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央顾问委员会在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是个创举,通过这一制度平稳实现了党和国家领导职务终身制到退休制过渡。陈云担任第届中顾委主任期间很好地起到了“政治助手和参谋”作用:在价格工资改革、社会经济问题、粮食生产、环境污染等方面为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谏言;凝聚中顾委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力量从容应对重大事件、高度重视党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积极维护新中央领导集体权威,助力国家长治久安;坚决支持邓小平南方谈话,对全党思想统一、决策拟定起到了至关重要影响;配合中央工作、推动撤销中顾委。设置、撤销中顾委以及中顾委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实践活动,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留下了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国家政权设置要根据一个时期执政党政治发展需要,符合国家总体战略目标;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实现新老干部交替与合作意义重大;退休但仍有充沛精力国家政治人才可以成为“政治上助手和参谋”;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不断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设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一条基本规律。

  • 标签: 邓小平 中央顾问委员会 陈云 终身制
  • 简介:人们通常认为,卢卡奇只承认社会历史辩证法,否认自然辩证法。这是西方学界不适当地夸大卢卡奇批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结果。实际上,卢卡奇旨在区分辩证法两种类型,并不反对自然辩证法(自然界存在客观辩证法)。但是,卢卡奇关于自然辩证法论述引发新语境下理解科学元论,阻碍了科学辩证图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内部形成,是西方实证马克思主义和批判马克思主义两大流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问题上长期纷争不休重要原因。

  • 标签: 卢卡奇 自然辩证法 实证 科学 哲学
  • 简介:2015年9月7日上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文化厅、民进陕西省委和我校等承办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路文化·长安论坛'在陕西省图书馆报告厅开幕。我校政治经济学院承办了'丝路文化·长安论坛'之红色文化与文化传承分论坛组织工作,邀请到省内外2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来我校进行了主题交流与对话。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欧阳康教授,苏州大学正校级调研员、博士生导师任平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丰子义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万俊人教授等省内外专家学者,以及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王涛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袁祖社教授出席了论坛。论坛由袁祖社教授主持。

  • 标签: 文化传承 红色文化 丝绸之路 国际艺术节 论坛 陕西省人民政府
  • 简介:《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古典著作,与世界各国一样,也一直给日本带来很大影响.本文对战前日本《共产党宣言》各种日译进行分类,整理出三条主流:初期社会主义者翻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翻译以及国家机构翻译,并做以概论.尤其对第一条主流——堺利彦(枯川)和幸德傅次郎(秋水)执笔相关翻译与当时社会主义运动相互结合情况做以详细论述,力图判明日本马克思主义普及史上一个重要侧面.

  • 标签: 《共产党宣言》 堺利彦 幸德傅次郎 河上肇 栉田民藏
  • 简介: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第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于2018年5月5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120多名国外学者和国内学者共1100人参加了大会。大会总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围绕这一总主题,大会分成十个分论坛和四个高端论坛进行探讨。

  • 标签: 中国经验全球化新阶段 顶层设计 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
  • 简介:2006年9月21日至22日“中国经济发展中自由与责任:政府、企业和市民社会”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举办,作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知名品牌“世界中国学论坛”一个分会,它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著名经济伦理研究机构:有经济伦理国际奥委会之称“国际企业、经济学和伦理学学会”(ISBEE,该学会作为合办者派出了5位不同国籍执行委员与会)、由国际高层企业家领袖组成著名Caux圆桌会议、美国圣母大学、中国伦理学会、上海伦理学会等。国内外知名经济伦理学专家学者和企业家40余人与会并提交了论文。

  • 标签: 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伦理学 国际研讨会 国际企业 市民社会 研讨会综述
  • 简介:马克思在19世纪50年代初所提出英国殖民主义在印度“双重使命”思想,有其特定的话语背景和历史背景。他晚年对英国殖民主义在印度作用只有否定意义上评价就是缘于这种特定的话语背景和时代背景变化。这两种情况都是马克思科学世界历史理论在对在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发展一定阶段上英国与印度关系考察中具体运用基础,其间没有所谓历史观和世界观重大转变,更没有所谓受“欧洲中心论”影响问题。因此,我们务必要把马克思相关思想发展置于特定的话语背景和历史背景及其变化中来把握,万万不可“望文生义”,随意发挥。

  • 标签: 英国殖民主义 双重使命 话语背景 时代背景
  • 简介:2012年4月第届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在曼彻斯特大学召开。本次会议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会议着重讨论了威廉·莫里斯《生活之美》、马尔库塞《审美之维》、雅克·朗西埃《歧见》和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四个文本,从马克思主义角度讨论了人道主义思想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价值和意义。

  • 标签: 《生活之美》 《歧见》 《审美之维》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道主义 马克思主义
  • 简介:<正>有学者认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文化哲学和辩证法原创性研究毫无疑问地归于西欧马克思主义哲学,惟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发源于北美,是北美马克思主义哲学贡献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本文拟从历史发展角度阐述这一新哲学形态生态学理论演变,即从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学关注,到莱斯、阿格尔创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再到福斯特、奥康纳建构自然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标签: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 生态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 资本主义社会
  • 简介:竹永进,日本经济学教授,生于1949年,曾师从日本最早一批《资本论》手稿文献学专家佐藤金三郎,1984年于巴黎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精通法语、英语,已在不同期刊发表文章50多篇,编著了多部著作,现为日本MEGA~2编委会成员,日本大东文化大学经济系教授,日本政治经济学会、日本经济思想史学会成员。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MEGA文献学、李嘉图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竹永进教授同时也是我国教育部哲学社会

