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脱水钝剥离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翼状胬肉脱水钝剥离切除治疗672例(1006眼),给予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结果本组672例(1006眼),复发32例,复发率3.19%,治愈率96.81%,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翼状胬肉脱水钝剥离切除术,降低术后的复发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科学规范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降低复发率的关键。

  • 标签: 脱水钝形剥离切除 翼状胬肉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切除术后切缘阳性者三维适放疗效果。方法对34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切除术后切缘阳性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中23例接受术后放疗(S+RT组),11例未进行术后放疗(S组),S+RT组术后2-4周开始三维适放疗,靶区剂量56-66GY。平均随访36个月(5-62个月)。结果放疗组和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2.6%65.2%47.8%和54.5%36.4%18.2%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门区胆管癌术后切缘阳性患者术后放疗对生存影响有显著意义。

  • 标签: 肝门部胆管癌 根治术后 三维适形放疗
  • 简介:目的了解肇庆新港鼠动物的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和体表寄生虫携带情况。方法采用鼠笼法,每月1次,连续12个月。结果共捕获鼠动物126只,经鉴定隶属2目2科4属7种,其中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45.24%,其次为臭鼩鼱,占27.78%。年均鼠密度为6.60%,高峰期出现在1、5、7月份。从71只活鼠体表检获寄生虫359只,其中蚤类8只,蜱类19只,螨类148只,虱类184只;鼠体蚤指数为0.11、蜱指数0.27、革螨指数2.09。结论肇庆新港鼠密度较高,离无鼠害口岸的标准(〈1%)有较大距离,应继续加强鼠害监测和防治工作,进一步降低鼠密度,防止病媒传染病的发生。

  • 标签: 鼠形动物 种群 季节消长 寄生虫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妇科复发性恶性肿瘤患者运用调强适放射技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妇科2012年12月-2014年10月共收集38例复发性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行调强适放射技术治疗,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治疗情况进行综合回顾和分析。结果38例患者的治疗均顺利完成,近期总治愈率占92.1%(35/38),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逐步稳定和进展各有23例、12例、2例和1例。治疗后1年电话随访,患者存活率占89.5%(34/38),复发率占5.9%(2/34)。放射治疗期间,出现副反应者8例,发生率占21.1%(8/38),经对症处理后均可消除。结论在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调强适放射技术强化治疗具有较理想的近期疗效,且安全有保障,可有效延长患者存活期,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妇科 复发性恶性肿瘤 调强适形放射技术 临床价值
  • 作者: 刘淑艳纪跃廷宋利董晶(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肿瘤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9期
  • 机构:【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食管癌单纯三维适形放疗和适形放疗联合热疗结果,初步探讨食管癌联合热疗急性副反应和疗效。方法共62例初治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成单纯适形放疗组和适形放疗联合热疗组(简称热放疗)进入研究。适形放疗组:2GY/次,5次/周,总剂量60-68GY,6-7周完成;热放疗组:放射方法同适形组,只是在放疗前或后给1小时内给予瘤床区热疗45分钟,每周二次。观察指标主要为食管和肺的近期急性反应、后期放射损伤、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热放疗组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高于单纯适形放疗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放疗组的急性反应较轻,Ⅲ级食管炎、放射性气管炎的发生率与单纯适形放疗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食管狭窄和肺纤维化,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形放疗联合热疗治疗食管癌,患者耐受性好,减轻了急性反应和晚期毒副反应;能明显提高1-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
  • 简介:广州管圆线虫是引起人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的重要病原。该虫为人兽共同感染的寄生虫,分布极广,跨北纬23℃至南纬23℃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福州、温州等有集体发病,暴发流行,确诊脑膜病例乃至死亡病例的相关报告。为了解该虫在厦门市鼠类感染情况,结合近3年鼠疫日常监测工作,特对鼠类野外感染情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调查。

