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9 个结果
  • 简介:报道分离自中国云南、青海、福建3省土壤单格孢属(Monodictys)3个:珠芽状单格孢M.bulbiliformis、黄河单格孢M.huangheensis厦门单格孢M.xiamenensis,并对其进行了形态描述讨论。文中提供了中国土壤中单格孢属16个已知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及活菌种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保存在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 标签: 土壤真菌 暗色丝孢菌 分类
  • 简介:文献报道了从冬虫夏草(Cs)中同时检出蝙蝠蛾拟青霉(Ph)、中华被毛孢(Hs)冬虫夏草菌(Os)多个基因型;Cs成熟伴有化学成分改变僵虫体中Hs竞争性菌落形成能力下降。同时检验了Cs成熟过程中Os突变基因型生物量变化。应用Southern杂交检验发现:Cs成熟伴有Ph2组Os基因型生物量显著增加。Os突变基因型ITS片段EcoRⅠ酶切位点缺失。Southern检验发现:在未成熟Cs中,AT偏倚型菌在子座中rDNA生物量占绝对优势,在僵虫体中几乎没有;而GC偏倚型菌则相反。随着Cs成熟,AT型菌在僵虫体中大量增加;GC型菌在子座中逐渐增加,但正向逆向排列GC型菌总量远低于AT型。研究结果表明:Cs成熟伴有PhOs菌显著增加几个Os突变基因型菌在Cs子座僵虫体中差异表达动态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对Cs子座萌发和成熟至关重要,为Cs无性世代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 标签: 冬虫夏草 子座 僵虫体 冬虫夏草菌 突变基因型的差异表达 核糖体DNA生物量
  • 简介:报道了分离自土壤一个弯颈霉属记录,即高山弯颈霉(TolypocladiumnubicolaBissett).其主要鉴别特征是:①在查氏培养基上,25℃,14d,直径达30~35mm,平展;②瓶梗直接着生于菌丝或简单分生孢子梗上,有再育现象,基部拟椭圆形膨大或球形膨大,(2.6~7.2)μm×(1.3~3.2)μm,颈部细长,常弯曲,(3.0~6.3)μm×0.3μm;③分生孢子单生,柱状至椭圆形,(1.6~3.8)μm×(0.8~1.2)μm,外无黏液层.

  • 标签: 弯颈霉属 高山弯颈霉 分布
  • 简介:采自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冷杉产丝齿菌(Hyphodontiaabieticola)是中国记录,一般生于针叶树上。该特征为子实体平伏,子实层体表面深赭色,具有长管状囊状体圆柱形至近腊肠形担孢子。根据采集材料对该进行了详细描述显微结构绘图。

  • 标签: 冷杉产丝齿菌 木生真菌 分类 木腐菌
  • 简介:报道了中国环柄菇属一个记录——橙褶环柄菇[Lepiotacitrophylla(Berk.&Broome)Sacc.],标本采自中国云南省勐腊县勐仑镇绿石林公园。该鉴别特征是菌褶浅橙色,担孢子侧面观近圆柱形,褶缘囊状体棒状或窄棒状,盖表鳞片呈栅状排列,末端细胞无明显分化,近圆柱状或稍窄棒状,具锁状联合。该被置于卵孢环柄菇组。

  • 标签: 橙褶环柄菇 新记录种 分类学
  • 简介:以滇中1~2年生云南松幼苗为研究对象,观察鉴定与其共生棉革菌属真菌外生菌根真菌。通过形态观察发现了6形态型菌根。文中对这6形态型菌根外观显微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对rDNAITS片段比对分析结果表明,6形态型对应6棉革菌属真菌,它们分别是与Tomentellabadia、T.coerelea、T.uiridula、T.stuposa、T.subclavigern及T.bryophila相近棉革菌种类。这一研究与前人对该属真菌菌根形态及分娄举研察某本吻合.椭堇苗屠真荫旱云亩松1~2年幼苗期主要共生真菌。

  • 标签: 云南松 棉革菌属 外生菌根 形态型
  • 简介:簇生针齿菌离心射脉革菌2木腐菌是中国记录。簇生针齿菌采自河南省,湖南省云南省,该与金黄针齿菌比较相似,但是后者子实层体表面金黄色,担孢子较宽。离心射脉革菌采自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该菌与辐射射脉革菌比较接近,但是后者具有囊状体较小担孢子。本文根据采集材料对这2个进行了详细描述显微结构绘图。

