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2018年11月17日,“两弹--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技奖和“八一勋章”获得者、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程开院士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101岁。程开1918年出生于江苏吴江,1937年考人浙江大学,1941年毕业留校,任浙江大学物理系助教,开始钻研相对论和基本粒子。1946年他在李约瑟博士的推荐下,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玻恩教授,主要从事超导电性理论的研究,与导师共同提出了超导电的双带模型,1948年秋获哲学博士学位。

  • 标签: 开甲 院士 超导电性理论 国家最高科技奖 浙江大学 博士学位
  • 简介:程开院士在其7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为物理学基础研究、中国核武器研制与试验、大科学大工程管理等做出了重大贡献。程开院士科学研究的成功之路,既有历史、文化、科学诸要素的相互影响,也有个人、群体、国家各层面的互相作用。他的学术成长经历既反映了老一辈科学家学术成长的群体特征,也体现了国防科技专家学术成长的特殊径迹。本文解析了程开院士学术成长历史现象,为当代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典型案例借鉴。

  • 标签: 程开甲院士 学术成长 历史考察
  • 简介:由于侵彻问题的靶介质逐渐多样化,动态空腔膨胀模型也已应用于金属、混凝土之外的岩石、泥土和陶瓷等介质的深层侵彻问题,侵彻阻力已不仅仅包括靶材静强度项和流动阻力(速度二次方),还应包括靶材的黏性项和附加质量项,也即σ=a+bv+cv^2+dv,其中a,b,c和d是材料系数。伴随多种靶材的高速侵彻问题的研究,最近10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起它在侵彻/穿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 标签: 穿甲力学 金属 侵彻阻力 厚靶 刚性 空腔膨胀模型
  • 简介:为了研究弹丸头部形状以及初速对薄钢靶穿机理的影响,本文针对平头和球头弹丸对薄钢靶的穿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基于文献试验数据和材料参数,利用LS-DYNA软件对质量m=38.5g,φ12.7mm的平头和球头弹丸以V0=200~900m/s的初速分别正穿ht=1.6mm和ht=3.2mm厚的靶板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主要讨论了弹丸头部形状、初速以及靶板厚度对弹丸穿靶机理的影响,并分析了弹靶撞击的结构响应和材料响应,通过研究获得了上述因素弹丸穿靶机理影响的认识。主要结果如图1和图2(局部放大)所示。研究结果表明:

  • 标签: 弹丸 头部形状 薄钢靶 穿甲性能 数值模拟
  • 简介:2017年7月28日,中央军委颁授“八一勋章”和授予荣誉称号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院士、“创新强军马伟明模范团队”荣誉称号获得者马伟明院士荣获“八一勋章”.

  • 标签: 院士 开甲 编委 两弹一星 获得者 誉称
  • 简介:本文运用铅同位比值法,对广西三种类型古代铜鼓的矿料来源进行了考证。测试了95个样品,以充分的实验事实说明北流型和灵山型铜鼓的矿料来自北流铜石岭及其周围一带。广西出土的冷水冲型铜鼓铅同位分布场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其中Ⅱ、Ⅲ两个区域已找到对应的矿料来源。但Ⅰ区尚未在广西找到矿料来源。可能这些铜鼓是在广西以外的地区铸造,后来再传入广西的,这一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铅同位素比值 矿料来源 冷水冲型铜鼓 北流型 古代铜鼓 灵山型
  • 简介:锂作为最轻的金属元素,在质谱测量中会发生显著的同位分馏效应。国内外有关锂同位的质谱分析研究,多针对的是地质、环境、宇宙学等领域,测定的样品中锂含量都在微克以上量级。针对特殊要求,需要发展纳克量级的痕量锂质谱分析技术。

  • 标签: 锂同位素 质谱测量 高精度 质谱分析技术 同位素分馏效应 金属元素
  • 简介:锂作为最轻的金属元素,在地质学、天体物理学和核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应用都要求对锂同位丰度进行准确测定。测定锂同位丰度常用的方法为热表面电离质谱法,但是测量存在系统偏差,需要校正,目前所用的校正方法有标准校正法和校准质谱法。

  • 标签: 测定技术 同位素质谱 同位素稀释 同位素丰度 校准质谱法
  • 简介:全回流是低温精馏分离氢同位的一种重要操作模式,由于此模式下系统不受外界进料等因素的扰动,可以方便地获得再沸器加热功率对系统分离性能和温度、压力、液位等重要参数的影响。在全回流模式下,再沸器加热功率提高后,精馏柱内气液两相传质充分,因此再沸器加热功率作为可调参数可改善系统分离性能,但再沸器加热功率提高后,精馏柱内气体线速度加大,造成床层压降加大,有可能带来液泛等问题。

  • 标签: 氢同位素 精馏分离 流模式 低温 加热功率 实验
  • 简介: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合金是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的备选热沉材料之一,氘在其中的渗透滞留行为关系到ITER运行的安全性。通过气体驱动渗透平台测定了实验温度621~803K时氘气在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合金中的渗透参数;通过热脱附谱实验平台记录了2种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合金以及CuCrZr的热脱附曲线。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区间内,氘气在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合金中的渗透系数与纯铜及CuCrZr接近,说明氧化铝弥散相对氘气在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合金中的渗透系数基本没有影响,而扩散系数比在纯铜和CuCrZr中都低,且在低温时显著降低;2种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合金均有3个脱附峰,而CuCrZr合金只有1个脱附峰。

  • 标签: 渗透 滞留 弥散铜 热脱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