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患者行膝前外侧双切口钢板术治疗,B组患者行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2.5%,并发症发生率为50.0%,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5%,并发症发生率为15.0%,经过χ2检验,P<0.01。结论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术式需要依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合理的方案。

  • 标签: 复杂型 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 口外治疗下颌角及升支骨折的效果 , 方法:选择 2017 年 9 月 -2018 年 9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下颌角及升支骨折患者 40 例,采用口外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对患者的骨折愈合的情况以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I 期愈合率、 II 愈合率以及延迟愈合率分别有 52.50% 、 27.50% 和 20.00% ,愈合率 80% ( 32/40 ),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暂时性面瘫、面部神经损伤、咬合干扰、腮腺涎漏的例数分别有 3 、 2 、 2 、 4 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27.50 ( 11/40 ),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口外治疗下颌角及升支骨折的效果较好 ,该种治疗方式切口置管、简单,但是容易留下疤痕。

  • 标签: 口外入路治疗 下颌角及升支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膜整形术治疗下眼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需接受整形术治疗下眼袋患者50例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下眼袋皮肤手术,观察组实施结膜整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不同的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比对照组患者更低,两组相比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结膜整形术应用于患者下眼袋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结膜入路 整形术 下眼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路手术结合后路手术于单纯后路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作用。方法:择取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老年患者进行实验,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病患实施后路手术联合前路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后路手术治疗,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接受椎体成形手术与后路手术合并治疗的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进行单纯后路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有效率,对照组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高于实验组的发生率,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前路手术 脊柱结核 后路手术 治疗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采用后侧内固定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48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采用后侧内固定治疗法,对比研究组后的效果。结果 患者关节功能评分与Rasmussen评分方面,研究组明显要比参照组优(P

  • 标签: 后侧入路内固定 胫骨平台 后侧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跟骨骨折行微创跗骨窦复位骨折+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价值。方法:纳入96例跟骨骨折患者,予以各样本随机分组,即常规组、微创组,均有48例样本,前者行常规大切口内固定,后者行微创跗骨窦复位骨折+螺钉内固定,样本统一在2021年4月-2022年4月入选,评估关节功能,观察预后情况。结果:统计各组别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数据,在微创组达到93.75%,检验计算后数值比常规组(75.00%)高,P0.05。术后通过跟骨宽度、高度等评估预后情况,前者在微创组比常规组低,后者在微创组比常规组高,P

  • 标签: 跟骨骨折 预后情况 螺钉内固定 临床影响 跗骨窦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时最佳方式。方法:选取60例接受腹腔镜治疗的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模式为胆囊三角解剖;观察组模式为胆囊后三角解剖,分析两组手术情况以及恢复情况。结果:对于具有黏连的患者采取观察组的治疗模式其手术出时间、术后疼痛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时采取胆囊后三角解剖模式效果更加理想,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 腹腔镜治疗 入路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规范化介入护理在股动脉行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为研究病例时间段,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80例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规范化介入护理,对比心功能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接近正常范围,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在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患者护理工作中通过予以规范化介入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其并发症,并促进患者心功能改善,对其病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借鉴及推广。

  • 标签: 规范化介入护理 经股动脉入路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垂体瘤鼻蝶术患者开展认知行为结合预防性护理对其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接受鼻蝶术的垂体瘤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共计48例,均于2023.02-2024.02参与研究,并依据随机法行分组处理,设置组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认知行为结合预防性护理,对比不同的护理价值。结果 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各评分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的各评分均有所提升,其中观察组评分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接受鼻蝶术的垂体瘤患者开展认知行为+预防性护理的价值显著,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可推广。

