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护士要运用心理学和护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探索中医骨科门诊病人的心理规律,根据病人不同的年龄、性别、籍贯、民族、文化、职业和经历的心理差异,采取最佳的心理护理措施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使病人安心治疗,早日康复。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就“患沟通”在中医骨科门诊护理中的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骨科门诊 护患沟通 护理重要性
  • 简介: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健康意识水平的提高及健康需求的增加,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男性护理人员相对于女性的工作优势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因此临床上对于男护士的需求量大增。

  • 标签: 职业院校 男护生 专业认同
  • 简介:作者简介叶容(19753),女,重庆市沙平坝区人,本科,师,现在新桥医院肿瘤科二病区护士长,主要从事肿瘤临床护理研究。摘要目的总结实习生的带教方法,指导实习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好各项临床护理技术。方法分析带教老师和实习生的特点,回顾以往的带教过程,总结带教经验。结论一对一的临床实践示范、因材施教、注重心理沟通的带教模式有利于激发实习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更好地完成实习工作。

  • 标签: 护生 临床带教
  • 简介:目的:探讨导致患纠纷的原因,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8月产科收治的84名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患纠纷事件23例。针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对策。结果:产科患纠纷的原因涉及护理人员素质、服务态度、操作规范等。结论:医院应总结患纠纷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对策,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母婴健康。

  • 标签: 新形势 产科 护患纠纷 原因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骨科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骨科未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的1200例临床资料和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1200例临床资料,比较干预前后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和投诉率。采用冈谷惠子的患关系信任度量表比较两者的患关系信任度。结果: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后,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服务质量投诉率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患关系信任度量表结果显示,干预前后患关系信任度总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患关系信任度41个项目上,实施后有34项得分高于实施前,其中6项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骨科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服务质量投诉率,提高患者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和患关系信任度,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骨科患者 护患关系 信任度
  • 简介:目的:调查高职生临床沟通能力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方法:以问卷调查形式,对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实习的83名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00%的高职生认为临床沟通非常重要,影响高职生临床沟通能力的因素很多,其中高职生临床沟通能力得分受专业知识、护理工作量、环境、患者的信任度等因素影响。班干部组的临床沟通能力得分高于非班干部组(P〈0.05)。结论:高职生在临床沟通方面能力欠缺,学校及相关临床带教老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标签: 高职护生 临床沟通能力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护士只需要打针输液”的理念已经不适应社会需要.现阶段,除了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精通护理专业知识外,社会及医院对当代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文素质是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们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中通过学习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基本属性,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拥有良好的人文素质能构建和谐的外部关系,给患者以正面影响.如何培养护生成为高素质的职业者,将其培养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职业教育更贴近社会,贴近医院.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对生的培养,应结合社会、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需要,逐步导入具有护理职业特色的人文理念,这样才能培养符合社会和医院需要、受到病患和同事欢迎的高素质人才.

  • 标签: 护理 文化教育 人文素质 高等院校
  • 简介:对于实习生来说,刚从学校走向社会,自身的能力和素质都没能在社会生活中得以锻炼。不能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充分的转化为护理工作能力。实习生在医院中会有带教医师对其指导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提供帮助。但实习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护理临床实习的效果。而临床实习的效果是考察实习生合格标准的重要依据。文章就实习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实习生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一些建议。

  • 标签: 实习护生 自我管理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骨伤科患者护理中中医辨证施的应用疗效。方法:厦门中医院骨科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7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在护理中开展中医辨证施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未开展中医辨证施)与实验组(35例:开展中医辨证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数字模拟VAS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97.15%)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骨伤科 护理 中医辨证施护 躯体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离子型造影剂副作用的药理特点分析及临床表现分类研究,达到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和得到及时对症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05-2015年1481例各种造影进行分类。结论副反应的发生与造影剂的剂量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发生的必然条件,而大剂量注射造影剂则会大大提高副作用的发生率。

  • 标签: 离子型造影剂 副反应 临床分类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16螺旋CT在小肠扭转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经16螺旋CT扫描拟诊为小肠扭转的患者24例,对其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并进行图像处理。观察其在小肠扭转诊断中的意义。结果有1例全小肠扭转出现肠壁水肿增厚;13例空肠扭转中,其中顺时针扭转为9例,逆时针扭转为4例;5例回肠扭转;肠扭转中出现腹腔渗血有4例。经CT确诊的19名患者中,有16例同时出现C形征与鸟嘴征,占84%,5例疑似病例中,经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发现,出现C形征与鸟嘴征并存的有4例,占80%;19例CT直接确诊的患者中,肠管积气积液及周围肠管气液平各有16例和14例,分别占84%和74%。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6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肠扭转的早期诊断中非常重要。

  • 标签: 小肠扭转 螺旋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