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5 个结果
  • 简介:外语院校综合英语课在英语基础阶段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教材的优劣对教学效果关系重大。本文是对杨立民、徐克容编著的综合英语课教材《大学英语教程》第三、册的分析、评估。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语法、词汇、选材及练习的编排等方面肯定了该教材的长处,指出了它的不足,为其修改、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 标签: 《教程》 综合英语课 英语教程 积极词汇 英语专业 词汇学习
  • 简介:投资概览据老挝投资委员会2003年9月统计,16年间,有35个国家和地区投资634333万美元参与了1022个项目.老挝配套资金163765万美元集中于21个项目,协议外资总额达到798098.75万美元.其中近90%的外资是20纪90年代进入的,且呈波浪式发展.协议外资上十亿美元计进入的年份依次为1990、1994、1996、1997、1998年,5年之总和占协议外资总额的76.2%.其中,外资占进入总额的73.2%,老方配套资金占总额的87.8%.

  • 标签: 老挝 外资引进 投资环境 投资特点
  • 简介:在21纪的第二个十年里,中东动荡注定要成为国际政治中的大事之一。政局动荡、国际能源结构变化、大国政策调整等因素相结合,促使中东政治的基本特征出现变化,这些变化很可能是一个长期趋势的开端,最终会改变中东政治的历史面貌。

  • 标签: 中东政治 21世纪 国际政治 政局动荡 结构变化 国际能源
  • 简介:13—18纪是伊斯兰教在东南亚传播和发展时期,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和文化,伊斯兰教要适应东南亚本土文化,表现在王权观念的移人、苏菲派传教方式与本土信仰的融合、伊斯兰教法与本地习惯法的适应,以及性别关系的变化,形成早期东南亚伊斯兰教“不正统”的特点。

  • 标签: 伊斯兰教 王权 苏菲派 东南亚
  • 简介:21纪初东南亚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是中国的迅速崛起加剧了国际间的战略竞争,特别是中美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是冷战矛盾的继续,20纪90年代以后逐渐明显,中美之间的矛盾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改变了21纪世界和东亚的格局。因此,研究他们之间的矛盾对本地区,包括对越南的发展和影响是实践的需要。本文拟对目前全球化背景下中美之间在东南亚竞争加剧的形势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过程造成的影响做初步的评估。

  • 标签: 东南亚战略 战略竞争 中美 20世纪90年代 国际关系 全球化背景
  • 简介:进入2l世纪以来,随着政党政治去意识形态化的趋势、新媒体在选举政治中的广泛应用、利益集团强大的游说压力、网络化社会的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关系的交织态势、政党体制的惯性掣肘和僵化,欧美政党在“体系-过程一政策”3个层次上传统和固有的政治功能包括政治系统的维持和适应——政治社会化功能、政治沟通和政治募员功能.

  • 标签: 政治功能 政党政治 弱化趋势 21世纪 欧美 政治社会化功能
  • 简介:国际体系中的权力更迭,尤其是权力转移,常常与(军事)冲突相伴.权力转移理论对此现象做出了分析,却没有提出解决之道.因此可以在大国协调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全新的非正式多边安全治理机制,以缓和目前全球权力更迭出现的紧张局势.19纪的欧洲协调机制,以共同的规范和程序为基础,通过建立合作框架,在一代人的时间里,避免了大国之间的战争.文章以现代大国协调机制为框架,探索管控未来权力更迭的可行性,并借此为权力转移理论补充了两点新内容:衰落霸权国对未来秩序的(不)满意情绪的重要性;以更广泛的大国多边合作框架,取代权力转移理论传统的双边“决斗”情势.唯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机制化的权力转移管控。

  • 标签: 权力转移 权力更迭 大国协调 多边主义 国际秩序 国际机制
  • 简介:20纪早期哈尔滨的外来宗教现象,不仅在中国宗教史甚至世界宗教史上也是不多见的,东正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社会动荡、俄国人为主体的宗教、时间短暂、中国本土宗教等因素,使得东正教在宗教思想观念上对哈尔滨影响不大。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哈尔滨的城市设计理念、建筑艺术风格、刺激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冰雪文化等方面。东正教对形成哈尔滨东西兼容的国际性、多元性城市文化品格具有较大影响。

