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大黄联合清胰汤胃管注入灌肠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组,即清胰汤联合大黄和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血常规、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胰腺周围渗出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7%,对照组为76.32%;治疗组症状改善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 标签: 大黄 清胰汤 急性胰腺炎 对照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黄颗粒胃管内注入及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4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行抗炎、抑酸、胰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大黄颗粒胃管内注入及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均<0.05)。结论大黄颗粒胃管内注入及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可靠。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治疗大黄颗粒
  • 简介:摘要作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的一项诊断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逐渐的介入了眼科临床的诊断工作之中,并渐渐的成为眼底病的最为常用早期诊断、临床治疗与预后评估的手段之一,这对于患有青光眼的患者的治疗工作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而超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ultrahigh-resolution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UHR一OCT)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也是的眼科医生能够更加清晰的观察到患者的视网膜内部结构,这将会在在眼科上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OCT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简单的介绍。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青光眼 早期诊断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对结核性胸膜腔积液(包裹性)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的30例结核性胸膜积液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例,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1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优于对照组(80%),P<0.05。结论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可显著提高结核性胸膜腔积液(包裹性)患者临床疗效。

  • 标签: 尿激酶 胸膜腔内注入 结核性包裹性胸膜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管注入解磷啶及甘露醇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配合效果进行讨论。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及实验组(解磷啶及甘露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配合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管注入解磷啶及甘露醇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配合可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解磷啶 甘露醇 有机磷农药中毒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应用经单侧、双侧注入人骨水泥的PVP治疗的有效性,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1月收治并已确诊的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6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3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单侧PVP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双侧PVP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X线的检查次数,患者骨水泥的所用量以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5.17±8.44)min,术中X线的检查次数为(12.52±4.37)次,骨水泥的用量为(3.28±0.85)ml以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为(68.96±12.36)分;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则分别为(46.38±10.25)min,术中X线的检查次数为(22.12±3.05)次,骨水泥的用量为(5.17±1.31)ml以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为(70.12±12.49)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X线的检查次数以及骨水泥的所用量的对比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采用单侧PVP术治疗的效果与双侧PVP术相比具有手术治疗时间短、患者术中X线的检查次数与骨水泥的用量显著较低的特点,可改善患者疼痛的情况,单侧PVP术能够作为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的理想方案。

  • 标签: 胸腰椎压缩骨折 双侧PVP术 单侧PVP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后10min内当即抽液,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55例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09~2010年来我科就诊的55例患者为常规组,2010~2011年就诊55例结核性网状粘连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55例为实验组进行对比,研究组55例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后10min内即抽液,常规组55例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2~3d后抽液。结果研究组所需的注药次数胸水吸收时间、胸穿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后B超测胸膜厚度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后,短时间内可起到治疗胸膜粘连包裹的作用。

  • 标签: 尿激酶 结核 胸腔积液 胸腔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实施高粘度骨水泥不同注入量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2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不同剂量的高粘度骨水泥治疗,以不同的剂量将其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析治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三组之间在术后1d和3个月伤椎椎体高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低剂量组患者骨水泥渗漏最低,与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对患者生活影响较大,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可以恢复患者的骨折部位,且给予高剂量的高粘度骨水泥能够较好的恢复伤椎椎体高度,可减少骨水泥的渗漏,因此对于压缩性骨折应视情况选择骨水泥的治疗剂量。

  • 标签: 高粘度骨水泥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