行评估,结果按照Cassebaum评估后优30例,良20例,可10例,优良率达到81%。结论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双钢板 固定治疗 肱骨远端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拇指腱鞘炎又称“弹响指、扳机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指部慢性损伤。临床上一般采用理疗、封闭、中药熏洗、普通针灸治疗,效果欠佳。本人自创针短刺法治疗该疾病38例,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拇指腱鞘炎 双针短刺 弹响指 扳机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J管患者出院实施健康指导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6例术后留置J管出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并对出现的常见并发症进行观察和处理,使其掌握健康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结果出院后通过制定详细的健康教育指导及电话随访,可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结论患者带J管出院的并发症机会较多,所以开展留置J管病人的出院健康指导如饮食、休息及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等工作对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 标签: 双J管 出院患者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采用金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2%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结论金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具有协同作用强、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腹泻 金双歧 思密达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通过切口钢板内固定与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0例,依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参照组40例(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与试验组50例(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接近,P>0.05,无可比性。结论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与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相当,均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建议进行推广。

  • 标签: 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部手术采用腔支气管插管麻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肺部手术用腔支气管插管麻醉患者800例,分析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800例肺部手术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虽有10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单肺通气(OLV)时出现低氧血症,但是经过及时有效处理后,低氧血症逐渐矫正,手术顺利完成。结论对肺部手术患者麻醉过程中应用腔支气管插管,成功率高,能够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低氧血症发生率低,该麻醉方式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双腔支气管 插管 肺部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手段。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3月-2014年3月我科300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其中单钢板组(包括加压钢板、锁定钢板)、带锁髓内钉组、锁定钢板组各100例,随访时间0.5-2年。结果单钢板组出现内固定失效、骨不连等并发症率11%,锁定钢板组1.5%,带锁髓内钉组7%。结论锁定钢板固定增加了骨折稳定性,减少了并发症发生,是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双锁定钢板 成人股骨干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胸腔镜(VATS)单或操作孔法切除后纵隔肿瘤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方法分析在胸腔镜用单操作孔切除后纵隔肿瘤30例患者临床资料,与同期操作孔切除的后纵隔肿瘤患者30例对比。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第一天白细胞值、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24h、48h)、术后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VATS单孔操作孔切除后纵隔肿瘤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24小时白细胞值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疼痛VAS评分、48h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比操作孔有优势(P<0.05)。结论VATS单操作孔技术较孔技术有疼痛轻、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但受到了手术器材,手术技巧等的限制,在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方面无优势,且适应症偏少。若能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其优势会更明显。

  • 标签: VATS单 双操作孔 后纵膈肿瘤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