  • 标签: 哈尔滨 东正教 城市文化
  • 简介: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出现的资本迅速国际化,对于有关地方经济增长进程的传统理论的效用提出了质疑。在当今世界,外国直接投资和在国际上活动的多地公司比国家间的贸易发展得更快。现在各种资本流通渠道在国际上汇集在一起。不论是在估计发展前景方面或是在指导经济政策方面,比较利益观念和工业选点理论等根深蒂固的看法越来越陷入困境。各国和国内各地区都要采取发展面向出口制造业的战略,展开公开的竞争以吸

  • 标签: 工业化前景 外国直接投资 出口制造业 比较利益 新兴工业国 流通渠道
  • 简介:西西伯利亚军役人员形成于16纪末至17纪初,是俄国统治西伯利亚主要依靠的力量。由于西西伯利亚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其军队的管理机构、数量、等级、兵种、招募等方面与欧俄地区不同。18纪初,彼得一进行了军事改革,按照西方建制创立了新型的正规军,西西伯利亚军役人员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 标签: 军役人员 形成 编制 管理 俄国西西伯利亚
  • 简介:20纪20—30年代,出于推行本土化政策和掌控乌克兰政局的需要,布尔什维克党在乌实行了乌化政策。作为扩大乌克兰加盟共和国自治权利的重要举措,乌化运动取得一定成就。在乌克兰化运动期间,乌克兰共产党员和政府官员基本实现本土化,乌克兰文化教育事业取得显著进展。20年代后期,国外的反苏行动使斯大林非常担心与波兰接壤的乌克兰会成为西方国家分裂苏联的前沿地带,乌领导人卷入党内政治斗争以及乌民众对农业集体化的强烈反对使斯大林确信必须收回给予乌的各项自治权利,用高压手段来控制乌的政治局势。到30年代后期,斯大林完全取消了乌克兰化政策。

  • 标签: 乌克兰 苏联 语言 文化
  • 简介:19纪马来半岛是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人口增长飞快,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社会关系极不稳定。政治统治力量薄弱,社会冲突频繁不已。移民社会关系的重组和脆弱,以及社会的暴力化倾向,为超自然关系的、并带有武骁暴力色彩的华人秘密结社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环境。

  • 标签: 19世纪 马来半岛 社会环境 秘密结社
  • 简介:苏联剧变对第三界国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在政治上与苏关系密切,经济上依赖苏联的国家,受到的冲击较大。现将朝鲜、蒙古、越南、古巴和印度等国所受的影响介绍如下:朝鲜政治影响:冲击朝现行体制。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苏副外长罗高寿1991年10月4日在日本接见该报记者时说,苏对朝的基本态度是'今后将重新恢复近一年来中断的双方高级官员的互访',苏'修补对朝关系'旨在向朝'吹进民主化之风'以'逐渐促进北方体制

  • 标签: 苏联剧变 第三世界国家 持不同政见者 社会主义体制 《产经新闻》 蒙古人民革命党
  • 简介:21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一项以经济合作为主导,以人文交流为重要支撑的宏伟工程,其突出特征是多元化与开放性。旅游作为国家之间、文化之间、民众之间交流的重要方式,作为兼具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的重要领域,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东南亚地区是21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基于中国与东盟旅游发展的基础及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存在雄厚的现实基础,本文认为,中国-东盟旅游合作是21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有效路径。

  • 标签: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 东盟 旅游合作
  • 简介:“黄金角”计划及其发展前景刀书林"GoldenQuadrangle"ProgramanditsProspects¥Inearly1993theThaiGovernmentputforwardaninitiativetosetupa"GoldenQu...

  • 标签: 澜沧江-湄公河 区域经济合作 经济区 黄金 湄公河流域 成长三角
  • 简介:亚洲“小龙”的持续高速经济发展已为世人所瞩目。全面参与国际分工,走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道路,是它们经济的共同特征。亚洲“小龙”的国际分工具体通过其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分工发展而体现出来。当今亚太地区的国际分工是一种水平分工与垂直分工并存,包含有各种层次的混合型分工。而亚洲“小龙”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分工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但其国际分工的发展也相应反映出这种混合型国际分工的特点。

  • 标签: 国际分工 亚洲“四小龙” 水平分工 外向型经济 技术密集型工业 经济发展
  • 简介:本文探讨了新加坡20纪90年代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其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其中3个方面的改革做了重点论述与分析:规模扩大后的质量提高、大学的自治改革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这3个方面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从大国走向强国必须面对的,新加坡发展高等教育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参考。

  • 标签: 新加坡 高等教育 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