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德福韦酯(ADV)对乙型肝炎e抗原(11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11B)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11BeAg阳性(C11B患者,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子阿德福韦酯胶囊10mg口服,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25mg双环醇片口服,每天3次。治疗时间均为48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HA,FⅢNF,IV-0,LN等肝纤维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肝纤维化指标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乙型肝炎e抗原(11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11B)患者,双环醇片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较单用阿德福韦酯,更有助于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的改善,因而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慢性乙型肝炎 双环醇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重叠甲型肝炎与重叠戊型肝炎的临床症状及预后等方面异同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 2013年 1月~ 2017年 2月收治的 54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甲型肝炎患者作为甲肝组,以同期收治的 49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患者作为戊肝组,以同期收治的 60例单纯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戊肝组与甲肝组的发热、恶心呕吐及巩膜黄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在( P<0.05),戊肝组的腹胀发生率明显高于甲肝组、对照组,甲肝组的发热发生率明显高于戊肝组( P<0.05)。戊肝组、甲肝组的 AST峰值、 ALT峰值、 TBIL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戊肝组的 PTA最低值明显低于甲肝组及对照组( P<0.05)。结论:戊型肝炎重叠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症状、预后的影响,均强于甲型肝炎重叠感染。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甲型肝炎 戊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导致机体产生自身免疫的情况。方法:这次研究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将我院中50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基本资料登记后录入同期内我院中接受健康体检的群体50名作为对照对象,研究人员针对两组患者的ANA、AdsDNA检出率进行记录,分析结果。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正常对照组内的自身抗体检出率明显更低,差异显著存在(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存在产生自身免疫的情况。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自身抗体(ANA、AdsDNA)的检出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诱导机体产生自身免疫反应。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自身抗体﹔抗核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DNA
  • 简介:摘要慢性乙型肝炎导致了全世界大约30%的肝硬化和53%的肝癌,目前依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通过治疗性疫苗的方式实现对慢性乙型肝炎疾病的有效治疗,一直以来是医学界的迫切目标。在过去20多年时间里,众多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但大多数疫苗的临床效果均不能令人满意。最近,一个纳米颗粒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εPA-44进入了III期临床试验。εPA-44的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并实现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现首先介绍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的理论基础,然后总结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的临床研究进展。最后简要解读εPA-44的II期临床研究数据及其对未来该领域的影响。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治疗性疫苗 免疫治疗 εPA-44
  • 简介:摘要为了规范和更新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危害"目标,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022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以国内外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为依据,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更新形成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以更广泛进行筛查、更积极预防和抗病毒治疗为原则,为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肝炎,乙型,慢性 治疗 预防 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与病史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全球批准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药物有普通干扰素及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研究发现尚有许多中药都有一定的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但多数药物缺乏严格随机对照研究,其抗病毒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派罗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20患者均采用派罗欣180μg皮下注射,1次/周,连续48周,治疗期间不使用其它抗病毒药物及保肝药物。结果治疗48周后,ALT复常率75%(15/20),HBsAg血清转换率15%(3/20),HBeAg血清转换率50%(10/20),HBVDNA转阴率70%(14/20)。结论派罗欣是治疗CHB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肝炎乙型慢性派罗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爽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肝爽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例,并以逍遥丸为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43.34%,有效率为43.33%,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显效率为30.00%,有效率为46.67%,总有效率为76.6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肝爽颗粒具有明显的保肝降酶、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的作用,临床观察疗效确切。

  • 标签: 肝爽颗粒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3例早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入组临床对照试验;对照组36例接受保肝、支持和抗病毒治疗,治疗组27例加用激素治疗;比较4周后两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胆碱酯酶(CHE)、胆固醇(CHO)、凝血酶原时间(PT)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早期均经历一段黄疸上升期,ALT、AST、CHE均显著下降;治疗4周时联合组PT较对照组显著改善,CHO显著高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低钾血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激素治疗早期慢性重型肝炎安全、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在改善凝血功能方面更具优势;使用中应注意血钾的监测。

  • 标签: 肝炎 乙型 慢性 抗病毒治疗 糖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肝功能衰竭等,因此对有抗病毒指征的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至关重要。我国2015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更新调整了治疗策略,并首次提出慢性乙肝临床治愈的评价指标。本文以新版指南为指导,参考相关文献,简述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治疗策略
  • 简介:本文就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治疗原则及目标、抗病毒治疗指征、抗病毒治疗药物的进展作一简要概述,强调正确的治疗理念、选择合适的抗病毒指征和规范性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核苷类似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焦虑情况,并进行心理护理效果评估。方法采用引起病人焦虑相关的因素列出让病人自选,也可随意添加以询问交谈的方式,对89例慢性乙型肝炎的人问卷调查,并对心理护理前后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后焦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心理护理前。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减轻焦虑,促进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措施,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药物护理与饮食护理方式,试验组除此之外还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心理状态以及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医护人员应该采取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结合的综合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乙型肝炎 护理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台州市中医院李伟林、赵仙铭观察了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V抗原阳性的临床疗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本组用升散透达方法,药物组成:葛根10g,升麻10g,柴胡10g,秦艽10g,木防己10g。并用化湿清热方,药物组成:茵陈30g,过路黄30g,麦芽30g,丹参30g,苡仁30g,焦桅10g,茯苓10g,苦参10g,赤芍10g,麦冬10g,甘草5g。用法:两方合用,日1剂水煎服,连服1年半为1疗程,其中每月停药日数不超过5日。对照组仅用化湿清热方而未用升散透达药,煎服法及疗程同本组。临床疗效证实:加用升散透达药物,可提高治疗本病的疗效。

  • 标签: 中药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HBV抗原阳性 临床疗效 化湿清热方 升散透达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