  • 标签: 簇生针齿菌 离心射脉革菌 分类 木腐菌
  • 简介:2003~2006年对本地果桑上桑椹菌核病病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5核盘菌:Ciboriacomnculoides,Ciboriashiraiana,Scleromitrulasp.,ScleromitrularubicolaSynciborianingpoensis。其中CiboriashiraianaScleromitrulasp.出现频率分别高达49.7%41.9%。Scleromitrulasp.Synciborianingpoensis是2类型。Scleromitrulasp.子囊盘高2.5~4.1mm,宽1.4~3.0mm,子囊孢子大小7.7~11.1×3.4~4.1μm,纵向有一明显内凹特征。Synciborianingpoensis子实体冠状,2.3~2.5×3.0—3.8mm,由多个无柄直径512~704μm微子囊盘组成。

  • 标签: 桑椹 核盘菌 病菌 多样性
  • 简介:报道了中国垂幕菇属记录——瘤核垂幕菇(Hypholomatuberosum)。对SWUST2007101001号标本分离菌株Ht.1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对其ITS区序列进行了测定系统发育分析,同时对相关类群形态分子分类进行了讨论。将该菌株鉴定为瘤核垂幕菇,与其亲缘关系较近是Strophariaambigua(AY818350)、Strophariainuncta(EU784417)Weraroavirescens(EU784438)。由系统进化树推断瘤核垂幕菇是多元进化。

  • 标签: 瘤核垂幕菇 形态特征 RDNA-ITS 系统发育
  • 简介:报道了猫耳衣属多毛类地衣一中国大陆记录——小黑猫耳衣(Leptogiumtrichophoroides),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该在中国大陆具有更宽海拔分布范围稍大子囊孢子。

  • 标签: 分类学 子囊菌门 地卷目 胶衣科 地衣型真菌
  • 简介:对悬钩子皮下盘菌(Hypodermarubi)15个菌株进行RAID分析,从RAPD-PCR扩增结果得知此菌种内遗传多样性丰富。利用DPS软件,根据类平均法(UPGMA)对各菌株构建遗传距离聚类图。结果是15个菌株在遗传距离4.84水平上被分为3大类:第一类包括8个菌株,寄主相同菌株采集地相同菌株分别优先聚在一起;第二类包含3个菌株,它们均采自同一地点,亲缘关系相近菌株被优先聚类;第三类包括4个菌株,也是寄主相同菌株优先聚在一起。该结果表明,寄主和采集地对悬钩子皮下盘菌种内亲缘关系均产生影响,且寄主影响较大。另外,菌株间差异与寄生部位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悬钩子皮下盘菌 遗传多样性 RAID分析
  • 简介:黑陷球壳属是单囊壁子囊菌,属内许多种定义一直不明确,该属应该归于哪一科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文中通过对资料搜集整理模式标本重新鉴定研究,确认了黑陷球壳属9个;49个归并到其他属;12个由于不符合该属特征,应予排除,但尚需确定名称;44个由于模式标本材料太差或无法搜寻到模式标本,作为可疑;另有11个尚需搜寻模式标本重新研究。

  • 标签: 真菌 分类学 形态学 黑陷球壳属
  • 简介:报道了炭角菌科(Xylariaceae)小炭墩属(Kretzschmariella)炭角菌属(Xylaria)中3个竹生。其中,小炭墩属为中国记录属,目前该属只有1个,即藁杆小炭墩菌K.culmorum;炭角菌属2个,分别为褐色炭角菌X.badia竹生炭角菌X.bambusicola。该3均生长于竹子上,具有高度寄主专化性。文中根据国内采集材料对其宏观、显微特征及培养特性进行了描述及图示。

  • 标签: 子囊菌 新记录种 分类 寄主专化性
  • 简介:报道了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专性寄生真菌163变种。其中白粉菌1科48,黑粉菌4科21,锈菌5科94,包括内蒙古记录3个:银色柄锈菌Pucciniaargentata、点叶薹草柄锈菌P.caricis-hancockianae早熟禾柄锈菌P.poarum;白粉菌国内记录寄主10:渐狭早熟禾Poaattenuata、大黄柳Salixraddeana、锐裂箭头唐松草Thalictrumsimplexvar.affine、绿花山芹Ostericumviridiflorum、山黧豆Lathyrusquinquenervius、沙蒿Artemisiadesertorum、多裂叶荆芥Schizonepetamultifida、地蔷薇Chamaerhodoserecta、库叶悬钩子Rubussachalinensis西伯利亚还阳参Crepissibirica。文中列出了每种真菌名、常用异名、寄主植物名称、采集地点及标本号。引证标本保存在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赛罕乌拉自然博物馆。

