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是对研究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历史与理论问题的一篇探索性的文论.笔者在这里把音乐批评的研究分为音乐批评历史的研究与音乐批评基础理论的研究.对音乐批评学科名称,做出了词源学层面的考释;对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的历史,做出了总体脉络的梳理;对于音乐批评的类型,按照不同的属性做出了粗浅的划分;对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的研究方法做出了总体的描述;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批评历史的核心观点及其核心人物,也做出了一定的罗列.

  • 标签: 中国音乐 音乐批评学 人物 理论问题 学科名称 文论
  • 简介:20世纪初,作为西洋乐器的手风琴传入中国,并以其携带方便、价格便宜、简单易学等特点逐渐为国人接受,成为我国社会音乐文化生活的重要现象之一,对大众音乐的传播与交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有关早期中国手风琴的理论研究工作还比较欠缺.本文以史料为基础,主要叙述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手风琴的传播与发展状况.

  • 标签: 20世纪上半叶 中国手风琴 传播 巴扬 全音阶手风琴 贝司
  • 简介:艺术歌曲是音乐与诗歌完美结合而共同完成的艺术,而共同完成表现任务的一种音乐体裁。我国的艺术歌曲诞生于“五四”时期,1919年的五四运动深刻的影响了当时的音乐及其创作。20世纪初对西方音乐思潮的学习;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科学、民主促使了外来音乐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结合为中国所借鉴;五四运动所强调人的个性解放、独立自主、个体价值;美育思潮对新音乐创作所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等都是我们所不容忽视的。

  • 标签: 西方音乐 五四运动 艺术歌曲 美育
  • 简介:你画我猜游戏说明:这幅画是一个和音乐有关的成语,快来猜猜吧!妈妈的生日快到了,娜娜想选一副漂亮暖和的手套送给妈妈作为生日礼物,让妈妈在每天的上班路上不再寒冷。让我们为这副手套涂上好看的颜色吧!

  • 标签: 思维 生日礼物 游戏说明 妈妈 手套
  • 简介:你以为歌剧是这样的,其实,歌剧也可以是这样的。你以为台上的他们已足够迷人,其实,幕后的他们也很迷人。你看过那样的《赵氏孤儿》,那么你看过这样的《赵氏孤儿》吗?你知道解剖学,那么你知道“隐形解剖学”吗?你听过庄子的《逍遥游》,那么你听过全新的《逍遥游》吗?你想不到的北京国际音乐节,你想得到的北京国际音乐节。——是的,你没有看错,这就是2018年第二十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宣传语!

  • 标签: 国际音乐节 北京 中国概念 《赵氏孤儿》 《逍遥游》 解剖学
  • 简介:百年将尽,跨世纪在即──中国音乐美学研讨会(香港)报告韩钟恩[关键术语/KEY-WORDS]音乐美学,中国音乐美学研讨会由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与香港民族音乐学会联合主办、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与台湾太平洋文化基金会赞助的[中国音乐美学研讨会/SEMINAR...

  • 标签: 音乐美学 中国音乐美学研讨会
  • 简介: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或心脏。课程是系统知识的传统积累(持这类课程观的有永恒主义者、要素主义者和学科结构论者);课程是不同的思维模式;课程是种族经验;等等。(1)而课程论(Curriculum)则指授课内容、计划以及各课程之间与文化的相互关系的整体意义(即文化教育价值、目标、方法及评价系

  • 标签: 中国音乐教育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音乐课程 东西方音乐 母语音乐 课程论
  • 简介:现在,有关《创世纪》创作时间的最早史料大概要算是1796年12月15日的一封信,那是贝多芬的老师阿尔希茨布雷贝格写给贝多芬的,“昨天海顿来看我,他告诉我想写一部规模庞大的清唱剧,内容有关‘创世纪’,他希望能够尽快完成。他还弹了几段给我听,依我看相当不错……”从这段文献记载来判断,当时海顿已经创作了一些片断,那么他大概是从1796年早些时候就开始作曲,当时他刚刚回到维也纳不久。

  • 标签: 海顿 清唱剧 贝多芬 作曲 维也纳 创作时间
  • 简介:苏石林二十周年祭廖辅叔苏石林,俄罗斯优秀的男低音歌唱家、卓越的声乐教育家、中国人民真诚的朋友,离开这个世界已经满二十周年了。中国老一辈的音乐家,大都对他抱有异乎寻常的感情。回顾中国新式音乐教育起步的时候,外籍音乐教师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上海是西方各...