  • 标签: 认知行为 预防性护理 垂体瘤经鼻蝶入路术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配合手术护理对垂体瘤患者嗅觉及其他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垂体瘤患者取样72例,均于2020年02月至2022年02月在我院接受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顺序编码法分为试验组(36例,优质手术护理)和参照组(36例,常规护理),观察嗅觉变化,对比 SF-36评分和并发症率。结果:术后5个月,试验组嗅觉阈值(1.98±0.21)分,比参照组(2.17±0.22)分低,SF-36评分比参照组高,并发症率2.78%(1/36),比参照组16.67%(6/36)低,P<0.05。结论:垂体瘤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中辅以优质手术护理方案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嗅觉障碍,促进嗅觉恢复。

  • 标签: 并发症影响 垂体瘤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肾穿刺活检效果,明确不同方式的优缺点,希望对初学者相关操作做出引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肾病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组30与II组40例,两组病例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I组采用头端进针,II组患者接受尾端进针。在超声引导下应用自动活检抢,18G组织切割针进行活检,比较两组病例活检效果。结果所有均确诊为弥漫性肾病;I组穿刺进针频次少于II组、标本总长度短于II组、单位长度内肾小球数目多于II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II组,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肾小球总数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取材成功率为96.7%(58/60)。结论从头端进针能够减少进针频次,但操作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建议初学者加强练习。

  • 标签: 肾活检 超声检查 自动活检术 效果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胫骨平台后侧骨折采用改良膝关节后内侧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将 100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50例。使用改良膝关节后内侧手术治疗研究组,使用加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出现率,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恢复优良率和骨折复位优良率,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胫骨平台后侧骨折采用改良膝关节后内侧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改良膝关节后内侧入路 胫骨平台 后侧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胸前外侧小切口非体外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35例左胸前外侧小切口非体外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期护理要点,实施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了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大大增加了治愈率。结果此组35位病患都在全麻常温非体外循环的情况下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35位病患术后痊愈,无死亡,无并发症,无中转开胸或者中转体外循环手术。结论左胸前外侧小切口非体外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护理不仅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 标签: 左胸前外侧小切口 非体外 冠脉搭桥术 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111-02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探讨通过三角肌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对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接收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60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模式,针对观察组实施三角肌锁定钢板内固定模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过程中,有效通过三角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模式,这样可以呈现出更加安全、高效的临床疗效。这种治疗方法可以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对治疗总有效率的提升有关键作用,同时整体的操作更加简单方便,流程可以得到进一步的简化和优化,患者的依从性也可以得到显著提升。所以这种方法有运用的必要。

  • 标签: 经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 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前后联合、多钢板固定桡骨远端粉碎性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2 月到 2018 年 10 月其间我院 治疗 的 18 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都进行前后联合、多钢板固定手术,对患者在手术治疗完成后,依据 GW 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估。 结果: 本组 18 例患者获得随访 9~18 个月,平均 12.5 个月, 疗效评定优 11 例,良 6 例,优良率 94.44% 。 结论: 应用前后联合、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 AO 分型 C3 型骨折) 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前后联合入路 多钢板 固定 桡骨远端 粉碎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73例颅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显微外科手术不同治疗后,观察颅脑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其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手术治疗3、6、12个月后,颅脑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逐渐提升,显著高于术前。在73例颅脑肿瘤患者当中,其肿瘤全切率为89.04%,临床症状缓解率为91.78%,术后感染率为5.48%。结论显微外科手术不同治疗颅脑肿瘤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入路 颅脑肿瘤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复杂的距骨骨折患者采取内踝截骨手术治疗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段,选取该时段内我院就诊的40例复杂的距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在数字表分组法下,将其随机分成20例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给予实验组内踝截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距骨骨折 内踝截骨手术入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胆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采用胆囊后三角解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并观察其效果。方法:患者选择为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72例,选择期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并且分成后三角组与三角组,后三角组使用胆囊后三角解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三角组用胆囊三角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后三角组和三角组手术指标比较,后三角组手术时间是35.79±4.18(min)、住院时间是5.25±0.75(d),三角组分别是54.96±6.63(min)、8.26±1.03(d),(t=4.238,p=0.028),结果有差异。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使用胆囊后三角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炎 胆囊后三角入路 胆囊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