  • 标签: MEGA~2 资本论 编辑出版
  • 简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未来走向战略判断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中国人追求和平发展美好愿望。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道路息息相关。2016年11月26日,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社与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华东地区高校第届中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高峰论坛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20多所高校近30位学者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道路'这一主题,从中国道路

  • 标签: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道路 马克思主义
  • 简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改革开放新时期为社会背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为实践基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地位评价.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从理论体系思想渊源上.着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恩想:是从理论体系创立主体上。着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智慧和心血:三是从理论体系地位上.着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政治和精神财富;四是从理论体系指导意义上,着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五是从理论体系品质上.着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开放理论体系。

  • 标签: 社会背景 实践基础 战略思想 视域
  • 简介:自然与历史关系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以往有一些看法或多或少将自然与历史看作不相干的事物,"历史自然"与"自然历史"将自然与历史关系置于人感性活动之中,真正实现了自然与历史辩证统一。一方面,人类通过感性活动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变革,使自然不断扬弃自身自在性,打上人类烙印,形成了"历史自然";另一方面,人类通过感性活动形成人类历史过程中,又无法离开自然基础和条件,历史就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生成过程,这是"自然历史"。因此,自然与历史是密切相干的事物,它们是同一个过程两个方面,两个维度,而非两个过程。"历史自然"与"自然历史"这一认识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它突出了实践生存论、本体论意蕴;实现了抽象自然观向感性自然观转变;实现了唯心主义历史观向唯物主义历史观转变;实现了主客对立向主客同一转变。

  • 标签: 自然 历史 感性活动 劳动
  • 简介:遗迹成了地方标志,它引起并深化支持一种特殊情结,把文化视作"财产"和"身份"标志。遗迹所刻记记忆和所标志历史通常被视为共享公共叙事有机部分,并不断加强身份意识和正统性意识。各种团体渐渐地利用尚未固定、还在争议和充满矛盾记忆、叙事和遗迹来实现这种效果。遗迹事实上成为一个充满争议场域——甚至是一个战场。记忆干预在纪念景观中引起微妙但不乏意义转变上,具有既个别又累积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把遗迹抢救成一种道德空间,使其不仅能认证某种认同,而且可以促成更复杂(往往是人性化和世界主义)地对一些问题反思,如对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关系反思,对遗迹本身性质反思。

  • 标签: 遗迹 记忆 骚动不安的记忆 记忆干预
  • 简介:'现实个人'是唯物史观重要理论前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范畴,是当前人学研究中基本概念。从多个维度对'现实个人'进行全面深入辨析,可以使我们全方位地把握这一概念科学内涵,更加深入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根本特征,更为深刻地理解人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之间辩证关系。

  • 标签: 现实的个人 维度 资本家 工人 自由全面发展
  • 简介:历来,学术界言称辩证逻辑,必谈黑格尔、马克思以及列宁,实际上,毛泽东哲学思想中也包含着丰富辩证逻辑思想。一些同志认为,辩证逻辑是思维辩证法,它所要解决问题之一也就是给人们一个正确思维方法。毛泽东在《矛盾论》、《实践论》中所阐述思想,就是要解决我党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因而,深入研究毛泽东辩证逻辑思想,对于我们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对于促进我国辩证逻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毛泽东哲学思想 《矛盾论》 《实践论》 思维方法 工作方法 实践理性
  • 简介:从近代到现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发生了明显转变,这种转变表现为一种本体论哲学思维方式向非本体论哲学思维方式转变,不同哲学学派非本体论哲学思维方式虽然各不相同,但大都表现为一种“人回归”,强调人主体性地位和价值。探讨西方哲学思维方式变革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能够加深人们对哲学思维方式变革意义理解;另一方面,能为我国哲学思维方式变革提供借鉴和指导。

  • 标签: 哲学思维方式 本体论 非本体论 实践
  • 简介:“9·11”事件以及英美因这一事件而随后在阿富汗周边国家协助下。对塔利班恐怖组织实施报复性军事打击、即随后称之为反恐战争都对目前国际关系格局形成了巨大冲击。无论如何.这次事件对包括美国人民在内世界人民来讲都是个巨大悲剧。但是。若从另一层面来看“9·11”事件.我们就会发现美国新干涉主义片面理性外交政策和恐怖分子非理性思维和行动无疑也是这场悲剧发生原因之一。如果说美国不因头号大国地位在全世界各项事务中指手划脚.以一已利

  • 标签: 新干涉主义 国际关系格局 维和行动 外交思想 恐怖组织 反恐战争
  • 简介:一般认为.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中曾对人本质作过两个定义,而且后一个定义扬弃了前一个定义。这种观点并不符合马克思思想原意。实际上,马克思至少从五个不同维度探讨过人本质,并作出了不同规定。这些规定相互补充、相互贯通、相得益彰。为了深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本质思想,我们还应该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思想史上关于人性和人本质不同观点.从更多样维度和更深刻层面来发现人本质属性,从而使人类对自身认识更加具体、深入和全面。

  • 标签: 人的本质 人性 类本质 多维性
  • 简介:马克思劳动观是马克思理论中十分重要理论之一,它发展经过了异化劳动论、劳动价值论和劳动创造人和社会三个大阶段。它发展.不仅给唯物史观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从历史和经济角度使用、论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相关理论。

  • 标签: 马克思 劳动观 唯物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