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减和临床甲减患者血脂水平变化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甲减患者(I期)和80例临床甲减患者(II组),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择8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情况。将临床甲减组按TSH分层(分为TSH4.78~10uIU/L和TSH>10uIU/L)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I组TG、TC、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I组TC、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层后,TSH4.78~10uIU/L几临床甲减组CHO与对照组有升高趋势,但统计学差异,TSH>10uIU/L几临床甲减组CHO、TG、L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甲减和临床甲减患者血脂水平明显升高,且临床甲减患者血脂升高与TSH值升高有关。

  • 标签: 甲减 亚临床甲减 血脂 促甲状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和总结,探讨低温治疗的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采用药物+物理降温的方法,将患者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有无并发症的发生。结果30例治疗患者中18例治疗有效,8例因并发器官衰竭死亡,4例放弃治疗。结论低温治疗降温迅速、疗效可靠、减轻护理工作量,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落实相关护理措施。

  • 标签: 亚低温治疗 气管切开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专科护理在基层医院ICU中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专科成立前的40例护士作为对照组(常规ICU护理管理模式),选择我院专科成立后的40例护士作为实验组(专科护理),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科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亚专科护理 基层医院ICU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温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0月100例采用低温治疗的重症脑梗塞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家属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降低低温治疗并发症的出现,提高家属满意度,可推广使用。

  • 标签: 亚低温 脑梗塞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热射病的定义为核心肛温高于40℃,伴皮肤干燥、灼热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谵妄、惊厥、昏迷等。热射病分为劳力性热射病和典型热射病,后者又称非劳力性热射病[1]。在生活方式及工作方式改变的背景下,EHS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且发病人群也集中在健康青年人中,对这类疾病患者,如果不能及时的救治患者,患者死亡率高达10~50%。EHS的治疗上,快速降温措施的实施是关键的首选[2]。本文旨在探讨证低温在劳力型热射病治疗中的应用。

  • 标签: 亚低温 劳力性热射病 治疗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2010.01~2010.12大庆龙南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低温治疗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低温组在生后12h内给予全身低温治疗,维持肛温在(34.0±0.5)℃左右,持续72h,对照组在监护下维持肛温在(37.0±0.5)℃,两组急性期及恢复期其余治疗措施相同。通过对两组患儿不同时期神经学评分、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及婴幼儿智能运动发育检测等来评价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远近期疗效。结果(1)神经学评分两组患儿在治疗前神经学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低温组在治疗12h、24h、48h、72h及80h的神经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神经行为测定两组患儿分别在生后7d、14d和28d做NBNA检测,14d和28d的NBNA测定。低温组测定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3)婴幼儿CDCC智能发育评估3个月、6个月时,低温组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全身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明显的近期和远期神经保护作用。

  • 标签: 脑缺氧 脑缺血 亚低温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胶原酶消化法对大鼠胰腺组织经过短时消化,以获得大量纯度高和功能良好的大鼠胰岛单层细胞,以此为材料研究了孜比提片对大鼠胰岛细胞生长和胰岛素释放的影响。方法胰岛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不同浓度HZT组(20μg/ml、40μg/ml、80μg/ml)、高糖组、高糖+不同浓度HZT组(20g/ml,40g/ml,80g/ml)、棕榈酸组、棕榈酸+HZT组(80g/ml)、油酸组、油酸+HZT组(80g/ml)。将正常对照组,高糖组(33.3mmol/L),高糖+HZT组(80g/ml);棕榈酸组(0.25mmol/L),棕榈酸+HZT组(80g/ml),油酸组(0.25mmol/L),油酸+HZT组(80g/ml)分别在37℃,5%CO2分别培养72h和36h,进行葡萄糖负荷试验,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液中胰岛素水平。结果高糖+HZT组(80g/ml),棕榈酸+HZT组(80g/ml)和油酸+HZT组(80g/ml)胰岛素分泌量分别显著高于高糖组,棕榈酸组和油酸组(P<0.01),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降糖孜比提片能显著促进胰岛细胞生长和胰岛素分泌,并具有一定保护胰岛细胞功能的作用。

  • 标签: 胰岛 胰岛素 细胞培养 脂肪酸 葡萄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炎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探查甲状腺,并反复复查,回顾分析甲炎病人在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的声像图特征,以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甲炎病人的甲状腺声像图因治疗方法不同,声像图动态变化是有差异的,对评价此病的病程变化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超声 亚甲炎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效果,方法对100例在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结果所有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通过舒适护理,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心理、生理状况有所改善,术后随访患者满意度达97.8%。结论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理舒适度,提升了手术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舒适护理 手术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温治疗在新生儿重度窒息中的应用效果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度窒息新生儿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患儿接受低温治疗和护理,对照组50例患儿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气分析参数。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血乳酸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温治疗,同时结合体温控制、神经系统观察和护理、呼吸道护理,以及健康指导,对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重度窒息 新生儿 亚低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龋齿的预防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的科保健门诊预防龋齿小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配,把患者共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与儿童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儿童给与综合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的预防治疗效果和龋齿发生率,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的儿童总配合率为69.2%,观察组儿童的总配合率为85.1%,观察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小儿的依从性更高。之后18个月进行随访工作结果显示,对照组发生龋齿27例,发生率为44.1%,观察组发生龋齿4例,发生率为3.1%,观察组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龋齿严重影响儿童的成长而且所造成的危害较大,开展预防措施合理护理干预模式可以起到显著的预防效果,降低发生率。

  • 标签: 综合护理 预防龋齿 配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加安全防范护理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仅为10.00%,而对照组则达到31.67%,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差异较大,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内科临床护理中,要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策略加以防范,避免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与生活质量。

  • 标签: 心内科护理管理 不安全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温疗法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把84例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低温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33~35℃的低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30天评定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低温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省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低温疗法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能够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脑梗死 亚低温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部厘米结节的CT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共80例肺部厘米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平均年龄(49.6±21.5)岁,男性49人,女性31人。结节主要位于左上叶、右肺中叶、左下叶,平均直径(0.85±0.21)cm。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与术前的CT影像学表现互相对比。结果80例患者中,其中35个恶性肿瘤,病理类型为微浸润性腺癌、鳞状细胞癌;良性结节45个,主要为炎性肉芽肿、纤维组织结节、硬化性血管瘤。我们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发现CT敏感度为36%,特异度95%,漏诊率为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一依靠CT影像学诊断结节性质有很高误诊率,但是对于年轻无症状者,应加强动态观察,必要时穿刺进行病理活检。

  • 标签: 肺部亚厘米结节 CT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基于低温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间接诊的26例重型颅脑损伤,对其实施低温治疗,并总结相应的有效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积极的护理措施,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9例患者预后良好,11例患者不同程度残疾,4例患者植物生存,2例患者死亡。结论临床在面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时,对其实施低温治疗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全身低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28例重度窒息的新生儿的治疗情况,根据治疗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低温组,分析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心率、呼吸及收缩压变化情况,治疗后患儿肝、肾、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及治疗后的临床转归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呼吸及收缩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均低于治疗前,且低温组心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ST、ALT均优于治疗前,且对照组优于低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UN、Cr、PT及TT均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BUN、Cr、PT及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主吮奶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组NBNA测评得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密监护下采用低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及预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适合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全身亚低温 新生儿 窒息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