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藻酸盐类敷料联合自制负压引流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100例压疮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04月-2021年04月,采取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行藻酸盐类敷料联合自制负压引流技术护理),各50例。比较两组压疮伤口愈合状况以及依从性。结果 研究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伤口愈合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藻酸盐类敷料联合自制负压引流技术护理的应用价值更高,可促进压疮患者伤口的愈合,并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藻酸盐类敷料 自制负压引流技术 压疮伤口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针刺配合丹参多酚酸盐对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肌僵直的治疗效果。方法 于2019年9月-2021年8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帕金森综合征伴肌僵直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口服美多芭治疗,观察组实施针刺配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帕金森综合征 肌僵直 针刺 丹参多酚酸盐
  • 简介:【摘要】 目的:考察心安胶囊中总黄酮在pH7.8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出曲线。方法:采用浆法装置进行溶出度测定,以pH7.8磷酸盐缓冲液9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50转/分钟,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检测波长510nm,计算不同时间点的累计溶出度,并绘制溶出曲线。结果:总黄酮含量方法专属性强,芦丁在0.02mg/ml~0.15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y=5.23x-0.021(r=1.0)。在测定浓度80%~120%范围内,芦丁加样回收率为99.6%(n=9),RSD为0.22%,心安胶囊中总黄酮在pH7.8磷酸盐缓冲液中能快速溶出。结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心安胶囊中总黄酮溶出量,其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节约检测时间,可作为心安胶囊中总黄酮溶出度控制方法。

  • 标签: 心安胶囊 溶出曲线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伤口应用藻酸盐银敷料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慢性伤口疾病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分组,常规组(n=31)实施藻酸盐银敷料干预,观察组(n=31)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干预。对比两组的伤口面积及疼痛评分、伤口愈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伤口面积(8.75±2.13)cm 及疼痛评分(2.85±0.63)分、换药次数(2.13±0.31)分经干预后低于常规组的伤口面积(12.25±2.37)cm 及疼痛评分(4.45±1.07)分、换药次数(5.16±1.25)分,P<0.05;观察组的伤口愈合率随时间延长均治疗2周(46.55±4.04)%、治疗4周(77.64±7.74)%、治疗6周(94.54±9.61)%高于常规组的治疗2周(30.51±3.71)%、治疗4周(59.45±9.61)%、治疗6周(75.94±6.24%),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23%低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9.35%,P<0.05。结论:在慢性伤口干预中使用藻酸盐银敷料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方法,不仅可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不适感,更能促进伤口的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可见该方法在慢性伤口治疗中能够获取较快的伤口愈合速度,减少护士换药次数带来的工作量,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显著的效果。

  • 标签: 慢性伤口 藻酸盐银敷料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常规口服阿司匹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滴丹参多酚酸盐。对比两组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44%高于对照组的64.44%,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粘度(高、低切)、红细胞聚集、血浆粘度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氧化应激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C)、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MDA)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氧化应激指标水平。

  • 标签: 丹参多酚酸盐 冠心病心绞痛 疗效 血液流变学 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建立了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化妆品中4,5-二氨基-1-(2-羟乙基)吡唑硫酸盐等10种染发剂的分析方法。样品经2g/L亚硫酸氢钠-无水乙醇(体积比1:1)超声提取后,用2g/L亚硫酸氢钠水溶液定容至25mL。采用资生堂C18  MGⅡ(250mm×4.6mm×5μm)色谱柱分离,以0.02mol/L的磷酸氢二钾(磷酸调节pH为7.50)-甲醇-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在230nm和300nm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0种染发剂在1μg/mL~200μg/mL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方法检出浓度为0.02%,方法定量浓度为0.05%,平均回收率为84.4%~106.1%,相对标准偏差为(n=6)0.3%~3.7%。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准确、快速、简便,适用于化妆品中4,5-二氨基-1-(2-羟乙基)吡唑硫酸盐等10种染发剂的的测定。

  • 标签: 染发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