  • 标签: 广州管圆线虫 共同感染 厦门市 鼠形动物 亚热带地区 粒细胞增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维适放射治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效果和放射损伤情况,并分析其预后因素。方法接受三维适放射治疗的136例食管癌患者中男97例,女39例,中位年龄65岁。采用共面3-5野照射,放疗中位次剂量2.5Gy(2.0-3.0Gy),3-5次/周,中位总剂量64Gy(55-70Gy)。结果肿瘤总有效控制率(CR+PR)为94.8%。1、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1.4%、49.7%和23.8%。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4%、43.4%、和20.7%。中位生存期29个月。早期放射反应主要表现为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气管炎。晚期反应主要为食管狭窄和肺纤维化。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地转移为死亡重要原因。结论三维适放射治疗对提高食管癌的肿瘤控制率和生存率的好处是肯定的,远期和近期放射毒副反应均可耐受。

  • 标签: 三维适形 放射治疗 食管癌
  • 简介:目的探讨颈段食道癌全程适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ationtherapyIMRT)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选择50例颈段食管癌患者利用TOPSLANEDMLCIMRT系统,采用热可塑面膜固定头颈肩部或真空负压垫固定体部。行颅底骨至肺底层厚为3mmCT扫描;图像重建,勾画出病灶及重要功能器官的轮廓。肿瘤靶区(GTV)为临床检查、CT、MRI及PETCT等影像检查发现的肿瘤病灶,包括原发肿瘤、咽旁和颈部的转移淋巴结,考虑摆位误差外放3mm;临床靶区(CTV)包括颈部淋巴引流区、双锁骨上区及上纵隔,计划靶区(PTV)按照CTV外放5mm(后界3mm)。计划设计:5次/周,共28~32次,GTVDT=2.0~2.5Gy/次,总DT=60Gy~73Gy。主要保护的器官和组织包括脊髓、双肺、咽喉等,脊髓限制剂量40Gy以下,咽喉30Gy,双肺V2020%。随机抽取符合入组条件的50例颈段食管癌适放疗患者为对照组。结果50例颈段食道癌病人IMRT治疗后1、2、3年生存率和控制率为94%,82%,54%和98%,82%、74%,食道癌病人3DCRT治疗后1、2、3年生存率和控制率为76%,66%,42%和76%,64%,58%,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CRT能够使高剂量区均匀准确分布于病灶及亚临床灶区,同时有效保护脊髓、咽喉、双肺等重要器官和组织,提高肿瘤治疗剂量,从而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 标签: 食管癌 保护器官 局部控制率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双侧鼻翼缘切口隆鼻联合鼻翼软骨塑术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6年10月接受隆鼻手术病人94例,利用抽签将其平分为两组,每组47人,1组为对照组,采用双侧鼻翼缘切口隆鼻整形;2组为观察组,采用双侧鼻翼缘切口隆鼻联合鼻翼软骨塑术整形。对比两组病人隆鼻美学评分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各项隆鼻美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7%和89.3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鼻翼缘切口隆鼻联合鼻翼软骨塑术进行隆鼻效果明显,美观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双侧鼻翼缘切口隆鼻 鼻翼软骨整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塑镜对青少年近视患者视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40例80眼配戴角膜塑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在戴镜前、戴镜后裸眼视力(UCVA)和矫正视力(BCVA)对比分析检查结果。

  • 标签: []近视 角膜塑形镜 视力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2001年1月~2010年4月,采用阴囊正中带蒂皮瓣形成形矫治复杂尿道下裂22例,一次成功率95.46%。并简要介绍了三种术式的适应证和提出此手术是一项复杂的系列工程等问题。

