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以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新媒体传播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与数据分析手段,分析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社会需求、传播现状以及微信这一互联网平台的传播机制,并指出当前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新媒体传播存在的问题:网站编辑并未与时俱进;"微"媒体平台呈现传播空白;传播内容与主要受众的对接错位.在以微博、微信作为传播媒介代表的"微"时代背景下,旨在探索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在新媒体上的传播方式转型,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微信传播提出相应策略:用户至上,精心构建微信服务号入口平台;携手企业,走垂直服务的新路.

  • 标签: 新媒体 微信 文化传播 传统体育 体育养生
  • 简介:目的:研究五味子多糖对高温环境中游泳训练小鼠各组织的抗氧化水平与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在常温和高温两种水温环境下分别进行5周的小鼠游泳耐力运动,同时灌胃不同剂量的五味子多糖水溶液,最后一次训练后进行力竭运动,并分别在力竭运动即刻、运动后恢复24h后两种情况下取材,测定血糖、肌酸激酶(CK)、血清尿素氮(BUN)和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结果:(1)在高温环境中运动会使疲劳加深,运动后即刻血糖含量下降程度较大,CK活性升高,运动后恢复24h后,血糖含量的恢复率降低,运动能力下降;(2)补充SCP能够缓解疲劳。

  • 标签: 五味子多糖 高温耐力游泳运动 运动疲劳 运动能力
  • 简介:运用综合研究方法,以我国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农民工体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建设性的提出农民工体育的发展性策略和实施性对策,以改变农民工体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为我国农民工体育发展提供对策。

  • 标签: 农民工 体育 社会环境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在低温环境下运动前后粘膜免疫指标及血清应激激素指标变化,探讨低温环境下运动对男性大学生运动员粘膜免疫及血清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以沈阳体育学院13名男性大学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年龄:(25.4±1.2)岁,运动年限:(5.8±1.3)年,体重:(73.1±9.2)kg,身高:(175.8±6.7)cm)。分别在室温为(21.2±1.3)℃和(7.9±0.9)℃的环境下以60%VO2max在功率自行车上运动1h,分别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采集唾液和静脉血液样品。结果常温及低温环境运动后sIgA浓度、α-淀粉酶浓度、乳铁蛋白浓度显著高于运动前水平(<0.05)。低温环境下运动后sIgA浓度、α-淀粉酶浓度、溶菌酶、乳铁蛋白浓度与常温环境比较无显著差异;低温环境下应激激素显著升高。结论1h中等强度运动提高机体粘膜免疫水平;低温环境与常温下运动,对粘膜免疫及应激激素无显著差异。

  • 标签: 运动 低温 粘膜免疫 大学生运动员 激素
  • 简介:随着现代足球全球化的发展,精英足球运动员异地参赛日益频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巨大,自然环境的差异会对精英足球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冲击,如果应对不当,则会极大地影响运动表现。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精英足球运动员表现的自然环境压力进行了综述与分析。研究发现:温度、海拔和时差是影响精英运动员表现的主要自然环境压力。其中高温高湿环境、高海拔环境、旅行疲劳和2h以上的时差对精英足球运动员的表现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建议。

  • 标签: 精英足球运动员 自然环境 压力 温度 海拔 时差
  • 简介:目的:探讨高压氧的恢复手段对运动员肺通气机能的影响,为高压氧的恢复手段应用于及运动训练效果评定提供理科学依据。方法:16名世居高原(海拔2366m)的青年男性中长跑运动员,按运动等级,年龄等分为两组,实验组每天常规训练后实施高压氧恢复,共进行4周,于实验前、4周实验结束后及4周高压氧恢复后3周观察期后的周一上午进行运动肺功能测试,共测试三次。在4周的高压氧恢复后进行3周观察,即运动员按照正常安排训练,不再进行高压氧的恢复。对照组与实验组执行相同训练内容、测试内容及作息时间,但训练后不进行高压氧恢复。结果:1.实验组VO2max/kg、RER、VO2\HR在实验中整体呈上升趋势,与基础值相比实验后V02max/kg提高了7%(P〈0.05);VO2\HR有大幅提高趋势(P〉0.05)。说明,高压氧恢复能够提高高原运动员心力储备能力,心脏更能适应大强度的训练。2.实验组VE、EqO2、EqCO2、HR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VE、EqO2值呈大幅度下降趋势(P〉0.05)。说明,在相同运动训练条件下通过高压氧恢复后运动员心率恢复较快,并且VE下降对增加肺泡通气量、提高肺通气效率有积极影响。结论:4周实验及3周跟踪观察后,高原中长跑运动员运动心率降低,表明大强度运动训练后对运动员使用高压氧恢复手段进行恢复可以使心脏疲劳程度的恢复具有一定积极的作用。从V02\HR较大幅度的提高以及VE、EqO2值呈大幅度下降趋势表明在相同运动训练条件下高佧氧恢复对增加肺泡通气量、提高肺通气效率及摄氧量均有重要意义。但是高压氧恢复手段对运动员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建议应根据运动员个体差异制定恢复方案。

  • 标签: 高压氧 体能恢复 世居高原 中长跑运动员 气体代谢 心力储备
  • 简介: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体校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我校相关职业教育资源,提出转变教学观念、调整课程设置、拓展职业能力,提高体校生的择业及就业能力,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当前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 标签: 职业教育 体校生 课程设置
  • 简介:该文已沈阳体育学院体育专业大学生为例,用分析、归纳、推理的方法,列举了自我意识过高、侥幸、择业目标不切合实际和安于现状四种就业心态并从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上述心态的成因,最后,创新性地从大学四年的不同阶段给出了大学生就业心态的调适策略,为新经济环境下高校就业工作及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 标签: 新常态 体育专业 就业心态 调适
  • 简介:目的:通过高温高湿及一般环境有氧运动与减体重相关指标的测试和评价,了解不同环境有氧运动对机体减体重效果的影响。方法:以北京市8名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测试不同环境有氧运动(50min65%VO2max强度)前后体重、等速肌力、能量代谢、反应时等指标。结果:相同生理负荷下在高温高湿和常温常湿两种环境中分别进行一次性有氧运动50min,高温高湿下体重下降1.91%,幅度略大于常温常湿;高温高湿组运动过程中能量代谢较常温常湿组高1.52%,运动后2h能量消耗较常温常湿组高0.95%,睡眠8h的能量代谢较常温常湿组高14.86%,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员能够耐受在不同环境温度进行的减控重训练,主观上能够接受(33℃、60%)的热环境;在不同环境中进行有氧运动后,运动员的最大力量、疲劳指数和反应时没有显著性变化,最大峰值力矩、平均功率在不同环境下有氧运动后均出现下降趋势,反应时在不同环境运动后时间有所缩短,表明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一次性有氧运动对力量素质、肌肉耐力和反应能力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不利影响。结论:高温高湿环境中通过有氧运动进行减体重具有相对较好的效果,在减体重期间,为减少力量的丢失,在进行减体重的有氧训练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力量训练。

  • 标签: 高温高湿 减体重 有氧运动
  • 简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体育产业的发展必将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对我国东部各省(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分社会结构、经济效益、人口素质、生活质量4大类进行动态分析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发展体育产业的优势区域,并就体育产业的区位发展时序进行研究.

  • 标签: 体育产业 东部 社会经济 发展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