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妇术中采用不同温度甲硝唑溶液冲洗宫腔对产后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法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5例剖宫产产妇分为低温组、加温组、高温组,各45例,其中低温组采用22~24℃甲硝唑溶液冲洗宫腔,加温组采用37.5~37.8℃甲硝唑溶液冲洗宫腔,高温组采用39~40℃甲硝唑溶液冲洗宫腔,对比三组手术指标、产后感染发生率。结果:三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温组术后2h出血量较低温组、高温组更低(P<0.05),加温组、高温组术后体温较低温组更高,术后心率更低(P<0.05),加温组产后感染发生率较低温组、高温组更低(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术中采用不同温度甲硝唑溶液冲洗宫腔可减少产后出血,减轻手术应激,预防产后感染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温度 甲硝唑溶液 剖宫产 冲洗宫腔 产后感染
  • 简介: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凝血检验过程中真空采血管、标本放置时间和温度产生的影响。方法是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00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PT、APTT、TT、FIB凝血四项检验,对患者检验结果及相关指标进行记录,将标本分别放置在冰箱及室温环境下一段时间,并记录结果。结果显示,国产A管的相关水平与BD管比较差异不明显,而国产B管的TT水平相较BD管有明显差异,且随着标放置时间逐渐延长,其检测水平也会发生一定的偏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得到的结论是,凝血检验结果与真空采血管的质量和标本的存放时间均有一定的联系,检验人员应当尽可能合理的选取凝血真空采血管,尽量采用冷藏方式并且在采血完毕后两个小时内及早完成检验过程,从而能够更好的保证标本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组织浸蜡和烤片的温度、时间对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收集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我院外科手术切除的46例标本,观察比对两组组织切片浸蜡温度和时间对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以及不同烤片温度和时间下对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结果:在常规情况下,组织浸蜡的温度和时间长短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不明显,在烤片温度提高到70-80℃时,烤片时间在3小时以内也同样无明显影响,但随着烤片温度提高,时间增加时会减弱,尤其在80℃的浸蜡温度且超过16小时的组织在免疫组化染色表达时,免疫染色强度和阳性率有一定的减弱。结论: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各个环节均有可能引起抗原丢失,所以切片样本要在短时间内使用固定液固定,避免发生自溶,且烤片温度不易过高,时间不易过长,以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免疫学检验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临床应用中,药物的稳定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尤其在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更是备受关注。马来酸氯苯那敏溶液作为一种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其稳定性对于保障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马来酸氯苯那敏溶液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稳定性,对于指导药物的储存、运输和使用具有重要价值。本次从马来酸氯苯那敏溶液、临时配置抗过敏药物作用、临时配置儿童用药的重要性及不同环境温度稳定性入手,为探究如何保证儿童特殊用药质量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马来酸氯苯那敏溶液 临时配置药液 环境温度 药物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清样本在相同温度下保存不同时间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方法:选取新鲜血清样本60份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4组,将其在同一条件下保存1、7、14d,并对不同阶段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与即刻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随着相关血清样本的存储时间延长,总蛋白、谷草转氨酶、白蛋白、尿素氮和血糖水平均出现了显著的变化(P<0.05)。结论:随着血清样本保存时间的延长,相关生化指标会产生明显变化,因此需要在获取样本之后尽快实施检验。

  • 标签: 血清标本 生化指标 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温度膀胱冲洗液在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膀胱痉挛出血的影响。方法:研究着眼于本院2021年1月到2023年4月行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资料,采用抛硬币法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就冲洗量、冲洗时间、膀胱痉挛与出血情况对比对照组(室温膀胱冲洗液,50例)和观察组(人体腋下温度膀胱冲洗液,50例)的差异,分析膀胱冲洗液不同温度的运用可行性。结果:观察组冲洗量少,冲洗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膀胱痉挛与出血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膀胱冲洗液处于人体腋下温度状态时,可以减少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冲洗液用量和冲洗时间,减少患者膀胱痉挛与出血症状发生风险。

  • 标签: 膀胱冲洗液 前列腺电切术 膀胱痉挛 膀胱出血 出血症状
  • 简介:摘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企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力,卫生执法部门需要思考疫情下的出现执法新问题、新难题。本文通过对一起卫生执法部门批准当事人分期缴纳罚款的案例分析,探讨在疫情期间卫生监督中引入柔性执法理念,在全力防控疫情中关注企业的生存环境,从而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 标签: 疫情 卫生监督 柔性执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光照、放置时间下头孢呋辛钠与氟康唑氯化钠的配伍稳定性。方法使用HPLC法进行检测,分析头孢呋辛钠与氟康唑氯化钠配伍溶液在不同温度、光照、放置时间下稳定性,温度设置为4℃、25℃,光照强度设为无光、2500Lx,放置时间为溶液配伍后0h、0.5h、1h、2h、4h、6h及8h;对配伍溶液的PH值、外观、不溶性微粒及含量进行观察。结果不同时间点光照对配伍溶液的PH值、外观与不溶性微粒影响较小;温度对配伍溶液的PH值、外观与不溶性微粒的影响表现为促进作用,温度越高则变化发生时间越短、PH值增高、外观呈黄色,出现沉淀;控制变量温度为25℃时、无光照时药物含量维持>98.8%,出现光照后含量下降至97.3%左右;对光照条件进行控制且温度保持4℃,药物含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少。结论头孢呋辛钠与氟康唑氯化钠配伍易受到温度、光照、放置时间影响,故配制后需在无光照、低温条件下保存。

  • 标签: 不同温度 光照 放置时间 头孢呋辛钠 氟康唑氯化钠 配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