  • 标签: 白粉菌目 黑粉菌纲 微球黑粉菌目 锈菌目 内蒙古
  • 简介:在生物多样性中,地衣是一类独特生物.新疆地衣资源丰富,至今在新疆已定名地衣有398,隶属于98属;包括不完全真菌类地衣4属、4.深入了解新疆地衣物种多样其生态环境及地衣应用价值,有利于合理利用新疆生物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 标签: 地衣 物种多样性 生态环境 应用 新疆
  • 简介:对同一菌物不同形态型分别命名做法于2011年结束,这就需要对非地衣多型性子囊菌担子菌采用统一命名。地衣生Koordersiella属因此只需要单一名称,而后发表Hansfordiellopsis就是该属异名。此属共有5个,包括在此发表2个组合:K.tenuissimaK.variegatecombs.Nov.。本文列举了该属地衣寄主和已报道地理分布,同时提供了已被接受物种检索表。此外,在Hansfordiellopsis下发表1个和在Koordersiella下发表2个,因与该属模式显然为不同属而被排除。由于缺乏分子序列数据,Koordersiella属在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中系统学地位目前仍然不明确。

  • 标签: Ascohansfordiellopsis 子囊菌 座囊菌纲 丝孢纲 地衣
  • 简介:研究了杀灭鳞翅目类害虫农药灭幼脲对镰刀菌(Fusariumsp.)、疣孢漆斑霉(Myrotheciumverrucaria)、粉红黏帚菌(Gliocladiumroseum)蛹虫草(Cordycepsmilitaris)4真菌菌丝生长影响。灭幼脲按一定浓度梯度加入到PDA培养基中,接菌后采用十字交叉法每7d测量1次菌落直径,并计算抑制率,当空白组长满培养皿时终止测量。试验结果表明:灭幼脲对4真菌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且不同浓度灭幼脲对不同真菌菌丝生长影响程度不同。当灭幼脲浓度为800mg/L时,对镰刀菌疣孢漆斑霉抑制率均为100%;对粉红黏帚菌抑制率为95.24%;对蛹虫草抑制率为99.49%。由此表明灭幼脲不仅能杀灭鳞翅目类害虫,且对真菌菌丝生长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 标签: 镰刀菌 疣孢漆斑霉 粉红黏帚菌 蛹虫草 几丁质 抑制率
  • 简介:为阐明内蒙古白粉菌区系组成特点、探讨其起源演化,对其区系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区系中含有10以上属为白粉菌属(Erysiphe)、单囊白粉菌属(Podosphaera)高氏白粉菌属(Golovinomyces),3属共104,占总种数84.55%。根据地理分布资料,内蒙古白粉菌可划分为世界广布(13.82%)、北温带成分(26.83%)、旧世界温带成分(17.07%)、温带亚洲成分(5.69%)、地中海—西亚及中亚成分(2.44%)、东亚—北美成分(4.88%)、东亚成分(18.70%)、中国特有种(8.12%)北美成分(2.44%)9个分布型;内蒙古白粉菌区系表现出明显温带区系特征,并且东亚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在区系亲缘关系上与甘肃、吉林新疆较为接近,与暖温带亚热带区系较为疏远。

  • 标签: 白粉菌科 地理分布 相似性系数
  • 简介:对采自海南省瓜菜主产区蔬菜真菌标本500余份进行鉴定,共鉴定出63,隶属8科24属,其中卵菌6,担子菌2,半知菌55。发现海南省新记录5,分别为菠菜匍柄霉Stemphyliumspinaciae、菜豆匍柄霉Stemphyliumphaseolina、莴苣匍柄霉Stemphyliumlactucae、苦瓜匍柄霉Stemphyliummomordi、囊状匍柄霉Stemphyliuvesicarium。文中对海南记录进行了简单描述。

  • 标签: 无性型真菌 资源调查 海南 冬季蔬菜
  • 简介:本团队继续对重要茵物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进行深入研究,主要从物种资源及其利用、品种资源及其利用、功能成分资源及其利用基因资源及其利用四个方向开展研究。

  • 标签: 可持续利用 菌物资源 长江学者 保育 教育部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