  • 标签: 石林 基洛夫 歌剧院 音乐家 日本帝国主义 苏维埃政府
  • 简介:有的间奏虽然很短,却是歌曲创作中必须先考虑的。如通俗歌曲《喊和唱》(王积福词,小夫曲)这首歌曲的前面三句,每句后面都有一小节的间奏,而且速度很快,与歌声形成对比。因为此处要为歌者留出必要的休止时间,以便积聚力量演唱第二句、第三句。

  • 标签: 青少年 作曲 歌曲创作 通俗歌曲 间奏 演唱
  • 简介:有些歌曲采用副歌的形式,明显地把A、B两个不同的段落分开,这样的单二部曲式更加典型。

  • 标签: 青少年 作曲 二部曲式 歌曲
  • 简介:第九级曲目《二月——狂欢节》(选自《四季》)柴科夫斯基曲柴科夫斯基的《四季》(作品37)中一共有12首乐曲,从1月到12月,每个月有一首,而且都有各自的标题。这首《二月——狂欢节》是第2首,描写俄罗斯狂欢节时的欢庆场面,以及人们相聚时的欣喜和亲切。狂欢节是俄罗斯很盛大的节日,在每年2月份举行。

  • 标签: 曲目讲解 钢琴考级 柴科夫斯基 《四季》 狂欢节 俄罗斯
  • 简介:1930年我国第一首大提琴独奏曲《秋思》的诞生,预示着这件西方弦乐器在中国正式拉开了独奏曲的序幕,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大量中国特色的独奏曲产生,本课题旨在对曲目的梳理基础之上,分析演奏特点,为21世纪更多的作曲家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大提琴曲目。

  • 标签: 大提琴 王连三 马思聪 创作研究
  • 简介:前言20世纪20-40年代初是中国歌剧的创生和摸索期,40年代中期-50年代中期,中国歌剧创作的美学原则和基本风格特征业已成型,这就是以为主流派风格的中国民族歌剧的确立.的出现将中国歌剧创作和歌剧表演艺术,带向了适合自己独特发展方向的一条金光大道.同时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艺术经验.

  • 标签: 中国歌剧 表演艺术 风格特征 创作 主流 《白毛女》
  • 简介:兹比涅夫·普莱斯纳是一位电影配乐界的奇才。1955年生于波兰,在克拉科夫的Jabielonian大学学习历史和哲学。有趣的是他从来没有接受过作曲教育,他的电影配乐知识据说来自于听唱片总的来看,他的电影配乐是所谓新浪漫主义的,特别适合于文艺片,事实也正是如此,他擅长的配器,喜欢的乐器,无不透露出那种深切的人文情怀。

  • 标签: 电影配乐 新浪漫主义 大学学习 人文情怀 文艺片 作曲
  • 简介:《唐二十八调拟解》提要洛地弱冠习乐,即陷入"燕乐""迷宫",三十余年苦思冥索,未得要领;至白首待槁,回顾旧途,忽见蹊径,乃有《唐二十八调拟解》书稿之举。恍然,"二十八调"系俗乐,俗极了,并没有多少深奥的学问,故当时乐工、歌伎随意使用于手、口;至于我见...

  • 标签: 二十八调 羽调式 角调式 音声 《唐会要》 宫调
  • 简介:2000年6月10日,上海大剧院,灯火辉煌的舞台上,在著名旅美钢琴家孔祥东的领奏下,21架钢琴与120名童声合唱的主题曲《向往》将颁奖演奏会推向高潮。止此,历时两年的“21世纪中国儿童钢琴曲征集评选活动”在琴声、歌声与掌声的交融中画上圆满的句号。

  • 标签: 钢琴曲 琴声 童声合唱 演奏 钢琴家 上海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