  • 标签: 尿道下裂带蒂皮瓣成形矫治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普林格尔治疗仪对产后妇女进行腹部塑治疗,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产妇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经产妇知情同意后,观察组采用普林格尔治疗仪结合腹部按摩进行行腹部塑,对照组采用常规腹部按摩。对比两组产妇治疗结束后腹部塑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脐上围平均缩小6.01cm,脐下围平均缩小7.94cm,而对照组治疗后脐上围平均缩小2.32cm,脐下围平均缩小3.33cm,观察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林格尔治疗仪有助于活化产妇机体细胞,增强纤维弹性,对产后腹部塑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普林格尔治疗仪 产后妇女 腹部塑形 效果评价
  • 简介:摘 要: 近年来,蠕螨感染引起的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发病率日益增加。寄生于眼部的蠕螨会直接损害患者的睑板腺,其携带的大量病原微生物会造成睑板腺酯变性,引发MGD。主要表现为眼睛干涩、眼痒、异物感、眼部分泌物增多等,临床中多通过光学显微镜或共焦显微镜观察患者睫毛根部螨虫感染情况以明确诊断。基于此,本文主要对MGD的危险因素、致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整理,旨在为蠕螨感染引起MGD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睑板腺功能障碍 蠕形螨 眼表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吻合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有效性。方法对我院小儿外科自2001年6月~2007年9月采用心吻合术治疗的36例HD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明确诊断,随访30例,时间3.5~10年。结果全部病例手术顺利,术后营养改善,近期无吻合口漏,无腹腔及伤口感染,远期无便秘复发及吻合口狭窄、大便失禁、污裤等并发症。结论心吻合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安全有效,临床运用时应掌握其适应症。

  • 标签: Hirschsprung病 吻合术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适调强放疗和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的中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187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都给予紫杉醇联合铂类化疗后给予放疗,放疗后再给予化疗,观察组给予适调强放疗及化疗,放疗剂量70~76Gy;对照组给予常规放疗及化疗,放疗剂量60~66Gy。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1年存活率及3年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调强放疗治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适形调强放疗 化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斜截除内外踝法行踝关节融合术的体会,对其思路构建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经踝关节斜截除内外踝法行踝关节融合术的患者25例,并对其具体手术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一定评估,从中理出其思路的构建法。结果经术后随访3至3年的资料证明,伤口在2周内,I期愈合;骨痂在4周形成;痛感减轻、消失;经12周后,胫距关节X线片显示结果为牢固融合。结论应用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踝关节矫形术,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操作空间大、易施实、融合牢靠、解决了穿鞋问题,成功率明显增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踝关节 矫形 关节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适放射治疗(3D-CRT)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63例7O岁以上老年人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三维适放疗组(观察组,32例)和常规疗放疗组(对照组,31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近期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4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585,P<O.05);1~3年生存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在放疗不良副反应方面,观察组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分别为32.20%、12.48%和9.36%)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4.74%、25.76和19.32%),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放射治疗,患者耐受性良好,近期疗效较常规放射治疗理想,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人 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型钛板塑内固定整复术在眼眶骨折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2月-2016年3月期间该院接收治疗的眼眶骨折患者共103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采取的内固定方式将10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55例患者采取微型钛板塑内固定治疗为观察组,48例患者采取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板内固定治疗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愈合情况。结果本次微型钛板塑内固定整复术中,一次性整复微型钛板固定成功27例,粉碎性眼眶骨折患者进行II期整复微型钛板固定38例,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整复固定手术,手术后未出现排斥反应或脱落等并发症。随访3个月,经CT扫捕检查,55例复合眼眶骨折,骨性眶壁解剖复位良好,整复材料无不良反应,无脱出、移位及感染。眼球内陷、移位恢复50例,占90.1%。52例中全部生活范围复视消失,3例(5.4%)残留周边复视。对照组中整复材料3例出现不良反应,2例脱出、1例移位并发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眼球内陷、移位恢复36例,占65.5%。观察组患者的恢复率为90.1%,不良反应率为0.0%。对照组患者的恢复率1为65.5%,不良反应率2为6.2%。两组患者在恢复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6.384,P<0.05;X?2=5.937,P<0.05)。结论在眼眶骨折的复位固定处理过程中,采用微型钛板塑内固定整复术可以很好的对眼眶受损软组织进行整复,该方法操作简单,对患者影响较小,是整复眼眶和颜面部骨折理想材料之一,有利于促进患者眼球运动功能的恢复。

  • 标签: 眼眶 骨折 微型钛板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