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消费是每一个家庭生活一项重要内容。均衡地安排家庭支出、合理地进行家庭消费、满足家庭成员衣食住行、休闲娱乐、实现可持续消费不仅是现代家庭立足社会一个大前提,也是家庭文明一种表现,然而在不少家庭里,消费结构、消费比例却在失去平衡。主要表现在物质高消费生活方式成为当代价值导向。把物质消费,消费支出多少,穿什么、吃什么、住什么、用什么作为评价衡量生活水平唯一标准。这种消费价值观使人们在物质消费方面,相互攀比。在这种状况下,人们只是为了挣钱、花钱,而成为把商品变为垃圾转换器。物质高消费未必带来幸福和快乐,未必能很好地促进人和社会发展,进而实现可持续消费发展。高消费尽头必定引发众多社会矛盾并将对环境产生压力。

  • 标签: 物质消费 家庭收入 可持续消费 消费比例 家庭支出 生活水平
  • 简介:2004年春节城市居民是怎样度过呢?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又是否会有新变化?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武汉、长沙、沈阳、哈尔滨、石家庄等十个城市进行了一次关于城市居民消费心理和消费结构调查,形式是以电话调查和问卷形式随机访问了2000位城市居民。从结果得悉,城市居民春节花费多在1500元.3000元,与往年相比有所下降:送礼占春节消费比例是94%,仍居首位:礼品中保健品被选择机会最高,是27.4%:文化娱乐消费比例高于吃穿。

  • 标签: 春节 2004年 城市居民 居民消费 消费结构 消费观念
  • 简介:1-11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涨幅与1-10月持平。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4%,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0.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6%。11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比10月份上升0.1个百分点。1—11月,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9%。

  • 标签: 居民消费价格 价格上涨 服务项目 出厂价格 购进价格 非食品
  • 简介:一、居民消费需求热点及发展趋势1、住宅消费方兴未艾,建筑装潢成为热点。1999年市区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为491.7元,比1992年增长近5倍,人均居住面积8.6平方米,比1992年增加了2.64平方米。随着住房条件改善,住宅建筑装潢成为消费热点,家具、住房装饰品等与住宅相关消费需求日趋兴旺。2、家电产品更新成为热点。据住户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市每百户居民家庭彩电拥有量已在102台,但其中近半数是在80年代中期购买,按一般使用寿命8—10年计算,目前已进入彩电更新高峰期,众多新家庭成立和市民住房条件改善也促进了彩电需求上升。冰箱市场经过了十几年平稳发展,也步入了更新期。移动电话、空调机、淋浴器、微波炉、家用电脑已逐步进入普通家庭。3、文化消费日趋活跃。据对城市居民住户抽样调查显示,在过去8年中居民用于娱乐教育文化支出平均每年递增18.l%,居民娱乐教育文化消费支出占所有消费性支出比重也从1992年7.1%上升到1999年10.2%。外出旅游已成为人们消费热点,并有越演越烈之势。据调查,1992年我市年平均每户居民用于旅游支出仅为19.5元,而1999年用于旅游方面的支出已达1...

  • 标签: 哈尔滨市居民消费 居民消费需求 需求问题
  • 简介::当前制约和影响居民消费增长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社会保障,只有建立健全一个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真正更好地启动引导消费

  • 标签: 社会保障 居民消费 社会保障基金
  • 简介:本文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测度了农村居民消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效应,认为农村居民消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不够明显,分析了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所面临障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 标签: 农村居民 消费水平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 简介:本文通过对统计数据计算和整理,分析比较了我国城镇不同收入等级居民家庭收入、消费支出、家庭平均消费倾向以及家庭边际消费倾向异同及发展趋势,并通过验证指出,随着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率呈玑性下降趋势,而不是倒U型曲线。并进而提出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各收入等级居民家庭收入水平措施,而不仅仅是提高中等收入者所占比重,适封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消费率 收入 消费倾向 城镇居民家庭
  • 简介:本文运用协整分析理论,对我国居民消费总额与GDP之间关系进行了探讨,得出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经过ECM误差修正之后得出结论。从长期来看,GDP对居民消费影响是根本性。然而从短期分析。当期GDP对下期消费调节作用是较大

  • 标签: 居民消费 协整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
  • 简介:无论是早期消费函数理论还是现代消费函数理论,都认为收入是制约消费最为重要因素之一。早期凯恩斯绝对收入消费函数假说将消费作为当期收入函数,其中心思想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即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杜森贝里提出了相对收入理论,

  • 标签: 居民消费 误差修正模型 协整检验 消费函数理论 GDP 绝对收入
  • 简介:本文将养老保险支出引入生命周期理论消费函数中,分析我国养老保险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程度。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养老保险支出以及居民储蓄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养老金支出对居民消费作用虽然显著,但影响系数仍然较小。强化财政投入对养老保险适度倾斜,继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机制,解决我国养老保险困境重要手段。

  • 标签: 基本养老保险 城镇居民消费 生命周期理论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2001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而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现象,从财富效应与挤出效应两个方面探讨房地产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影响机制,构建居民消费率与房地产价格指数相关数理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反向协整关系,即近年来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确实产生了抑制作用,这一点也证明了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必要性。

  • 标签: 上涨我国 实证研究 居民消费影响
  • 简介:居民消费增长主要依赖于居民收入增长。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居民消费需求,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在目前金融危机严峻形势下,由于过大城乡收入差距造成内需不足对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十分不利。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刺激居民消费需求,以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标签: 城乡收入差距 农村居民 消费需求 金融危机
  • 简介:本文依据杜森贝利相对收入消费理论,通过1978-2008年实际数据,对我国财政支农投入与农村居民消费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农村居民纯收入和消费刚性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正效应,而财政支农投入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并不显著。从短期来看,财政支农、农村居民纯收入和消费刚性对于农村居民均具有"挤入效应"。但是财政支农支出影响系数显著小于收入系数,这说明从短期来看财政支农对农村消费拉动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文章就财政支农投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提出了简要政策建议。

  • 标签: 财政支农投入 农村居民消费 相对收入理论 消费刚性